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张謇与实业教育

作者:特邀撰稿人 朱 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17 星期五

    张謇认为,实业和教育是救亡图存、国家强盛的根本。甲午战争之后,他有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1925年,张謇在暑期讲习会的演说中总结道:“南通有纱厂,爰设立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经营盐垦,爰设立农校。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培养实用型、技术性人才的实业教育的兴起,为各企业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促进了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

纺织学校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学生实习场景

    1920年,位于海门县常乐镇南湾的大生三厂处于厂房建设阶段,机器设备的安装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紧接着,上海慎昌洋行介绍的英国工程师惠令登到厂查看情况,由于大生三厂为外国工程师修建的洋房尚未竣工,张謇的三哥张詧便将惠令登安排到自己在常乐镇的家里居住。惠令登援引大生一厂和大生二厂以往的接待之例,认为大生三厂对其招待不周,只住了两天就扬长而去。

    1921年,大生三厂以资生铁厂的技工为基本力量,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毕业生马季谟、于石圃、瞿觉先、唐人杰、施秀珊、习是则6人为技术骨干,配合大生一厂、大生二厂的机工傅鸿生父子等共同设计机器设备的安装。不久,大生三厂的全部纺织机器完全由中国技术人员自行排装完成,并于10月10日正式开车。11月,大生三厂的产品在上海开盘上市,该厂生产的16支三星纱比大生一厂的红魁星纱一箱价格高出10元。这固然跟大生三厂的机器相对先进有关,但说到底是技术人员起到了关键作用,真正摆脱了对外籍工程师的依赖,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在此次机器安装调试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其实,张謇兴办大生一厂后,对于缺乏纺织技术人员一直有着切肤之痛。比如早年大生一厂设备的安装,都依赖英国工程师的指导。1912年,为了培养纺织方面的技术人才,张謇在大生一厂内附设了纺织染传习所,学生有10多人,开创了中国纺织教育的先河。而纺织染传习所的办学经费,张謇是通过劝导大生一厂和二厂的股东出资解决的,由大生一厂承担六成,大生二厂分担四成。之后,由于请求插班学习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张謇在大生一厂南侧规划筹建了校舍,于1913年秋迁入,改称“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教员除日籍外,大多数是留美学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特别注重实践,特意从国外订购了当时最新式的纺织设备,供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当时,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安排一次修学旅行,用于了解各地的实业状况。张謇对于学生的实习也非常重视,曾经亲笔写信推荐学生。例如在1920年7月,他致信好华特厂总经理,介绍第五班学生章以铨、钱昌时前去实习。同年10月4日,张謇又给时任驻英公使的顾维钧去函,希望他能给赴英实习的蒋德寿提供便利。

    由于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紧贴生产实际,再加上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和参观机会,使得该校的学生普遍具备很强的实操能力。1918年,该校的毕业生还协助上海厚生纱厂成功安装了新机器。因此,大生三厂在困难的时候,张謇毅然让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来挑大梁安装设备,他心里是有底的。

    张謇给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所题的校训为“忠实不欺 力求精进”,而毕业生的表现也没有辜负张謇的期望。据统计,从1912年至1944年(1927年改称“南通纺织大学”,1928年并入南通大学,1930年改称南通学院纺织科),共培养毕业生384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纺织厂工作,成为各地企业的技术骨干。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是张謇所创办实业教育的一个缩影。他的实业教育特别注重适应南通本地的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这在百废待兴的年代可谓是最实用的举措,能让培养的专门人才及时地充实到企业一线工作。无论是1906年通州师范学校附设的农科,还是1909年在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内附设的银行专修科和初等商业学校,都为南通输送了急需的各类人才。张謇倡导的实业教育都非常注重技能的传授,他认为“教育以普及为本,普及以生计为先”,在课程设置上,诸如女工传习所、伶工学社、通州师范学校附设测绘科等,都体现出“务实、致用”的特色。

