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穿越时空感受你的美

作者:王雯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09 星期四

    提起档案,人们也许会在心中想起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黑白影像”。其实,档案是鲜活的、是彩色的。其中,最美的颜色非红色莫属。看,它红得那么浓烈、那么绚丽,穿越百年时空留存至今,每一笔都是沉甸甸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作为新时代档案人,我们不但要守望绚丽的红,更要找寻它,将它播撒到辽阔的大地上,将它留在人们的心中。

    湖北省档案馆保存有何功伟烈士的档案。作为档案人,我有幸近距离感受到烈士生前为理想、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浩然正气。何功伟,1915年生于湖北咸宁,1936年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何功伟在恩施英勇就义,牺牲前担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牺牲后,延安各界在八路军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悼殉难者》。周恩来还在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一次会议上宣读了何功伟的遗书。新中国第一任监察部部长钱瑛曾写诗纪念何功伟。

    在湖北省档案馆,我从馆藏档案中看到了何功伟写的《鄂南工作情况报告》《鄂东工作报告书》,从中看到他分析鄂南、鄂东形势困难问题时敏锐的思维。当我在档案里找到何功伟的中考成绩单时,惊喜万分。那是一份毕业会考成绩单,记载着何功伟是武阳区(武昌、汉阳两镇)统考第四名。它成了何功伟学生时代成绩优秀的有力证明,比起人们的回忆、口口相传更直接、更有力。这就是档案的魅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我心中留下一道深刻的印记。武汉“解封”后,我回到单位,开始翻看档案里关于重大疫情的一些记载。其中,我看到了1931年印发的《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第一号通知》,这是一份用中医药抗击疫情的通知。原来,1931年全国突发洪水,水灾之后暴发瘟疫,成为仅次于水灾死亡人数的大灾难。湖北是水灾的重灾区,也是瘟疫的重灾区。通知中给出了具体的指导药方,要求各级苏维埃革命团体、经济公社、合作社设法去大量买药,要求交通便利地方的各革命团体和革命民众,应尽量帮助其他地区群众购买筹集,并就具体的药物列出明细。紧接着出台的《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优待医生暂行条例》中指出,政府招募抗疫医务人员,在自身很困难的情况下,为医务人员提供最优厚的待遇。从这些档案里,我看到了“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这个我党一以贯之的理念。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分,有感而发写下《1931年,鄂豫皖苏区政府用中医药“抗疫”》一文,并在媒体上刊登,让更多人看到我党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

    在档案库房,我看到了一本1949春节前夕的油印小册子,汇编了42对春联,编印单位是“江汉军区一分区和地委宣传部”。很难想象,在当时紧张备战、随时作战的情形下,他们是怎样编印这样一本小册子,并下发各驻地单位的。直到看到它的要求,我才恍然大悟。档案记载,它要求各单位以此为基础“帮助群众写新对联或写新对联送给群众”。这体现了我党的优良传统,既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用送春联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一道憧憬美好的生活。以此为基础,我写了《从江汉解放区的春联里感受1949年的年味》一文刊登在媒体上,向大家介绍了这份档案。

    在革命历史档案中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它是语文课本,是被我同事发现的。它没有华丽的插图、纸张粗糙甚至字体印刷得并不十分清晰,但是它的内容简明、通俗、易念、易记、易懂,惠及成千上万儿童。它就是红军时期由鄂豫皖苏区政府红安县第五区翻印的列宁小学《初级国语教科书》第一册。经过考证,编印者是教育大家成仿吾。今天的我们可以透过它的质朴领略那段烽火岁月。经过仔细研读,我完成了《打开红军时期的语文课本 品读苏区蒙童的开卷时光》一文。

    档案像一座矿,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宝藏,需要我们用档案的眼光去发现它的美。作为新时代档案人,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今后,我会继续切实承担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利用好馆藏红色档案,讲好红色故事,为赓续红色血脉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9日 总第376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