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从一张纸的生命历程中汲取前进力量

作者:周雯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1-23 星期三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100多年来,档案工作伴随着党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党的壮大而不断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怕牺牲、默默奉献,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忠实履行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的日常工作之一是纸质档案的仿真复制工作。在纸质档案的仿真复制工作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仿真纸张的选择,二是档案原貌的高度还原。这两个环节也是仿真复制工作中最难、最费时的。作为一名非档案专业的档案工作者,最初接触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时,面对残破、污损、老旧的档案,我产生过一个疑问:“纸质档案最重要的应该是其记录的文字内容,仿真复制工作只需要保证文字内容的完整性即可,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档案纸张材质的一致性以及破损、污迹的高度还原呢?”我顺着这张纸的痕迹回溯,找到了答案。

从“记录者”到“宣传者”的转变

    起初,它是一张干净平整的文件纸。有一天,它突然被拿起,身上多了一些文字和反复修改的笔迹。这时,它成为一名“记录者”,记录着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反复斟酌、再三思虑之后为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作出的重要决定,记录着他们夙夜在公为人民、殚精竭虑为国家的崇高风范。然后,它被下发传阅,更多的人对其进行研读讨论,它的身上多了一些褶皱。这时,它成为一名“宣传者”,将需要认真学习贯彻的精神和工作方向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

从“被保护者”到“见证者”的蜕变

    后来,它被折叠后放进箱子,跟随不同的人四处躲藏。这时,它是一名“被保护者”。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渡赤水……流血牺牲也不丢弃它;白色恐怖下,一代又一代中央文库保管员隐藏身份、辗转搬家,始终暗中保护着它,在生活捉襟见肘、孩童嗷嗷待哺的情况下,在被捕入狱、严刑拷打的境遇下也不让敌人找到它。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身上出现了破损、出现了污迹,甚至它的一些文字变得模糊。几经辗转,最终它被安全送达,并移交至中央档案馆。

    从箱子里拿出它的那一刻,它变成了一名“见证者”。它见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党的事业发展夙夜在公;见证了革命烈士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见证了保管员们无论条件如何艰苦,都秉承“性命可以丢,档案文件不能丢”的坚定信念;见证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和不懈的奋斗。

从“见证者”到“教育者”的升华

    今天,它被珍藏在中央档案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很多大型展览、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都把它作为重要展品展出。于是,它变成了一名“教育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使命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历史凭证,它被广泛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

    至此,我的答案已经显现:它身上的每一处破损和污迹都有意义,力求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高度还原,是对用性命保护它的革命先烈的尊重,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征程的尊重。

档案就是记录党和国家历史的“纸”

    纸是档案的重要载体,而档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是对全国档案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档案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坚持“党管档案工作”原则,科学认识和把握“国之大者”,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要求,加快推进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档案强国。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档案工作者风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1月21日 总第391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