河海学校

    张謇兴办实业教育,是希望劳动者增长技能,提高素质,更渴望在各个领域能涌现出杰出的领军人物。所以,他对有潜能的年轻人格外青睐,并委以重任,悉心培养。其中,毕业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宋希尚,以其才华和品行赢得了张謇的重视,也为自己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宋希尚(1896—1982),字达庵,浙江嵊县人,著名水利专家。1914年冬,宋希尚在报纸上看到时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张謇倡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招生广告,征得家人同意后,到位于上海的江苏省教育会应考。宋希尚记得考试那天漫天大雪,黄炎培在考场门口高声唱名。经过考试,宋希尚被录取,于1915年3月15日前往位于南京的学校报到。1917年,宋希尚毕业,被派到南通保坍会见习。

    到南通后,宋希尚负责协助荷兰籍工程师特来克(1890—1919)工作。特来克于1916年获南通保坍会聘请,担任驻会工程师,主持筑楗保坍工程。特来克除了负责保坍工作外,还参与了南通、如皋和海门等地的水利、道路、市政等土木工程。

    1918年8月,特来克在遥望港建筑工地督工时感染霍乱,遽然去世,使得进行中的遥望港工程受到冲击。当时,工地现场聚集着各类工人多达六七千人,一时工程主持无人,该何去何从?经过南通和如皋两县水利会的紧急磋商,最后决定:“遥望港工程仍照原计划继续进行;责成宋希尚临时负责,斟酌办理;请张謇从速聘请外国专家前来主持,以竟全工。”宋希尚临危受命,以义不容辞的勇气和兢兢业业的态度全力以赴,投身于工程建设中。张謇分别急电北京外交部、上海领事团征聘外国工程师,但因各种原因,使得延聘事宜毫无进展。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不知不觉中,遥望港工程在宋希尚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地渐次完工,宋希尚可谓不辱使命。张謇对他慰勉有加,深感满意。遥望港工程落成之日举行了盛大典礼,南通、如皋两县的官绅和地方代表约二三百人出席。张謇对宋希尚大加赞许,并让他起立接受全场掌声祝贺。

大生三厂至青龙港的轻轨

 
遥望港九孔闸

    第二天,张謇在三余镇大有晋公司召见宋希尚,以2000元作为对宋希尚勤勉工作的奖励。宋希尚婉言谢绝,认为这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何况通过挑起大梁获得不少宝贵经验,只是希望将来如有机会,能够赴美深造,并考察欧美水利,充实自己,为今后从事水利事业作准备。张謇听后大喜,非常认同宋希尚的志向,表示一定会促成其留学事宜。后因大生三厂建设的原因,急需修筑厂区到青龙港的轻轨和青龙港船闸工程,张謇希望宋希尚能够继续参与这两项工程,工成之日,即当以运河工程局名义派其赴美考察。

    1921年春天,张謇交办宋希尚的两项工程竣工。张謇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斥私资帮助宋希尚留学美国,并以督办运河工程局名义致函美国著名工程师(时任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长)费礼门博士,托其指导照顾。张謇还亲笔开列清单,吩咐宋希尚考察欧美水利时,应特别注意研究的问题。宋希尚在赴美前来到濠阳小筑向恩师辞别。宋希尚在40多年之后依旧对那段记忆刻骨铭心:

    啬师正在书房内阅读,乃起身命侍者加上马褂,整襟肃容,自房内步送,经一长廊,复命大开正门而至门口,乃停步拱手面嘱曰:“水利事业,关系国计民生至巨,我国江淮河汉,无水利可言,而水患日甚。我虽致力导淮,但忽忽数十年,迄无尺寸成就,今垂垂老矣。所望于汝者,年富力壮,考察各国水利机会,务须悉心研究,彻底探讨。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我国水利,终必有大治之一日。行矣达庵,好自为之,有厚望焉。”鹄立门口,目送余行,直至淮海银行转角不见为止。此幕临别郑重训词,为余有生之日所永不敢忘者。

    张謇对待一位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郑重其事地着正装迎接,开正门相送,体现出他对青年才俊的尊重,也饱含着他对宋希尚尽快成为栋梁之材的期盼。宋希尚赴美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布朗大学学习,1923年回国。

