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平时能生产 战时能打仗

——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成长纪实

作者:特邀撰稿人 陈 晓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5-20 星期五

    黄河农场坐落于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由滔滔黄河奔腾入海时挟带的泥沙淤积而成。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是一片原始的滩涂,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被称之为“孤岛”。1956年,黄河农场成立。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批知识青年下乡到黄河农场。1970年,在“要准备打仗”的时代背景下,为建立一支“平时能生产、战时能打仗”的准战斗部队,成立了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新招收的知青同之前已到农场的知青集体转为兵团战士。1974年11月,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黄河农场恢复国营农场建制,兵团战士陆续返城。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黄河农场的兵团战士们把“备战防边,生产建设”当作奋斗目标,满怀豪情,战天斗地,历练成长,谱写出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誓将荒滩变良田

    1970年,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于成立之初就把“平时能生产”定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大前提下,黄河农场的兵团战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向大地要粮,最终把一片片荒芜之地改造成了一亩亩良田。

1971年,“战时能打仗”的兵团战士。

    每年夏季热火朝天的麦收场面是黄河农场最美的一道风景。当时,黄河农场开镰的时间要比济南晚半个月,这期间最怕有雨,麦子收割下来之后,要翻晒、扬场、装包、堆垛,如果碰上下雨天,还要抢收、抢藏,雨过天晴后再把麦子拉出来摊开晾晒。每当此时,战士们常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以保证粮食高质量颗粒归仓。一师一团战士高信文曾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第二天割麦子,说心里话,真是累呀,一点儿不愿走路,这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锻炼啊!汗水哗哗地往下流,腰疼、腿疼,可是我挺住了。我始终牢记着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和同学们一起打好三夏这一仗!”1973年是黄河农场的丰收年,一师一团上交国家50万斤小麦,从此结束了黄河农场不交公粮的历史。

    如果说夏季的麦收是一次“火”的历练,那么冬季的筑坝清淤就是一场“冰”的考验。当时,黄河农场盐碱地多,“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是其真实的写照。为改变这种不是旱就是涝局面,兵团战士每年都要利用冬季大兴水利,引黄河水排涝排碱,所以,黄河农场的冬闲季节一点也不清闲,战士们要全部集中到渤海边去清淤、挖河、筑堤,以连为单位开展大会战。茫茫原野上,红旗招展,铁锨翻飞,抬筐穿梭,车来车往,劳动场景蔚为壮观。一团水利部的刁云生曾回忆:“当时我们每天喊着口号、唱着战歌、迎着寒风和冰凉的海水进入工地。分组后,男生在沟下将挖出的河泥放在筐里,再由两个女生抬到岸上倒掉,这样上下有十几米远的坡度距离。一筐100多斤,抬了一筐又一筐,爬了一坡又一坡,最后连里给战士们配发的几层厚的垫肩都磨破了,大家肩膀也肿了,腰酸腿疼都咬牙坚持着,心里一直想着‘苦不苦学学红军二万五,累不累学学革命老前辈’。”在兵团战士们的不懈努力下,农场基本上实现了林、田、路、沟、渠配套一体化。

    为了使黄河农场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兵团战士们还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据相关统计,当时“累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53.56万元。其中,生产粮食76066吨、油料318.25吨、棉花42284担、水果1684.25吨;向国家交售肥猪11134头、494.1吨,交售蜂蜜18725公斤”。

随时准备打仗

    为实现“战时能打仗”的目标,建设兵团完全采用了部队的编制,并对兵团战士采取了准军事化管理。当时,兵团战士每人发了两身“兵团服”,虽然没有领章、帽徽,但这丝毫没有消减大家对穿这套军装的热情。有的战士一分发到军装,就迫不及待地穿上试新,有的还马上到黄河农场照相馆去拍“标准像”,及时“留住”自己的飒爽英姿。此外,上级还为兵团配发了枪、子弹带、子弹夹等武器装备,让知青们真正有了战士的模样。

兵团战士扛粮入仓

    黄河农场的兵团战士们基本上是按照部队的作息制度来安排工作、生活的。当时不但有着严格的军事训练,还要定期开展军事训练考核,队列训练、打靶、投手榴弹等科目一样不落。一师一团三营战士郑永祥回忆:“连长和指导员都是从军队调来的,平时按照正规部队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我们。我们武装排,班、排长发的是冲锋枪,副班长和战士们发的是五六式步枪。我们在晚上巡逻、站岗放哨、守护庄稼时都要背上枪。日常管理中,还要求我们搞好个人卫生,要衣帽整齐,甚至检查到剪没剪指甲。在宿舍里,要求洗漱的东西要按规定放整齐,被子要叠得四角四棱,枕头要放得横平竖直……其实,这些都是为了把我们锻炼成‘随时准备打仗’的战士而进行的严格训练。”

农场是所大学校

    农场是所大学校。除了具备“平时能生产、战时能打仗”的能力外,生产建设兵团还肩负着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在黄河农场,“政治建军”的特色很鲜明。

    兵团特别重视政治宣传报道工作,各连队一般都有业余报道组。报道组的成员白天参加劳动,利用晚上或业余时间进行采访、办报。例如,当时一师一团的小报编辑部就是集采访、撰稿、排版、刻字、插图、油印、发行于一身的坚强团队,成员个个都是多面手。一团一营战士孔慧云回忆说:“为了使更多的人能读上小报,一师一团小报编辑部创造了刻一张蜡纸印几千份小报绝不漏油、起皱的纪录,为使版面美观,他们还将字体统一为魏碑与宋体。编辑组成员工作起来常常通宵达旦,毫无倦意,宣传工作很到位。”

    在这所大学校里,兵团战士们通过互教互学都练就了一身本领。战士郑永祥谈到兵团岁月曾自豪地说:“我所在的班主要是干大田,其间我还干过泥瓦匠,闲着的时候或去帮厨,或是跑到木工房去学做木工活儿,从中学了不少本事。我的衣服和被褥都是自己拆洗缝补的。另外,我还学会了用碎皮子修鞋,技艺上并不亚于城市里那些摆地摊的手艺人。总之,经过在黄河农场的历练,在生活中,我基本上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了。”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20日 总第383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