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作者:孙成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1-17 星期三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在反复权衡利弊后,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毅然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军事、政治的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其中,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抗美援朝时期形成的档案、回忆录、文学作品等更是成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教科书。

    1953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作出《为号召全军撰写〈志愿军一日〉的决定》,向所有参战部队发起群众性征文活动,并于1956年以“解放军文艺丛书”的名义出版《志愿军一日》,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志愿军一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生动记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文章均由参战官兵撰写。作者中既有普通士兵,也有各级指挥员;既有政治工作者,也有后勤工作人员。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或作序或撰写评论文章,在中国文坛传为美谈,成为军事文学史上的佳话。

    除此之外,志愿军的口述更是震撼心灵。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战士在酷寒中穿着单衣,有的冻掉了手指、有的冻掉了耳朵。20军副营长周文江哽咽地说:“长津湖战役取得胜利,在难以想象的环境创造了历史上战争的奇迹。但我们部队战斗减员1.4万人,冻伤减员3万人!”这些志愿军的回忆和口述,将永远教育激励后人。

    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文学佳作、经典旋律背后,讲述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英雄儿女》根据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改编,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顽强抗争的精神,还将人性中的善与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影片主人公王成在战斗中喊出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令观众为之激奋。其中,蕴含的精神更是感染了人们心灵。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一篇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家魏巍以自己在朝鲜前线阵地的采访为素材,用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道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文章对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场景的传神描写,打动了一代代读者。他们的英雄壮举留在了人们心里,也让后人更加珍惜身边平凡的幸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气势雄壮,节奏铿锵,荡气回肠,彰显了志愿军誓死挫败顽敌的坚决意志和必胜信心。词作者是时任志愿军炮兵1师26团5连指导员的麻扶摇。在炮兵1师开赴前线前夕,麻扶摇将5连战士们的誓言记录下来,几经修改补充,写成了一首诗。后来,这首诗被《人民日报》刊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看到后,被诗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的精神所感动,他一鼓作气谱了曲,后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战歌体现了军魂、国魂、民族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充满必胜信念、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英雄气概。“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就是志愿军制胜的秘诀之一。这些经典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也使人们更加崇敬志愿军英雄。

    传承红色基因,档案工作不能缺席。在全国各级档案馆,保存着抗美援朝时期的大量档案,是极为真实的党史、国史、军史教材。我们要以档为证,讲出真实的历史故事。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对于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1月12日 总第375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