    1928年,宋希尚任交通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处长,同时在中央大学主讲水文学。20世纪30年代初与恽震、曹瑞艺、史笃培、陈晋模等人,组成中国第一支长江三峡勘测队,到三峡现场查勘选择坝址,所选坝址大致与现在葛洲坝水电站位置相当,并提出中国第一个三峡开发计划。

英化学校

    1919年8月,英化职业学校开学。英化,是英语和化学的合称,英化职业学校以培养英语和化学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所颇具特色的学校,是美国基督会在张謇的力主之下创办的,弥补了南通实业教育中的一项空白。

    1919年7月25日《申报》第七版《创办英化学校》一文中提及,英化职业学校“所定前四年之课程,较普通中学减少科目,意在专精化学制造,养成工业专门人材(才),为日后工业之用。现因桃花坞房屋未曾兴工,故暂赁屋招生,先行开学”。

    英语和化学是张謇在创业初期就非常重视的两项技能。大生企业早年间在技术上依赖外国专业人员,需要翻译沟通。在大生一厂官机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请了华盛纺织总厂翻译处的潘剑云和蔡啸甫帮忙。大生企业的许多机器和物料采购自上海的洋行,也需要经办人懂得外语,特别是英语。因此,张謇极为重视英语。1900年3月15日订立的《大生纱厂章程》的“进出货处章程”中规定:“学徒间日轮班,至翻译学堂学英文、英语两点钟。中班愿学者,日间无暇,或晚饭后学习两点钟。”

    随着南通各项事业的发展,张謇对英语教育愈发关注,而目的更趋广泛。1919年9月14日,张謇在交通警察养成所开学演说时提及:“诸生此次来学,于锻炼精神以外,须极端注意英语一科,因所办交通警察,强半为外人来通参观而设。英语在世界上最为普及,若不通英语,设西人有所询问,警察瞠然不知所对,实为南通自治之羞。”显然,他是希望学员们粗通英语,以便与西方人士交流,既展示南通形象,又向外界推广南通。在南通各类学校中,英语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西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此外,张謇在对儿子张孝若的家庭教育中,督促、关心儿子的英语学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张孝若在通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读书时,张謇在家书中就嘱咐“英文亦须熟读,此不独为识字,兼有音节、语气之关系,此理与中文消息正通”。“儿于英文读法不切实,亦不肯熟读,将来必有一过即忘之病云。英文最重音读,不切实则音不准;不熟读则语法不合,虽学犹未学矣!”张謇通过听取行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观察,不仅要求张孝若注重英语的诵读,也建议其加强写作练习,并在学习《论语》《孟子》时,让儿子把两部经典翻译成英文。

    对于学习化学的作用,张謇也有着很高的认知。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月下旬,张謇为福开森、李天相共同译著、汇文书院推出的《化学新编》作序。1897年6月11日,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提出,各地气候各异,土壤性质不同,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分辨土宜物性,一一著明”。对于各省的闲地荒滩,根据土壤的特性,“分别兴办树艺、畜牧、制造诸事”。在张謇的设想中,农会“宜有学堂一区:宜延欧西化学师一人,东洋农师一人、蚕师一人,翻译一人”。1909年,张謇在谈及江南工科大学的课程筹备时,认为对于振兴实业而言,土木工学、机器工学、应用化学最为重要。

 
1920年6月9日,美国哲学家杜威(左七)在张謇(右四)陪同下
参观英化职业学校时留影。

    张謇到了晚年,曾试图利用南通所产的盐作为原料,生产烧碱。造纸厂、肥皂厂、纺织厂都需要用大量的烧碱,如果此举成功的话,将打破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在中国的垄断。1920年,张謇委托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高翕,到德国与有关人士探讨设立一个用电解工艺生产烧碱的工厂的所有细节。张謇借助英化职业学校的力量培养化学方面的人才,跟他在化学领域的雄心密不可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17日 总第376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