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从此,“半斤”不再是“八两”

——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姜周元与档案的故事

作者:周乐光 姜嫄嫄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0-29 星期五

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姜周元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档案馆积极开展档案征集接收工作,通过聘任档案征集特邀顾问、开展专题征集、主动上门拜访等方式,已征集到实物档案上百件。其中一件档案记录了我国衡器计量单位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时刻,尤为珍贵,那就是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给姜周元的《关于改衡器十两为一斤的建议复函》原件。从此,“半斤”不再是“八两”。

    “本年度档案公开征集的通知已经发布好几个月了,可是收到的实物档案仍然未达预期。”一天下午,瓯海区档案馆负责档案征集工作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激烈地讨论着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档案征集等问题。为了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一有时间就去各个社区、各个单位的公告栏里张贴征集通知,沿街店铺挨个儿宣传,甚至遇见亲朋好友张口就问:“您家里有珍贵物品吗?老物件、老信件、书画作品都可以。”然而,回应者寥寥。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喂,您好!是的,这里是瓯海区档案馆。哦,这样啊,没事没事,我们有空……请您把地址说一下,我们马上过去!”放下电话,区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开心地跟大家说:“走走,赶紧出发,今天这个可不得了。”

    这是一个巷弄里的老式住宅区,车开不进去,大家只好徒步寻找。找到后,开门的人是姜治年。互相介绍后,姜治年请我们进去,并试探着问:“我爷爷是姜周元,姜周元你们了解吗?”“当然了解了,姜老的创新精神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他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正因为有了他的建议,才有了我们如今的便利生活。”主任激动地说。姜治年说:“是啊,我爷爷一生勤恳工作、踏实做人,从不提自己做过的事,我们晚辈还是从书本上看到后才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感谢你们都还记得他。”说罢,姜治年从身后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档案袋,并郑重地交给我们。“这是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给我爷爷的《关于改衡器十两为一斤的建议复函》原件。我爷爷珍藏了一辈子,如今他去世了,我们决定将这份原件捐赠给档案馆,一是因为档案馆能更好地保存它,二是我们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一斤十两’的由来,也希望爷爷的为人和他的改革创新精神能传承给后人!”主任赶紧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档案袋,泛黄的纸张瞬间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半斤八两”的年代。

    会计出身 与算盘打交道

    在我国,秤是衡量物体轻重的传统器具,以十六两为一斤的秤从秦代一直沿用至20世纪50年代。直至姜周元提出改衡器十两为一斤的建议。

    姜周元,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宋岙底村,曾在浙江省泰顺县一家银行当职员。1950年,他和朱永民、潘迈山等人牵头创办了三溪供销社,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供销社职工,姜周元担任供销社的主办会计。因而,他的日常工作少不了与算盘打交道。

    在当时,顾客购买几两重的东西,换算起来相当繁琐。比如,当顾客要买0.13元一斤的食盐三两时,营业员就得换算,假设一斤为1万个单位,那么一两就是625个单位,买三两的盐就是1875个单位,再乘以0.13元,其结价为0.024375元。为了计算方便,每个营业员在心中都要熟记一两是625个单位,二两是1250个单位……十六两是10000个单位的换算口诀。如果遇见比两单位更小或者不是整数时,一笔生意光算盘珠就要打半天。

    当时,三溪供销社分管现在瓯海的瞿溪、潘桥、郭溪、泽雅和鹿城的藤桥、双屿及瑞安的湖岭等地。身为供销社主办会计的姜周元,每天晚上都要与供销社其他4位助理会计点着煤油灯,用算盘算账到深夜,才能把白天的营业账算清楚。

    日夜换算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于是,姜周元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有一种简单的算法,如果把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在秤杆的一斤距离之内刻成10格,以十进制计算,那就方便多了。比如,一件物品3.75元一斤,一两的价格只要把小数点向左推移一位,每两是0.375元。如果是三两,则乘以3;如果是七两则乘以7。这样,营业员与顾客都很简便易算,会计们也免去了每晚挑灯算账的辛苦。姜周元对此盘算了很久,总觉得这个点子很好。

    大胆建议 改变衡器计量

    随着日常工作中频繁地与秤接触,姜周元越发觉得这个点子不能闷在肚子里,无论如何都要提一提。

    打定主意后,1953年,姜周元连家人也没告诉,直接写信给《浙南大众》(即《温州日报》的前身),建议衡器改制,将十六两制的老式秤改为十两制。收到信件后,《浙南大众》的编辑十分慎重,立即将信件转给《人民日报》编辑部。

    让姜周元未曾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建议引起了当时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54年2月26日,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改衡器十两为一斤的建议复函》中答复姜周元:“《人民日报》和《浙南大众》分别转来你的建议,衡器十两为一斤的信收悉。建议很好,我们已经考虑在几个地方先重点改革,取得经验后再推广。”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事后,中央政务院还向姜周元颁发了“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证书。

    姜周元的建议在当时的三溪供销社引起了极大轰动,大伙儿都想不到他有如此大胆的设想,而且这个设想还成真了。

    姜周元的同事表示,这建议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由此带来的便利,无疑是一次劳动力的解放。它既解脱了衡器繁琐的计量换算,又把工作效率提高了上百倍。

    忠于职守 “第一快手”美名扬

    事实也是如此,姜周元建议衡器改制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成为衡器应用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创举。

    姜周元在三溪供销社从主办会计到总会计干了近30年,他公私分明,所经手的账目清楚,从没出过差错,在当地的供销系统内有“第一快手”的美称。有一次,姜周元在做账时发现一笔账总数差了0.005元,他硬是花了一天时间把差错找到。为此,同事们对他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

    当前,我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在当时,一位普通公民大胆地给党报写信建议,为数不多的;能收到中央部门的复函和中央政务院颁发的证书,更是罕见。然而,姜周元却勇于创新。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收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复函和中央政务院的证书后,依旧低调处事,依然兢兢业业,踏实认真地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极少向人们提及或出示这个宝贝一样的证书。

    2003年春,姜周元老人去世,温州人民感念他勇于改革的壮举,深切哀悼,其中有一副挽联是这样写的:“一斤改十两,一斤得十两,做人做账同原则;十亿出一人,十亿只一人,肯干肯缄不普通。”

    档案有着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价值。当时光一去不复返时,当一切成为历史时,档案可钩沉岁月、留存历史。这件珍贵档案记录了姜周元老人平凡人生中的辉煌,瓯海区档案馆将永久珍藏,利用陈列室展览平台,继续发挥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图片由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档案馆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0月21日 总第374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