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

——探寻清代玉料极致之美

作者:张 静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1-11 星期二

开栏语

    玉,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神圣、最洁净的礼物;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华夏文明,因玉而始。原始先民崇拜玉,春秋诸子辩论玉,大汉天子痴迷玉……玉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从玉之源头到玉之作坊,从国之重玉到家之吉玉,从人之美玉到玉寓吉祥。在中国古代宫廷玉器中,以清宫玉器的艺术成就最高。青玉留皮人物山子、碧玉光素大碗、青玉镀金云蝠柄荷花灯、檀香木座玉佛像……每一件玉器都有不一样的美,玲珑剔透、精妙绝伦。

    唯玉之精,贯始华夏。自即日起于本版特别推出《宫苑遗珍·玉寓吉祥》栏目,从文化与档案的视角,邀请文物专家为您讲述承德博物馆珍藏清宫玉器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带您领略中国玉文化的魅力。

 

    古往今来,玉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特殊的地位。玉生于石,在中国自人类文明之始的石器时代便有玉器的踪影,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制作玉器的玉料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改变。

    “和阗良玉,岁有恒贡”

    石器时代,玉料来源以就地取材和就近取材为主。商周后,玉料来源逐渐向甘肃、青海及东北地区等透闪石玉矿区域集中。至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人们对于阗国产玉有了新的认识,于阗玉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并在西汉中后期成为皇家用玉的首选。东汉时期,于阗玉逐渐占据中原王朝上层社会玉料使用的主要地位,隋唐时期则完全占据了玉作市场。

清 青玉留皮人物山子 承德博物馆藏

    在宋代欧阳修撰写的《新五代史》(原名为《五代史记》)中有一段关于采玉方式的记载:“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这种采玉方式,一直沿袭到清代。在清《西域闻见录》中曾描绘道:“其地有河产玉石子,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粟……各式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种羊脂朱斑,一种碧如波斯菜,而全片透湿者尤难得。河底大小石,错若平铺,玉子杂生其间。”

    于阗玉有何独特魅力受到大众的追捧?元末明初收藏家曹昭在所著的《格古要论》中记载:“玉出西域于阗国,有五色,利刀刮不动,温润而泽,摸之灵泉,应手而生。”到了清代,由于于阗玉主要靠当地部落首领的不定期进献,导致宫廷内数量较少,遂用于阗玉制作的玉器也相对不多。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将“于阗”改为“和阗”,设和阗办事大臣,辖额里齐、哈拉哈什、玉珑哈什、齐尔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新疆叶尔羌、和阗等地的玉石,以春秋两季,每季2000斤的官办进贡形式输入宫廷,形成正式的贡玉制度。随着和阗玉来源的打开,宫中玉作不甚发达的局面得到了改善,乾隆帝感慨道:“平伊犁,定回部,和阗良玉,岁有恒贡。”

    其实,和阗玉是“和田玉”的别称。从狭义上讲,和田玉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从广义上讲,和田玉指的是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玉石。和田玉的质地十分细腻,触手能给予人滋润柔和之感,表面呈油脂光泽,即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

    美玉无瑕 独立方外

    大量的和阗玉促使清宫玉器制作达到巅峰。这也使乾隆帝对玉的理解,对儒家“玉德观”的诠释得到最大释放。

    乾隆帝痴迷于玉,他将和阗玉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五色。青白玉的基调为白色,其中带有闪绿、闪青、闪灰。为什么要将青白玉单划出来?这里有其特殊用意,那就是“以玉治国”“以玉治吏”,用青白玉比喻“清白”,告诫官员要“清清白白”做人。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十五日,乾隆帝正在承德避暑山庄巡幸,内务府送来玉石64块,经查看有6块是籽料,而且带有皮色。当时,乾隆帝对玉的皮色,有着特殊的追求和喜好。在制作器物时,如遇到带有皮色的玉料,乾隆帝会特别要求,将皮色保留,加以点缀和装饰。随后,乾隆帝令太监胡世杰传旨内务府:“着舒京何送到京城,交如意馆安泰、达子查收。内有青白皮糙玉石子儿六块,俟朕回京之日伺候呈览。钦此。”

    由于每一块玉料都有其独特的颜色、纹理,所以玉匠便会根据该料的特色进行雕琢。籽料大部分会被制作成小型玉山子。玉匠运用传统琢玉工艺手法“俏色巧雕”,将玉料自身的皮色化为玉山子中的白云、夕阳等。

清 天然青玉刻诗山子 承德博物馆藏

    乾隆时期,玉山子尤为盛行。乾隆帝授意清宫造办处制作了大量的玉山子,且多以山水人物、历史故事的题材为主。小型玉山子更为常见,承德博物馆所藏“青玉留皮人物山子”摆件,就是用和阗玉(即和田玉)青玉籽料所雕,籽料质地优异,表面留有黄褐色玉皮,玉暇多处。玉匠借助原有皮色幻化成秋景,恰到好处,尽显自然之美。

    乾隆帝不仅喜欢玉器,还喜欢鉴赏古玉。清代宫廷画师曾为乾隆帝创作过一张《弘历鉴古图》,再现了皇帝鉴赏古玉的情景。对于笃爱的珍品玉器,乾隆帝会情不自禁地题诗吟咏,抒发喜悦之情。承德博物馆藏的“天然青玉刻诗山子”摆件,由上等青玉籽料制作而成,可谓是上乘之作,玉山子一侧雕刻着乾隆帝御制赤玉石子诗:“两间粹气英华積,绛云一握光而泽。瑰宝非璜亦非璧,象同鸡卵融黄白。夏扶血勇面常赤,节士之贞介如石。”据称乾隆帝留下与玉石、玉器有关的御制诗有800多篇,这些诗词佳作大多以赞美和阗玉为主。

    和阗玉籽料并非都完美无瑕、温润莹泽,带有裂痕的籽料常常被乾隆帝弃之不用或变价处理。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十三日,造办处呈览34块青玉籽料。乾隆帝粗略看后传旨:“交管理养心殿造办处事务的舒文挑选,画样呈览。”舒文对这34块青色籽料仔细查看,认为除了3块可做扳指外,其余31块“俱系石性绺道过多,不堪应用,请旨交崇文门变价”。随后乾隆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将“不堪用玉籽儿三十一块,准交崇文门变价”。

    由于清代贡路的打开,使得优质玉料数量增多,为乾隆时期制作玉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1月7日 总第377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