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1933—1934:中国波折不断的世博之旅

作者:特邀撰稿人 刘楠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1-05 星期三

    1929年,美国决定在芝加哥举办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博会,向各国广发邀请,中国亦在被邀行列。南京国民政府起初决定参加此次博览会,后因战事紧张,经费短缺,不得不停止相关筹备工作。最终,各界工商代表在政府的指导下自主参加了此次博览会,并受到世界的广泛赞誉。

接受邀请 积极筹备

    1929年2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于1933年芝加哥建城100周年之际,举办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初名“芝加哥城百年博览会”。后将“一个世纪的进步”确定为官方名称,以“表现近代百年农、工、美术发明之精神”。它是第一届有明确主题的世博会,也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举办的世博会。彼时,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众处于极度失望和恐惧之中。“一个世纪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尽管当时经济萧条,但是人们不必沉沦,因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相信人们定能战胜经济危机,走向繁荣。

    1930年2月初,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收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照会,邀请中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1931年3月17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16次国务会议讨论,认为参加此次博览会“不仅有裨中美邦交之敦睦,抑且有关东西文化之沟通”,故议决“应予参加”。1932年5月31日,实业部聘请孔祥熙、王晓籁、王云五、宋子良等60余名官商名流组成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会”),负责参会相关事宜。6月15日,筹委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1932年8月22日,实业部公布了筹委会征集出品的各项规则,规定征集出品共分科学、农业、艺术、工业、戏剧、运动和名人功绩7大类,须具备下列性质之一:一是为中国特产;二是在近百年来有明显进步;三是现为国际贸易品及最近和将来可为国际贸易品者;四是有足供各国科学界工业界之研究者。此外,除中央筹委会,各省、市地区都成立了地方筹办委员会,进行展品收集工作。同时,海外华侨也在美国组建了一个筹资委员会。

1932年8月23日,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为筹备参加博览会
请催发经费等事致实业部公函。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经过筹委会和地方当局及各界人士的积极努力,各类参展品相继运抵上海,并于1933年2月18日在上海白利南路(今长宁路)举行了国内预展,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形势吃紧 民间接办

    正当筹备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时,日军由关外向热河进攻,国内形势严峻。同时,由于政府财政吃紧,1933年2月2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89次会议决定停止参加此次世博会,并由实业部通知各方办理结束事宜。

    政府停止参展的消息传出后,引发各省、市出品代表的关注,他们认为“邦国多故,政府既有其难言之苦衷,代表等分属国民,情关体戚,自不能不别图所以全国家信誉之道也”,但“此筹备应征期间物质之支应既多,精神之消耗尤巨,一旦半途而废,尽弃前功,无论对内对外,皆为一严重之损失。”江西、福建、湖南、陕西等省的出品代表周贯虹、董焜藩、吴广智、曹锦辉等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以出品人名义联名电告国民政府外交部,请将停止参加世博会一事暂缓,并照会美国当局。他们一面组织出品协会筹议补救办法,一面向上海各界请求援助。虞洽卿、林康侯、邬志豪等对此表示大力支持。3月21日下午,在沪各省市出品人及工商各界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组建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出品协会(以下简称“出品协会”),全国总商会会长王晓籁兼会长、上海银行公会秘书长林康侯兼副会长,蔡元培、叶恭绰等15人为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在政府的协助指导下,以协会名义自主参加世博会。在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后,出品协会正式接手了之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为扩大参赛规模,出品协会电函各商家,希望得到帮助,大家纷纷给予响应和支持。一时间,江西瓷器、福建漆器、广东牙刻、扬州雕漆、宜兴陶器、南京织锦等各类珍贵物品都被汇聚到出品协会。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参赛品的影响,协会还在上海大陆商场将预展予以续办,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赴美参展 大受欢迎

    1933年5月8日,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运出了我国发往芝加哥的第一批展品。5月27日,芝加哥世博会在密歇根湖沿岸隆重开幕,参观者“不绝于途”。6月8日,中国馆在世博会正式开放,赴会代表有出品协会常务理事张祥麟、周贯虹、董焜藩等,国民政府派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任政府驻会代表。

    中国馆的建筑式样为兴业公司所绘的北平四合式,虽限于物力、人力和时间等因素,未能臻瑰丽宏大之极,但因极具民族特色,参观者仍然源源不断。中国馆整体布局为“自大门入馆依次环行,向南先为江西瓷器部,次即为湖南馆(馆内陈列湘绣及其他名产),再次为吴协埙古玉部、福建漆器部、汕头花边部、公共陈列室、翠塔室、民生公司食品室、中国茶亭室、香水部,迤北为戏院,次为专馆办公室、广东产品部,末为江西产品部,密接出口。”参展物品除日用瓷器、漆器、陶器、茶叶外,还有绘画、雕刻、玉器等,其中,由商人张文棣送展的翡翠塔最得“景仰及赞赏”。此外,我国的漆器、花边、牙刻、石器、藤器、香料等展物也都大受欢迎,周贯虹、董焜藩还与美国波士顿各大百货商店订立了永久代销瓷器、漆器的合约。展览期间,中国馆同时在戏院展台上演各类戏剧、舞蹈和杂技,特别是中国柔术团表演的吊腰弄碟、屈腰吸水等项目,赢得了大批参展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由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成效显著,为扩大经济效益,美国当局决定将博览会延期一年结束。中国在博览会上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1933年12月14日,芝加哥市长凯雷致函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此次贵国参加芝博成绩卓著,特代表芝市府致谢,并请明年继续参加。”经国民政府研究和出品协会讨论后,中国“拟仍参加”,同时决定继续由中国驻美公使容揆和驻芝加哥总领事作为政府代表,负责指导中国专馆事宜。出品协会于1934年4月拟定了《参加1934年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计划大纲》,将扩大建筑规模、充实出品内容、继续国际宣传、改善专馆管理等列为参展的主要工作。

    1934年5月26日,芝加哥世博会再次开幕,中国馆于6月22日下午正式对外开放。除旧有房屋外,中国馆又“添筑陈列室三缘、储藏室一缘”,并在戏院前建一塔,门前竖立佛像、铜狮,蔚为壮观。参展商品大多为“瓷器、漆器、玉器、象牙、地毯、刺绣及适用之纪念品。”

    1934年博览会因美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并且受工潮、旱荒的影响,参观游客较1933年减少三分之一多,“各陈列处屡有休业情事”。1934年10月31日,博览会正式闭幕,中国馆内物品于11月底搬运完毕,而专馆则于1935年3月中旬拆卸完竣。

    这次的世博之旅,中国与其他参展国相比,虽然筹备经费相差甚大,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馆依旧得到了芝加哥市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馆参观人数达到200多万人,占博览会全部参观者的十分之一。通过这次展览,中国人民把无穷的智慧和热忱的爱国之心展现给了世界人民,同时,也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31日 总第3775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