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最是兰台情难舍

作者:骆海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5-19 星期四

    整理好行装已是华灯初上。我在单位工作群里作了告别,准备“退群”。同事们纷纷留言,有感谢、有祝福,但更多的还是叮嘱我“常回家看看”。想到马上就要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往事历历在目,心情起伏难平……

    1990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惠州市档案局(馆)工作。记得报到那天,时任局(馆)长带着疑虑问我:“档案工作很琐碎,你一个男孩子,学的是外贸专业,能耐得住寂寞吗?”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喜欢清静!”就这样,我开始了32年的档案工作生涯。

    这32年,我从事过档案收集、分类、整理、立卷、保管、利用、开放鉴定、编研、展陈等工作,见证了惠州市档案馆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馆藏档案由5万多卷增加到现在的26万多卷,馆库面积由6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5万平方米。这32年,智能密集架使档案装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市档案馆200多个金属或木制的档案箱被2300立方米的智能密集架取代,极大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这32年,文书材料归档从“卷”简化为“件”,手工查档已被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自动检索替代,而且可以直接提供电子档案。如今,惠州市数字档案馆已建成投入使用,以档案资源总库为核心,以内网、外网、政务网平台为基础,以馆藏档案综合管理系统、集中式档案室管理系统、民生档案服务平台等核心应用为支撑的数字档案馆系统使档案的“收、管、存、用”更加方便快捷。这32年,我有幸遇到众多朝夕相处的领导、同事。是他们的教诲、帮助、支持让我耐住了寂寞、守住了初心,磨砺了我对档案工作的坚守与执着,也让我慢慢成长且乐在其中。

    1996年上半年,惠州市档案馆由老城区搬迁到新建的政府大院。当时人手不足、时间紧迫,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最终如期将6万多卷档案搬迁到了新建的政府大院。所有档案无破损、无遗漏、无丢失、无泄密。

    2002年,惠州市档案馆新馆投入使用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从最初的出版档案图书发展到如今的举办主题档案展、拍摄档案专题片、录制网络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还推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精品。近几年,以“寄存梦想 展望未来”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各校师生的欢迎,市档案馆也成了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打卡地”。看着学生家长送来的“兰台存梦 学子铭恩”锦旗,我们每个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008年底,许多50岁左右的中年人来市档案馆查询知青档案。我们在原知青办的档案里没有查到他们所需要的相关名册。看着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又失落无助地离开,我心中五味杂陈。于是,我和同事主动与市社保局、派出所联系,了解到他们下乡时多数人的户口已随同迁出,并在户籍档案中注明了迁出地点,回城时也注明了从何地迁入。随后,我们立即给“知青们”逐一打电话,告诉他们去派出所查询。虽然他们没有在市档案馆查到所需档案,但仍夸赞市档案馆的同志服务热诚、耐心细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许多档案利用者查到了所需档案,圆满地解决了工资待遇、养老保险、职称评定、困难补助等问题,脸上露出了幸福满意的微笑。或许,每名查档者只是我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但我们每一次的档案服务却很可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回望32载,每天的工作平凡、平淡,没有波澜起伏,也不起眼出众,但却日复一日地踏实、沉静、充实。我轻轻地掩上门,默默祝福我心爱的档案和亲爱的“家人”。愿兰台之花,灼灼其华!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16日 总第383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