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纤纤玉手妙回春 不忘初心勤耕耘

作者:汪一珺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7-18 星期一

    每天上午8时,在南京中山东路一栋建筑内的2楼工作间里,几位身穿白大褂的档案修复师便已开始忙碌。他们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修复科的“兰台医生”。作为其中的一员,自2015年进入二史馆修复科工作以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

    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真实记录,不得损坏半页,否则就意味着一段信息的永久丢失、一段历史可能无法清晰重现。因此,保护修复破损档案、延长档案的生命周期是档案利用与研究的前提,更是历史档案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史馆保存的民国纸质档案由于大多酸性较强,加之在战乱中辗转运输,损坏比较严重。档案修复工作正是将受损的档案通过修补和托裱等方法,尽最大努力还原档案的真实面貌,保存档案里的内容信息,同时将档案变得整齐规范。如同医生拯救垂危的病人,助其重获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档案修复师就是档案的“医生”。

    为了当好“兰台医生”,同时也惊叹这“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我潜心学习,向老师前辈们请教经验技法。几年下来,我发现档案修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首先,档案修复是件“脏活”。纸质档案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催化,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它们有的附着大块霉菌;有的被不明液体浸染,字迹模糊;有的轻轻一碰,变成碎片甚至粉末;有的粘连成“档案砖”……机器修裱时,它们在加热烘干的过程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每天早晨,修裱工作间都会有浓浓的霉味。尽管有人提议在工作中佩戴各种护具,如帽子、口罩、手套等,但修复档案是个手艺活,必须亲手接触,戴手套会极其不方便。所以,在工作间,大部分修复人员只戴口罩,起到防止吸入过多粉尘、霉菌的作用。

    其次,档案修复是件“累活”。档案修复不仅对技术要求高,对体力也很有要求。比如,每天必备的准备工作:打糨糊。这项工作非常考验臂力。一锅糨糊量多很重,不练练臂力,压根端不动,搅拌起来也非常费劲。托裱一件档案,细分起来不下10道工序,上墙风干不时要爬梯子。为了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站着操作,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腿抽筋。遇到粘连在一起的“档案砖”,工作人员需要耐心、细心,一层层慢慢揭开,埋头伏案半天,所以得颈椎病也很常见。再如,托裱大件地图之类的,确实需要几个壮小伙儿帮忙。所以,我们的工作间空调温度常年比正常低,就是因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个个冒汗。不得不说档案修复确实是个体力活。虽然如此,相比较于我们的前辈而言,无论工作环境还是技术条件都比几十年前改善太多。

    过去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冬暖夏凉的空调和随取随用的热水。为了修复档案,工作人员要在寒冷的冬季接触刺骨的冷水。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除湿机还没有应用。为了加快烘干档案,不得不烧柴火土炕,加速档案中水分的蒸发。如果是在夏天,这对工作人员来说绝对是个考验。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被用于改善工作环境,费时费力的土炕被淘汰了,除湿机、中央空调也用上了。此外,我们还拥有宽敞明亮的修复工作间。

    不仅工作条件得到改善,改革开放还带来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的应用,更让这一门传统的手艺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比如,利用现代化学原理,完成纸质档案字迹的加固、老旧照片的显影;古籍修复中的纸浆补洞技术,也可应用在档案修补上。近年来发明的纸浆补洞机,可以直接将纸打碎成浆,再滴漏在破损处,直接成纸补洞。再如,筹划建立的纸张数据库,可以满足档案修复用纸多样化的需求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科技的应用正进一步完善档案修裱技术,降低传统修裱的难度。所以,对于我们年轻一辈的档案修复人而言,科技为我们带来了便利。

    大学期间,我学习的是古籍修复专业。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从事古籍修复工作要坐得住“冷板凳”。其实,档案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档案修复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我只不过才从事这项工作7年,而有很多老师前辈却从事了一辈子。她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辛勤耕耘,用一双双纤纤玉手让一件件档案重获新生,无怨无悔地把一生奉献给档案修复事业。

    正是一代代档案修复人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一页页历史的遗存,今天的人们才能看到更多的档案向社会公开,被大众查阅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修复技术与修复材料不断更新演变,但是最大限度保留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初衷与原则不变,广大档案修复人保护拯救档案的初心不变,那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匠精神不变。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7月14日 总第385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