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苏州历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小学

作者: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6-08 星期三

    2012年10月,笔者和同事赴南京大学拜访年近九旬的中科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冯端,想征集他的档案。冯院士热情接待了家乡人,并回忆了他的苏州往事,提及他的母校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当场吟唱校歌:“沧浪亭畔,古学宫旁,梧桐杨柳门墙,兄弟姐妹,朋友先生,读书工作都忙……”这首校歌由著名教育家吴研因作词、音乐教育家顾西林作曲,传唱百年,始终回荡在学子们的心田。让冯端先生铭记一生的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是苏州历史上最具开拓创新精神的小学,也是民国时期全国第一所省立小学。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校歌 苏州市档案馆藏

新型小学 应运而生

    清同治十年(1871),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蓝柏与中国籍传教士曹子实到苏州传教办学,率先在十全街开办小学。之后苏州陆续出现多所教会小学。光绪三十年(1904),江苏巡抚端方在奏折中提到开办江苏两级师范学堂的同时,要附设“模范小学堂一所,以为初级师范生练习教授之地”。他还未实施这一计划,就调任湖南巡抚,好在江苏两级师范学堂监督罗振玉执行了这一计划,苏州便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小学——江苏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以下简称“附小”,即日后的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随着新学兴起,苏州的小学堂似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乡,如元和官立高等小学堂、长洲官立高等小学堂等,至宣统二年(1910),苏州拥有各类小学堂97所。在众多小学堂中,附小无论地位还是影响、成就,始终稳居榜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初一日,江苏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正式开学。所谓“两等”,即初等和高等,相当于小学和初中,初等科5年毕业,高等科4年毕业。其时,附小有教师3人、学生60余人。学校教育内容丰富,新旧并存,有修身、读经、算术、历史、国文、图画、英文、音乐、手工、体育等12种科目。其中,修身、读经、国文仍为传统教育,如读经,主要学习《论语》《孟子》《尚书》《礼记》。

    由于附小发展势头良好,学生逐年增多,原有校舍不敷,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扩建校舍18间。附小高等科实现单式编制,初等科实现复式编制。至宣统二年(1910),全校有教职员11人、学生142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教育理念比较先进,对近代中国影响颇深,蒋宗城也到日本考察教育,他注重吸收如日籍教员高田九郎、中国教员卢文彬等学贯中西的优质师资。附小是“以备师范生毕业时试教而设,亦即为师范生之预备科”,故而具有示范意义,又有名师教授,因此被称为“中国小学实验教育的先驱”。

网罗人才 开拓创新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江苏两级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以下仍简称“附小”),师范学校校长杨保恒(1873—1916)兼任小学校长,周维城担任主事。杨保恒是当时教学创新的先行者,他开拓创新的师范教育思想,在教育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光绪二十八年(1902),杨保恒留学日本,就读于弘文学院师范科。当他看到中日之差距时,感慨道:“甲午之后,输我国之脂膏,兴他邦之便利。”回国后,他创办小学堂、速成师范学校,推行实验教学法。宣统元年(1909)春,他与周维城、俞子夷等人同赴日本考察单级、单级复式和二部制教学等教育方法,历时3个月。同年八月,杨保恒担任江苏省教育会所办的上海单级教学传习所主任,宣传、推广单级教学法,其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远在湖南长沙的徐特立也加入单级教学传习所,跟随杨保恒、俞子夷学习了4个月。

1949年12月16日,吴研因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

初等教育司司长的通知书。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提供

    杨保恒就任附小校长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为“小学校施行实用教育,欲收完善之效果,全持有良教师,否则徒托空言耳”,故他聘请周维城、吴研因、杨卫玉、俞子夷、李凤鸣等一批名师加盟,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声誉。他更新教学内容,取消传统的读经课,参考日本、美国的小学教育科目,重新修订各科要目和教授程序;成立校务研究会、教授法研究会、学校教育会,集思广益,创新管理和教学。杨保恒注重国内外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根据附小的实际,与教职员共同开展各项教学的实验研究。同时他加强与地方小学校的沟通联系,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曾利用假期召开各种教学法商榷会,如与常熟、昆山、吴江、吴县等地小学教员举行国文读法商榷会、算法商榷会等,并组织巡回演讲团,深入上述各地宣传附小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及其主张。

    校园环境建设也是杨保恒关注的重点,在附小教室之间搭建花坛,莳花种草;在教室后推土成丘,种植桃树、杨树;在操场上放置秋千架、吊环及适合儿童游戏的球类器物,营造学习、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将附小办成“儿童乐园”。由于附小的新教学法研究推广成效突出,一时成为教育界研究、实验、推广的范例,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1913年、192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孟禄两次参观附小,称学校管理和学生开朗活泼的精神状态可与欧美各国“并驾齐驱”。1920年6月27日,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胡适的陪同下参观学校,并观摩名师沈百英的一堂实验课,称赞其“教法非常灵活,看得出孩子们很喜欢”。

    杨保恒执着于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撰写了多达20余种教育著作,如《实用儿童心理学讲义》《小学管理法》《小学直观教学法》《师范讲习科用修身教科书》《欧美公德谈》等。他与周维城等人合著出版的《单级教授法》一书受到教育界的追捧,一版再版,被同行实验、推广并运用。他的《实用儿童心理学讲义》既有新颖的理论,又有便捷的操作,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宝典”。杨保恒倡导研究、推广新教学法,使附小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影响了一批批教师,俞子夷、吴研因、施仁夫、顾西林等都有教育研究文章或著作问世,如顾西林发表在《教育杂志》上的《小学音乐教学法》,是近代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不可多得的论著;施仁夫则在《现代教育思潮中之新编制》中指出,学校犹如一只渡船,引导学生进入成人社会,“一方须顾及团体,养成通力合作之精神;一方须留意个性,发展个人天赋之能力”。施仁夫是附小第四任主事,不仅教学工作出色,又能著书立说,成为担任主事(后改称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

