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清代江宁织造的“倭缎堂”

作者:王重阳 左中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1-21 星期一

精美倭缎现京城

    2014年秋季,在北京“中国书店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上,有多件清代云锦织品同时上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914号“清乾隆皇家御用红底金凤牡丹织金漳缎”拍卖品。此织品通幅金碧辉煌,特有的起绒技艺使其纹饰更加富有立体感,被誉为“丝绸上的浮雕”艺术,其缎尾嵌织有“江宁府江南织造倭缎堂”的款识,虽已历经200多年,但仍触手如新,实为难得一见的精美古绒缎珍品。

清乾隆年间,皇家御用红底金凤牡丹织金漳缎。

    “漳缎”,是一种在缎地上起绒的丝绸织物,初因福建漳州织品最佳、最为有名,故以属地冠名之。《中国工艺沿革史略》中指出:“漳缎,自明以来始有之,因传说此技艺源自东夷,故亦名‘倭缎’。”关于“倭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倭缎,制起东夷,漳(州)、泉(州)海滨效法为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其织法亦自夷国传来,盖质已先染,而斫线夹藏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光。”

    然而,近年来有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倭缎”并非是来自日本,而是欧洲。有证据表明,早在汉代中国的丝绸及蚕桑养殖业传入西方,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发明了用丝绸生产“天鹅绒”的技术,明代“隆庆开关”后,由荷兰人将这种“丝绸起绒”的技艺经日本传入中国福建,清代苏杭地区又将该技艺加以改进和提高。因此,“倭缎”应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技术,在欧洲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倭缎堂”的由来

    清代的江宁府,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南织造则是“江宁、苏州和杭州三织造”的统称,为专办清廷御用及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织造局。“倭缎堂”,作为专职生产倭缎的工场,其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呢?据清嘉庆《江宁府志》卷八记载:“开平王府即今倭缎堂。”资料显示,明初鄂国公常遇春(死后被追封“开平王”)的府邸旧址,就在如今南京的常府街一带。查看清晚期《江宁省城图》,倭缎堂位于今南京常府街的中段北侧、长白街与四条巷之间,现已无迹可寻。

晚清《江宁省城图》(局部)中倭缎堂和珠宝廊所在位置

    由于查找不到倭缎堂始建于什么年代,故只能从相关史料中予以推测。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中记载:“白下(南京的别称)仿倭缎,先纬铁丝而后刮之。”因此说明,至少在明代南京织造业已掌握了倭缎的制作技术。然而,大明朝廷虽在南京派有提督织造太监,并建有织染局,但采取的是“领织于散处民居”的经营方式,是不大可能会在当朝开国元勋的旧府之中建上一所织造工场的。清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恢复江宁织染局;顺治八年(1651),织染局奉旨颁令,改设“照额设钱粮,买丝招匠,按式织造”的定制,并在当年首次完成“倭缎六百匹”的“御供”;康熙二年(1663),清廷内务府在南京设置江宁织造署,曹玺(曹雪芹的曾祖)就任首位织造官(四品织造郎中)。此后,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先后掌管江宁织造长达59年,江宁织造也逐渐步入了辉煌期。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的黄册档案记载,江宁织造署下设有织造局(机房)三处,包括:供应机房(汉府街一带)、倭缎堂(常府街)和诰帛堂(明故宫北安门内)。据此推测,倭缎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完善于康熙早年。

    上述黄册档案还记载,乾隆三年(1738),倭缎堂设有织机46张,人匠236名,年产倭缎1万多匹。乾隆年间,是南京织造业的鼎盛时期,包括官办织造局、民间作坊等共有各类织机3万多台,机工5万名左右,相关的从业人员有20万之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南京常府街头一定是机杼声声、比户相闻,倭缎堂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当年的“奢侈品”

    能在江宁织造局中“鼎足而立”的倭缎堂,一定是根据倭缎的需求量所设。在各类史料中,对于“倭缎”的描述不尽相同,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以高档蚕丝制成的平绒或提花的绒缎料,御用品则多数嵌织有金银丝、孔雀羽等装饰,构成极其精美的立体图案。

    在清代,倭缎被奉为“珍品”,穿着倭缎服饰不仅彰显其着装的华丽与富贵,还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顺治九年(1652)的《钦定服色肩舆永例》中明确规定:凡公、侯、伯以及七品以上官员皆可着倭缎服饰,七品以下至举人、秀才等则只能在衣服的袖、领上用倭缎镶边,其他兵民概不允准使用,违禁者杖百、徒三年。此项规定,直到清中期才逐步放宽,但倭缎仍然是老百姓眼中的“奢侈品”。即便是如此严格的“限量”使用,大清朝野对于倭缎的总需求量仍是相当可观,设置倭缎堂生产“专供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清代的档案里,经常可以看到历朝皇帝将“倭缎”作为“赏赐品”使用,被封赏者多为皇亲国戚和受恩宠的王公、大臣,以及蒙藏贵族、藩属王、外国使节等。乾隆七年(1742)的《国朝宫史》中记录了乾隆帝给后宫的“年俸”,其中关于倭缎的赏赐如下:皇太后、皇后各4匹,皇贵妃、贵妃、妃子各2匹,嫔、贵人各1匹,常在、答应则无。这份“大内工资单”既反映出后宫的等级森严,也凸显了倭缎的珍贵。

    在清早期的西域对外贸易中,特许经营的地方官府奉清廷之命,以“四庹(一庹约合五尺)倭缎1匹,换取骏马3匹或肥羊25只”的固定比价与远道而来的中亚客商交易。可见,当时的倭缎俨然就是“边贸”中的“硬通货”。

    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对倭缎非常熟悉,在其《红楼梦》中曾多次提及。如在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但见其身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掛,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又如在第一百零五回中,从宁国府中查抄出的物品,其中就包括“倭缎三十二度”。由于曹雪芹幼年居住的江宁织造署(今南京大行宫一带)距离倭缎堂也仅有二三里之遥,想必是曾去游玩,并见识过倭缎生产的。

“倭缎堂”的衰亡

    随着时代的变迁,倭缎堂又经历了战火毁损、重建、衰退,直至消亡。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时期,江宁织造局(三处机房)均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五月,署理两江总督李鸿章在珠宝廊(今南京市白下路内桥向西至建邺路鸽子桥一段,即中检大厦、万里商务中心一带)复建“江宁织造局”,将供应机房与倭缎堂(设织机46张、人匠118名)均合并于此,但其规模已远不及先前。从此,南京常府街上存在200多年的倭缎堂终于成为历史。

    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以物力艰难为由,裁撤了江宁织造局,持续了近260年的“官办织造”终告结束,但倭缎的制作技术仍在民间得以传承。

    可以说,倭缎堂作为江宁织造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和成就了“江宁织造”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同时也见证了曹雪芹家族三代的荣辱和兴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1月18日 总第390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