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党培养教育70年 恩重如山永不忘

——回顾四张老照片的故事

作者:孙嘉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7-22 星期五

    每逢重要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我都要翻阅老照片,忆往昔、看今朝、感党恩、展未来。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更不例外,并通过4张老照片回顾其中的故事,以此忆成长、感党恩,喜迎党的二十大。同时,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展示我在党的70多年培养教育下难忘的成长历程。正是有党的培养教育才有自己的今天。

15岁“人生第一照”

    我出生于1938年。听长辈们说,我刚出生就遇上日本鬼子到村里扫荡。母亲抱着我跑到村后山岭躲藏,才免遭一劫。记事后,我亲眼看到日伪军到村里耀武扬威,欺压百姓。

    1948年,我10岁,被强征去顶替父亲给国民党军队修碉堡,被强迫干活,还曾多次被打骂。1949年5月,我的家乡解放,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有学上了。由于各种原因,我15岁才小学毕业。当时,学校让毕业生拍照片,贴在毕业证书上,并为考中学作准备。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拍照片的事。后来,我反复向家长说明情况,要了0.6元,跑了30里路到县城一家照相馆,借了别人一件衬衣,拍了我的“人生第一照”。

    这张照片,除用来贴小学毕业证书外,还陪伴我整个初中。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到即墨一中报到时,班主任将我和登记表上的照片反复对照的情景。开学后,又因农村实现了合作化,土地集体耕种,解除了我家缺乏劳动力干农活的困扰,使我顺利上完初中。后来,我被保送上高中,成为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

    1958年,我上高三时,被选拔提前上大学。由于当时社会各方面都需要人才,用人单位很多,省人事部门就直接给我分配了工作,说是:“边学边干。”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能直接被选拔进城当干部也是一件大事,彻底改写了我的人生之路。

25岁“风华正茂照”

    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山东省冶金厅研究所工作。当时,因无专业知识,难以开展研究工作,我常被抽调参加工作组、检查团。到工厂检查工作,实际上也是一次接受教育的好机会。

    除首次看到大企业生产的场景和种种特点、了解了为什么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学习了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外,我也经常参加劳动,经受各种锻炼,并积极努力作出贡献。比如,我在青岛钢厂跟班参加“修建炼钢炉”时,曾创造了全省“转炉炼钢”最高“炉龄”,在全省学先进会议上受到表彰。

    1960年,生产救灾成为头等大事。领导任命我为生产组长,带领多位青年开荒种地,帮助工厂职工渡过难关。

    1962年,按当时的政策,没有正规学历者,基本上都要回农村原籍劳动。我虽没有正规学历,但并未下放农村,而是下放到济南钢厂。这可能跟我平时工作取得的成绩,跟组织对我的信任有关。

    到钢厂后,我主动要求当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炉前工,经受锻炼。

    1963年,我被钢厂安排帮助整理档案。就在这时,因生产救灾形势好转,档案事业发展,市档案局到钢厂选干部。本来档案部门对政治条件要求很高,可我当时还未入党,就在几千人的大厂中被选中。据说,因为我是从学校出来的“选调生”,对待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同时,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

    到市档案局工作后,我就在新建的济南最高的市委大楼里办公,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就想拍张照片留念。于是,我选了一家较好的照相馆,留下了一张25岁“风华正茂照”。

    这张照片是我人生中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张照片。它是我从事35年档案工作(不包括退休后)的见证。

    到市档案局工作后,领导第一次跟我谈话的内容就是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之后,我通过业务指导和接待查档等工作,更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逐渐爱上了档案工作。我边学边干,学以致用,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

    一年后,领导让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科。随后,我被录取。就在我准备进京报到时,因学校延期开学等多种原因,最终未能走进大学校门。但我依旧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从此,我便走上艰苦漫长的自学之路。

    一段时间里,档案战备成为重中之重。领导委以重任,派我组织坑道施工(打山洞)。我既是组织者,又是采购员、装卸工。运炸药、送雷管等工作,我都积极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我曾遇到险情。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800平方米的档案后库终于胜利完工,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这使我进一步得到锻炼,终于投入盼望已久的党组织怀抱。

45岁“人到中年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积极性大大提高。

    我先后分管多项工作,配合经济建设中心,做好企业档案工作改革及“三名(名人、名胜古迹、名优特产)档案”建设;大力开展了“地方特色档案研究”,牵头召开了“全国十八城市地方特色档案研讨会”等,均收到良好效果。

    1983年,伴随着党和国家对档案人员的极大关怀和鼓舞,单位开始档案职称评聘,我有幸被评聘为中级。为制发评聘证书,单位领导特地聘请摄影师为有关人员统一拍照,由此使我留下了45岁“人到中年照”。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党和国家确定在档案工作中评聘职称,也是正确评价人才、激励档案人员成长的重要举措。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在没有正规学历、但有较多成果的情况下,被破格晋升为副高、正高(证书中也是用的这张照片),相应提高了我的学术层次。我曾多年被聘为山东档案事业职称评聘评委,应聘到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任教,还荣获省科技进步奖等。

    这张45岁“人到中年照”是我人生第三次重大转折的见证之一。

65岁“夕阳红照”

    1998年,我退休了。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的退休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首先,党和国家支持办老年大学,使我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受益匪浅。我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断改善。我继续发余热,使退休生活更加充实。除我所研究的家庭档案的推广工作外,我还被济南市政协文史委等聘为特邀委员,撰写稿件,帮助征集红色档案。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被评为“文明读书家庭”等。

    此外,旅游也成为我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退休后,我去过许多个国内著名景点,到海南看“南国风光”、到新疆观“天山天池”等,特别是到首都北京旅游更是寻常事。

    我多次到北京旅游,到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等多个地方参观,还于2003年“登上”天安门城楼。在城楼上,城楼内外设施、观礼台及广场各种景观等尽收眼底。我特在此处拍摄了一张65岁“夕阳红照”。

    每当翻阅这张照片时,我都深感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恳踏实、无私奉献,为建设美好生活继续奋斗。

    回顾70多年的个人成长历程,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成绩,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永远都报答不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21日 总第385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