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影像即档案: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作者:闫 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11-21 星期一

    1990年,在我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的第三年,有幸担任了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档案局合作录制的两集纪录片《历史的脚印》的导演。当节目开篇解说词“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事业”响起,我便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我对档案的认识还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阶段,总有一种“咫尺天涯”的距离感,不知如何将这个概念生动准确地诠释出来。面对这一困惑,我邀请曾编写《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以及大量报告文学的作家叶永烈为这部纪录片撰稿。在他的帮助下,我真正感受到,档案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神秘,它就在人们的身边,静静地记录着历史、记录着时代。如今,叶老师已经去世2年,但我的耳畔还不时回响起他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档案是历史的脚印。”3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工作让我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从纪录片《历史的脚印》到《长征》,从《我们走在大路上》到《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党的一名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纪录片创作者,我用一部部纪录作品坚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为记录历史迈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用珍贵档案为时代画像

    人们向来重视档案工作,早在商代,就在龟甲上刻字记录,为后人留下古老的甲骨档案。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还是记录在青铜器、竹简、纸张上的历史,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份无比珍贵的档案。

    我多年从事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工作,发现、保存、修复、利用档案已成为不变的坚持。1999年,我担纲纪录片《李大钊》的总导演。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他的影像记录在国内却是空白。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经过不懈努力,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玉贞多方查找,最终从俄罗斯保存的档案资料中查到一段李大钊的珍贵影片素材。当李大钊受中共中央委托率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后于1924年9月22日在莫斯科国家大剧院演讲的珍贵影像播出后,观众对于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评价道:“这一段胶片放映时间十几秒,用35毫米胶片长度计算,每米两秒大约十六七米,然而这十六七米的胶片却使我们有机会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李大钊,复活了李大钊的人物形象,从而也填补了李大钊影像记录历史的一项空白。”

    2021年11月30日,“李大钊生前唯一影像”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为当代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利用好档案资源,发掘它的育人价值。

    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播出。在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中,档案资料利用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在这一过程中,抢救修复档案工作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一环。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组建了30多人的资料队伍,对大量馆藏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一批残破、老化、濒临绝版的珍贵档案资料进行了抢救修复。这是中央电视台自2006年启动的珍贵历史胶片资料抢救修复工程在重点纪录片项目中第一次发挥重要作用。艰苦的档案资料抢救工作,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修复好一段影像档案,就等于挽住了一段历史,留住了一种精神。

    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用优秀作品为时代立传

    新闻工作者和纪录片创作者创作的每一部精品,都是记录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档案。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是创作文献纪录片的核心任务。

    在创作首部档案主题纪录片《历史的脚印》的过程中,我采访了著名作家冰心、端木蕻良,并前往西柏坡采访了电影《大决战》中扮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特型演员,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让我深刻意识到纪录片创作对记录时代风云、留存时代记忆、彰显时代价值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带领团队创作了《百年小平》《旗帜》《伟大的历程》《长征》《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等一批大型重大主题纪录片。在创作纪录片《长征》的过程中,我用跨时空的叙事方式和国际化的视角,生动诠释了“长征是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的深刻内涵;在创作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打造光影史诗,见证中国奇迹,彰显中国精神;在创作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过程中,我通过宏阔历史的纵深感和激情澎湃的艺术表达,深刻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一部部兼具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用一个个抓人心的镜头、一幕幕暖人心的故事、一段段聚民心的记录,歌颂伟大的党、礼赞伟大的时代,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智慧与充满着中国共产党强大精神力量的红色影像档案,赓续红色血脉。

    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用创新探索为时代明德

    历史虽无法复制,但亲历者的讲述可以保留住一代人的所见所闻。常年的纪录片创作让我感受到,要挖掘文献价值,就要做更多创新探索。我的探索之一,就是加强对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采访,即运用口述历史。在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我和团队十分重视口述历史的运用,口述历史作为承载记忆的重要载体,成为纪录片的一种表达方式。

    2004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采访历史的见证者。这些见证者不一定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也可能是参与一段历史的普通人。18年来,我采访过见证邓小平、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人生的亲历者,也采访了许多老红军、志愿军战士、新中国第一代文艺工作者等,通过他们的口述历史和我们的纪实拍摄,在纪录片中还原了历史的本来,在历史事件的回忆和讲述中完成了对历史的客观表达。

    从2004年的文献纪录片《百年小平》中105位亲历者的口述采访,到2007年文献纪录片《杨尚昆》中多达280人的口述采访;从200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文献纪录片《开创》中50人口述中央电视台的初创与发展,到2012年文献纪录片《大鲁艺》百位“鲁艺人”集体回忆70年前的往事;从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献纪录片《长征》中百位老红军集体完成了最精准的长征历史表达,到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献纪录片《英雄儿女》中101位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故事。18年来,超过700位口述人的集体回忆凝结成了最令人感动的历史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形象和根植于他们内心的精神力量。口述历史和影像的留存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留下了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是档案工作者。我们发掘着苦难辉煌的过去,记录着日新月异的现在,也映照着光明宏达的未来。我们既是时空的连接者,也是时代的记录者。我想,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记录,坚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我们必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标注下我们这代人的担当和奋斗。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1月14日 总第390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