名师如云 各展所长

    1913年8月,俞子夷担任附小主事,同时教授英文和算术。俞子夷出身于苏州普通店员之家,6岁即入私塾读书,16岁时进入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后来追随蔡元培加入爱国学社。“苏报案”发生后,俞子夷流亡日本,回国后以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光复会、同盟会的革命活动,这位革命者最终以教师为终身职业。而附小,成为俞子夷开展实验教育的试验田。

    俞子夷引进国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附小开展实验。比如附小实行的“克伯屈志愿学习法”,即由教员负责引导、提供教材,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计划并执行的一种学习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俞子夷并没有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在低年级学生中试行,这是我国最早实行设计法教学的实验,影响颇大。他还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开展小学教育实验探索,将相关学科按同一主题上课,如低年级小朋友上课的主题是“小猫钓鱼”,由语文老师准备小猫钓鱼的故事,数学老师准备小猫算数的课题,上课时由学生想象并画出小猫钓鱼的场景,同时还进行学猫叫、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等。一堂课,既有故事的趣味性,又有算术的严谨性,还有学生游戏的互动性。俞子夷以科学的思维和艺术的手段开展教学,他认为:“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是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教学法是一种学,也是一种术。”他研究小学算术教材,借鉴日本、美国和苏联的教材,创造了“珠联合笔”的算盘教育方法。他编写的《初小新体算术》一书,被广泛采用。俞子夷以其过人的才干成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浙江大学教授,“声播南国,教坛育新秀;誉满神州,文章惠后人”是人们对俞子夷的评价。

    与杨保恒、俞子夷一样具有开拓精神的还有吴研因。1913年,吴研因应杨保恒之请,到附小担任国文教员,并于1918年担任主事。民国初期,学生课本只有国文和笔算两种,且都用文言文编写。吴研因提出自己编写教材的想法,得到了杨保恒和俞子夷的支持。他们拟订方案,根据课程安排,先由任课老师讨论每周应教的内容,确定教授材料后,立即实施教学,结束授课后由任课老师交流教学经过和得失,再经大家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由吴研因执笔整理。从此,短则一学期,长则两学期,附小的全套教科书就这样集大家智慧在实践中得以完成。吴研因编写的《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小学历史自习书》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以“人、手、足、刀、尺”等为内容的国语启蒙课本很快风行全国,给附小和吴研因带来声誉。吴研因并不满足于此,他结合教学实践,思考国文教学方法,撰写了《国语读法商榷》一书。附小成立10周年之际,吴研因欣然为校园内新建的华表题词:“塔身垒石,塔顶放光。一则祝我校基础万岁,一则祝我校光照四方。”小学是基础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台阶,唯有打好基础,才能登上更高的塔顶。

    吴研因还尝试实行儿童自治管理,于1919年2月在附小成立“三尚市”自治组织,以崇尚“智、仁、勇三德及自由、平等、博爱三义为旨趣”,以全体同学为市民,上设议会政厅,下设学艺馆、卫生局、警察团、商店、银行、图书馆等公共机构,选举学生市长,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协作精神。“三尚市”自治组织很快被全国各地效仿。五四运动爆发之际,吴研因与同事走上街头,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并留下“新潮共逐吹箫人”之句。1922年,吴研因赴沪,担任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和尚公小学校长,他的一生始终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百年实小 名副其实

    1927年,附小更名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实验小学校;1929年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实验小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省管小学;1934年,再度改名为江苏省立苏州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实小”)。实小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即“实验新教育法,以为改进地方教育的先导”,指导师生开展实习研究,以“增进将来社会服务的效率”。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民众抗日激情高涨。实小的师生们关注时局变化,除常规学习外,还增加了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国际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防卫救护能力教育,以及学生遵守纪律、协作服务的教育,开设防卫、救护常识、医药、国防和失地研究等相关课程,并对学生开展警备、秩序、体格、劳动、节俭等方面的训练。实小组织高年级学生上街宣传抗日救国,开展为抗日将士募捐活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实小跟随苏州中学在上海租界复课,由于经费和环境等限制,只设五、六年级,仍以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地理等课堂教育为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实小停办。抗战胜利后,因原有校舍破坏严重,实小分3处上课,直至1946年秋在原址重建校舍,教育教学工作才走上正轨,共有22个班、近1300名学生。

    1949年5月,苏州市军管会接管实小。次年5月,学校更名为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以下仍简称“实小”),成为市属小学。1952年,实小在苏州市率先进行五年一贯制的改革实验,学制改革逐渐推向全市各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一股春风,实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实小又恢复实验特色,改进课堂教学,语文课采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法;数学课采用依据北京马芯兰数学教学法所编的教材;自然课教材采用上海所编《自然常识》,音乐课采用“综合音乐感”教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多看、多动、多说,手脑并用。诸如此类,实小继承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实验的传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养成“实、精、活、新”的教风和“勤奋、坚韧、灵活、合作”的学风,“诚、仁、智、健”的校训回荡在每名师生的心坎。实小的教师继承传统,在课余时间开展教学实验与研究,他们承担的《新世纪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实验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纵观实小100余年的历史,涌现了俞子夷、吴研因、沈百英、黄寰清等名师,向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合格毕业生,其中有建筑大师贝聿铭、历史学家胡绳、经济学家吴大琨,以及冯端等十几位院士。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6月3日 总第3839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