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南京白局:盛开于云锦之上的曲艺之花

作者:李立明 崔龙龙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9-16 星期五

    南京是我国曲艺文化重镇,六朝时期“清商曲辞”兴盛,影响了后世曲艺的发展。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古老而极具地域特色的曲种——南京白局,便是这座城市的艺术瑰宝之一。它植根于明清曲艺的深厚土壤,产生于织锦机房织工口中,是从云锦制造中衍生出来的一种说唱艺术,其演唱内容充满了对云锦织工生产、生活的生动描述。

源起明清云锦机房

20世纪70年代南京白局剧团的演出

    南京白局萌芽于元、明时期,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兴盛于清末。

    明代南京的织锦机房中,在高3米左右的织机顶上坐着一名“拽花工”,下方坐着一名“织手”,他们织就的云锦宛若云霞、绚丽多彩。但织锦却是一件烦琐的活儿,据说,即使是一个熟练工要独立完成一件锦衣也需两三年的时间,其劳作之辛苦不难想象。明代陈大声在《滑稽余韵》中对此曾有过十分生动的描述:“双臀坐不安,两脚蹬不败。半身入地牢,间口床荤饭。逢节暂松闲,折耗要赔还。经络常通夜,抛梭直到晚。将一样花板,出一阵馊酸汗,熬一盏油干,闭一回瞌睡眼。”为了调剂“三更起来摇纬,五点爬进机坑;寒冬不能烘火,炎夏不能乘凉;整天弯腰驼背,连夜抛梭过管;织的绫罗锦缎,穿的破衣烂衫”的生活,在繁重而单调的织锦劳作中,织工们便自娱自乐,说说生活琐事,讲讲奇闻逸事,谈谈金陵美景,唱唱周边小调,经过明清两代织锦工人的传承,逐渐发展为一种南京特有的曲种。每逢街坊婚嫁祝寿、盂兰盆会或其他传统节日,爱唱曲的织锦工人经常会凑到一起,搭台说唱,自编自演。因其“白说白唱,不要报酬”,这种演出形式故而得名为“白局”。

    清康熙帝六下江南,5次将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府定为行宫,他看到了织造机房内匠人织锦的过程,写下了《织造处阅机房》,感慨云锦制造的繁复与不易。“终岁勤劳匹练成,千丝一剪截纵横。此观不为云章巧,欲俭骄奢睹未萌。”乾隆年间,江宁织造府有3万多台云锦织机,织工们日夜辛苦劳作,随之出现了很多织工们喜闻乐见的南京白局曲目,如《小上寿》《采仙桃》《金陵四十八景》《十二月花名》等。南京白局所用曲调大多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俗曲,所唱内容五花八门,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其中不少是反映织锦生产、织锦工人及民众生活内容的,如《机房苦》就是以自述的演唱方式,把古代云锦织工心酸苦闷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南京方言的“活化石”

南京白局老唱本

    南京白局在云锦制造中应运而生,其盛衰随着织锦业的发展而变化,虽然它汲取了诸多曲种共性的东西,但其独特之处亦十分鲜明。

    南京白局的曲牌大多数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曲调婉转动听,极富江南特色,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为南京白局的古腔本调,又称“数板”和“新闻腔”,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南京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生动有趣。南京白局的表演有说和唱,偶尔加上身体动作,演出活动一般在晚间,舞台上放一张四仙桌,桌上摆着一对花瓶,插上时令鲜花,中间置铜香炉一只,燃沉香。盂兰盆会是其演出活动最隆重的场合。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白局运用了最为正宗、地道的南京话,现存的南京白局可谓是南京方言的“活化石”。丰富的白局语言,集中了南京方言的精华,成为老南京的“方言仓库”,对研究南京语言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伴随云锦制造而诞生的,由织锦工人创造的南京地方特色曲艺——南京白局也开始了申遗之路。

    2006年以来,南京市、各区政府及相关文化单位将彼时濒临消亡的南京白局列入非遗保护计划,使其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创新发展。2007年,南京白局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南京白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曲种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机。

    文中所示档案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9月9日 总第388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