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紫禁城东西两侧要建小公园》——

钱学森手稿里的“山水意境”和“古都情怀”

作者:李红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15 星期三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他辞去国防科研一线的领导职务,将自己的研究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联系起来,开始关注和研究与国家长远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这其中就包括他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保存着一份他写于1993年题为《紫禁城东西两侧要建小公园》的珍贵手稿就是佐证。该手稿的内容虽仅有200多字,但从中可以看出钱学森浓厚的“古都情怀”和对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关心,令人心生感佩。

 1993年,钱学森撰写的《紫禁城东西两侧要建小公园》手稿。

    珍贵手稿里的“古都情怀”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也是钱学森生活、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对北京的城市建设非常关心。他认为,要想建设好北京,就一定要保护好古都建筑,这在他撰写的《紫禁城东西两侧要建小公园》手稿中就有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其中写道:

    我从前在旧北京呆过15年,1955年回来后,在新北京也已38年了。在这前后53年中,曾无数次到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荫下坐望紫禁城,看城上建筑,看那构筑别致的城上角楼,真有说不尽的滋味。

    由此感受,我想到一件可以不但“把古都风貌夺回来”而且可以增添古都风貌的事:在南长街、北长街街道东侧从中山公园西北角起,把现有的民房拆去;再在南池子、北池子街道西侧,从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北角起,也把现有的民房拆去。在空出来的地段,移植高大长(常)青树,多种花卉,形成人民公园。北面岗(筒)子河北岸、景山前街南侧也移植些高大长(常)青树。这样紫禁城四面都浸在公园中,朝阳、夕照,风貌一定胜过旧时了!

    在这份手稿的正下方还可看到,钱学森用一行红字标注着“见《北京日报》1993·12·3,1版”。据相关资料记载,从1993年11月开始,《北京日报》曾在一版开辟《把古都风貌夺回来》专栏,就如何保护古都风貌问题展开群众性讨论,历时3个多月,共发表文章80多篇。由此推断,这份手稿应该是钱学森1993年为专栏所写。

    当时,钱学森已经在北京生活了53年,对紫禁城的环境熟稔于心,充满古都韵味的“城楼昏鸦”景致也时时萦绕在他的脑海。鉴于对北京的热爱,他在手稿中真诚地提出:“可以不但‘把古都风貌夺回来’,而且可以增添古都风貌的事。”他的这一建议包括部分街道应“把现有的民房拆去”,然后“在空出来的地段,移植高大长(常)青树,多种花卉”和在“北面岗(筒)子河北岸、景山前街南侧也移植些高大长(常)青树”等。而且在手稿结尾处,钱学森还不无感怀地写道:“这样紫禁城四面都浸在公园中,朝阳、夕照,风貌一定胜过旧时了!”这些建议和设想涉及了紫禁城周围的民房改造、降低人口密度、修建公园、提高周边绿化率等措施,体现了他的山水城市思想和对园林文化融入人民生活的思考。

    钱学森的这份手稿字迹工整、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其中有十几处修改过的痕迹,反映出科学家的严谨态度。此手稿是由钱学森儿子钱永刚教授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其内容反映了钱学森浓厚的“古都情怀”,有着特殊的研究和史料价值。

    游走于京城的“闪光足迹”

    1914年,3岁的钱学森随父迁居北京,起初借住在钱承志家,后居于口袋底胡同(现北京敬胜胡同)。幼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民学校附属高等小学校(校址在北京琉璃厂附近),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学习,直至高中毕业。

    1975年,钱学森和家人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游园活动时在颐和园合影。

    闲暇之余,钱学森经常游走于京城各处,中山公园、颐和园、故宫,以及明十三陵都是他的旧游之地,胡同更是其家居之所。古都独特的历史风貌给钱学森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遍布京城的老建筑充满着感情。1929年,钱学森高中毕业离开北京,求学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学习工作。

    1947年3月,钱学森晋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回国探亲。8月,他赴北京清华大学作《工程科学》和《稀薄气体之力学》的报告,住在清华大学老师叶企孙家中。其间,曾与老师叶企孙、好友罗沛霖等人共游颐和园、天坛等地。一别多年,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萦绕心头。

    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定居北京,直至去世。正如他在手稿中所写:“曾无数次到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荫下坐望紫禁城……真有说不尽的滋味。”

    其实,钱学森一直对北京的古代建筑充满着浓厚的兴趣。1958年,他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介绍园林学》。此文以颐和园为例介绍了中国园林集规则、不规则、对称、非对称、疏密结合等特点于一体,形成平衡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平衡的动态美学。钱学森还在文中建议,“在新的社会、新的环境、新的时代”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园林学,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起来,在新时代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美化人们的生活。之后,他在献身航天事业的同时也坚持着对城市和建筑的研究,并于晚年提出山水城市思想和建筑科学思想。

    包含大爱理念的“山水城市”

    钱学森的山水城市思想内涵丰富,是针对21世纪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形态、模式提出的一种思想理念,旨在汲取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科技成果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设计建造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建筑和城市人居环境。

    1990年,钱学森在致函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时,基于融合中国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于一体的思考后,首次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并提倡我国未来要建造山水城市式的居民区。他建议将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同中国古代园林学、历史文化、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相结合,建设具有整体美、特色美、意境美,供广大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未来城市。

    尔后,钱学森在其山水城市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曾多次以北京城为例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看法。1994年9月,钱学森以超前的眼光提出,21世纪的北京可选取市区近郊几个点分建有专业功能的小城市,与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配合,形成一主多辅、功能齐全的有机整体。同年底,他又前瞻性地针对当时热议的“轿车文明”提出异议,全面分析了“轿车文明”的利与弊,主张社会主义中国应尽可能地通过山水城市建设来满足人们对日常文明设施的需求,远距离出行可采用民航、高速铁路、水路航船等方式,避开“轿车文明”。现如今,钱学森的这些想法几乎都已成为我们当前超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考虑的重中之重。

    令人欣慰的是,2001年9月,北京市政府经过总体规划和设计,以保护皇城风貌、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在紫禁城筒子河东侧建成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建设保留了东侧的四合院,拆除了周边大量的破旧违章建筑,推动了旧城区人口疏散工作,将自然引入城市,塑造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整个皇城根遗址公园犹如一幅“水墨长卷”,把历史、文化、自然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于一体。这些理念与措施与钱学森手稿中提到的“民房改造、降低人口密度、建设公园、提高周边绿化率”等不谋而合。

    大爱无声。钱学森用“山水城市”的理念搭建了21世纪中国人居环境的设想,将未来城市定义为整体美、特色美、意境美的结合。关于对山水城市思想的探索和研究饱含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正如1955年他回国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时说过的话:“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文中所示档案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10日 总第376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