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孔雀妆花云锦灿”

——郭俊与南京云锦的故事

作者:王 伟 崔龙龙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4-14 星期四

    郭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曾说:“最初接触云锦,第一感觉就是好看,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种设计,也觉得新奇。”正是这一点新奇,使郭俊与云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进入南京云锦研究所后,先在设计室学习设计,又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深造,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成就了他的云锦人生。

巧夺天工的《九龙图》

    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提到云锦,很多人以为只是一种技法,其实云锦分为“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就是云锦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织造“妆花”的技法始见于明代,该技法应用于各种布料上,成为“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妆花锦”等。纹饰图案多选取寓意吉祥如意的花卉、翎毛、鱼虫、走兽、祥云、八仙、八宝等;色彩以红、黄、蓝、白、黑、绿、紫等为基本色,并用晕色法配色,色调浓艳鲜亮,绚丽而协调。在南京云锦圈里有“跑马看妆花”一说,就是指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可以立即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而这凭借的便是云锦华丽色彩的强烈视觉冲击力。

郭俊在工作室绘制意匠图 郭 俊 供图

    “妆花”使用的原材料一般为孔雀羽线和扁金线,前者是鸟的羽毛,后者是牛皮纸与金箔捻成的线。除此之外,还有独特的织造工艺——逐花异色(也叫通经断纬)。逐花异色的挖花妆彩,配色复杂,彩纬多。织造时,纵向的经线为底色,横向的纬线根据图案花纹跟经线交织,不贯通全幅。云锦的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所以在背面可以看到很多“断开”的线头。

    2007年,在南京图书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锦技艺、制品博览会上,《黄地织真金孔雀羽八宝九龙妆花立屏》(即《九龙图》云锦)精彩亮相,并让参观者大饱眼福。该件作品是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50年来研制主题纹样云锦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织品用捻真金线、孔雀羽等名贵材料织造,直接参与意匠、挑花、织造的各类技术人员及艺人有18位,各道工序合计用工达8年,仅绘制就用时2年4个月。

    云锦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御用织品,一直习惯于表现龙、凤题材,而且中国人对“九”这个数字也特别看重。因此,南京云锦研究所专门成立设计小组,开始研究制作这幅《黄地织真金孔雀羽八宝九龙妆花立屏》。制作该云锦最困难的阶段就是绘制花本,也就是设计图纸,怎么样让9条龙融会在作品中?郭俊仅设计图纸,就绘制了31本。

    在完成设计图纸后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纹样配色和编结程序设计。云锦织造不像颜料印染,只需要薄薄的一层织物就能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云锦的图案是用不同材质、颜色的经、纬线织出来的。要想凸显出不同的纹样和色彩,就必须通过精巧的计算。水红、银红配大红;葵黄、广绿配石青;藕荷、青莲配紫酱;玉白、古月配宝蓝;秋香、古铜配鼻烟;银灰、瓦灰配鸽灰;枣酱、葡灰配古铜;深、浅古铜配藏驼……“妆花”配色的奥义都在这里。

    由于设计者不可能亲自上挑花木机上织锦,因此他们设计出了一套模拟方式——用意匠图来表现织锦过程。先把水彩颜料画进特制的方格纸中,这样每个小方格里就有了不同的颜色。再用这些小格来代表经、纬线,而小格的纵横比例则代表经、纬线的密度。这样,织工只要看意匠图的水彩颜料就可以得到纹理和图案的程序了。

    《黄地织真金孔雀羽八宝九龙妆花立屏》,长约6.6米、宽约2.12米,有9条色彩丰富、神态各异的龙,每条龙各戏宝珠一颗,且有8朵彩云烘托,栩栩如生。龙的下方是翻腾的海水及多彩的祥云,把整幅作品烘托得雍容华贵、气势十足。

《万寿中华》的精彩亮相

    时代发展到今天,织造“妆花”的独特技艺,仍无法用现代化机器替代。机器上色依靠一层一层的布料覆盖,所能达到的颜色上限约8种颜色。而对于“妆花”来说,一幅成品有100多种颜色,并且能达到色彩浓淡、层次不同。

    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郭俊参加设计制作了巨幅云锦——《万寿中华》。该云锦制作,耗时21个月,用了百十种色泽艳丽的金丝线及孔雀羽、鸵鸟毛等材料。在这件云锦作品中呈现出碧海蓝天、彩霞生辉的场景,56只丹顶鹤当空起舞象征中华民族的各族儿女,碧波中行驶的龙船象征民族振兴崛起,驶向美好的未来。

《万寿中华》的设计图 郭 俊 供图

    为了设计制作《万寿中华》,郭俊从草图、样稿、线描稿、放样稿、效果图,共绘制了5项图纸。在用材上,他创造性地加入了鸵鸟毛,为这幅作品添加一抹“亮色”。过去织云锦都是用0.78米的织机,因为云锦常规幅宽是0.75米,而《万寿中华》是独幅作品中的大制作,幅宽达1.5米,是常规云锦幅宽的两倍,所以传统的云锦织机已不能胜任。

    据文献记载,在清乾隆朝时,织造过一种“陀罗经被”,最宽幅面达2.7米,而且是见方的,为金黄单色,虽只织经线,但经文都十分清晰。可惜只有文字记载,没有留下如此宽的织机。为织造《万寿中华》,云锦研究所特地打造了一台超宽、超高的大花楼木织机,长6米、宽达2米、高近5米。织造时,由两名织手和两名拽花手上下同时进行,有点像钢琴的四手联弹,难度非常大。而且在挑花时,眼前会出现错乱,很容易把色线看错。

    《万寿中华》自设计稿修改定稿后,云锦研究所组织了20多人的技术力量立即转入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各项工序中,各工种相互衔接,并且尽量同步进行,保证了织造进度。另外,为了完美表达作品意境,除了鸵鸟毛,还精心织入了金丝线和孔雀羽,力求接近大自然的色彩。按照郭俊的设计,五颜六色的《万寿中华》,用了百十种色泽的丝线,所以看上去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万寿中华》织造成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让南京云锦从服饰、装饰织物逐渐演化为现代艺术品这个全新领域,赋予了云锦艺术时代特征,让非遗技艺和衍生的文创产品不断符合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意识、生活需求。

走向世界时尚中心的云锦艺术

    2015年7月13日,南京市政府携手中国著名高级定制设计师劳伦斯·许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举办云锦礼服大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纯云锦大秀,30多套以云锦面料制成的、融合千年历史和当代时尚元素的高定华服在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上华丽呈现。

    在这些云锦礼服中,有一件是用郭俊创新的云锦面料制成的,色彩绚丽,华贵异常。这款面料名为“蓝色梦幻”,其设计理念来源于南美洲的光明女神蝶(即光明女神闪蝶),面料使用的每种色彩都是从蝴蝶翅膀鳞片的颜色提取的。因为配色来源于自然,所以面料织成后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时,郭俊也随南京云锦极致精华馆参加了米兰世博会南京周,那是他第一次站在世界时尚中心。在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上,云锦极致精华馆可谓是吉祥云锦的“主场”。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陈列在场馆中的云锦木制挑花机和正在演示云锦传统挑花结本技艺的郭俊。

    这次是一个让全世界了解南京云锦古老技艺的好机会。从络绎不绝的外国游客眼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云锦是非常感兴趣的。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虽然人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但面对同一件艺术品,所有人流露出的情感都是最真切、最朴实的。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4月8日 总第381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