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攻的勇猛,守的顽强”

——电影《上甘岭》张连长原型张计发记忆中的上甘岭战役

作者:陈慧 华玥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0-15 星期五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吉林辑安(今集安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从1950年10月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开始,截止1952年10月,我军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掌握了地面作战的主动权。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扭转局势,决定采取“摊牌行动”计划,攻击的核心区域就是上甘岭。

    张计发,河北省赞皇县人。1926年12月出生,1945年7月参加革命,1947年1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过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两广、解放大西南、贵州剿匪等战役。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担任第45师135团7连连长,战后被授予“军政双全的好连长”荣誉称号,并荣获朝鲜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1966年离休,2021年6月病逝。

    战前动员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联合国军”对上甘岭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了蓄谋已久的进攻,上甘岭战役拉开序幕。一时间,烟幕、碎石和尘土被炮弹的爆炸卷向空中,形成了比黑夜更黑的可怕烟瘴,这些烟瘴混合着美军释放的大量烟雾,几乎将阵地完全笼罩。当时守卫597.9高地的是9连和8连的一个排,7连作为第二梯队在后方待命。凌晨4时多,敌人的步兵展开集团式进攻,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成群结队地扑向我方阵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志愿军战士毫无畏惧,战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惨烈程度。听着前方惊天动地的枪炮声,7连的战士们坐不住了,情绪激昂地纷纷到连部请战。

    下午4时,接到营长命令的7连连长李世锁(当时张计发负伤在师部医院住院,7连连长由管理股副股长李世锁担任)带领7连官兵立即出发,赶往597.9高地与9连、8连汇合,准备共同夺回失守的阵地。7连到达前线阵地后,9连副指导员秦根武告诉李世锁7号、8号、2号、11号阵地失守,而在这失守的4个阵地上敌人又陆陆续续上来了3个连的兵力。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武器火力又比较强,收复失地的任务十分艰巨。李连长迅速判断形势,果断分配战斗任务:命令一排攻打7号阵地,二排和三排攻打2号、8号和11号阵地,他和9连秦副指导员商量,在7连一排攻击7号阵地时,9连在1号阵地上给予部分火力支援。

    进攻任务下达后,李连长要求大家要有为恶战豁出去拼命的思想准备,发挥敢打近战、夜战的优势,把敌人拼下去,不管困难有多大,都要把阵地夺回来。7连指导员林文贵动员全体官兵时说:“一定要坚决消灭掉敌人的嚣张气焰,打掉他们的威风。一定要夺回阵地,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他的话犹如一颗火星,顿时点燃了战士们胸中的怒火,誓死也要把阵地夺回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战士们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

奋勇反击

    反击战实际上是一种进攻战,但现实是敌人的兵力是7连的两三倍,甚至更多。虽然敌人兵力多、火力强,可7连的战士们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气势上大大压住了敌人。当林文贵指导员大喊一声“冲”,战士们迅速发起冲锋,一排、二排凭借熟悉的地形迅速夺下7号和8号阵地。但在冲击2号主阵地时,敌人借着探照灯和照明弹,4个火力点交叉成网不停地吐着火舌,死死封锁住了二排五班前进的道路,整个二排被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制着,五班长李芳和几名战士壮烈牺牲后,副班长李忠先跃身而起,抄起两个爆破筒对身边的战友说:“你们火力掩护,我上。”说完,他就奋力向第一个火力点扑去。这个火力点是白天敌机炸的一个大坑,四周堆着麻袋。李忠先爬到火力点跟前时已经身中数弹,趁着探照灯转头和照明弹熄灭的一瞬间,他拼出最后的力气跳起来拉开爆破筒滚进了敌人的工事,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李忠先用自己的身躯“扫平”了前进的障碍。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

    在二排发起冲锋抢占工事的过程中,连长李世锁带领的预备队被敌人的炮火隔断,在与敌人的激战中李连长英勇牺牲,二排长孙占元继续指挥战斗,虽然连续打退了敌人的3次冲击,但依旧有3个火力点在封锁着我军前进的道路。而此时的二排伤亡严重,孙排长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仍在阵地上坚持着指挥战斗。孙占元最后将仅剩的6名战士分成两组,命令易才学带领万长安和姚松亭进行爆破,方振文带领另外两名战士进行阻击,而自己用缴获的机枪掩护易才学去炸敌人的火力点。易才学依仗着对地形的熟悉从侧面迂回着向敌人靠近,当他艰难地爬到第二、第三个火力点之间时,第四个火力点的敌人发现了他,这时孙占元立即掉转机枪向第四个火力点持续扫射,硬是把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易才学迅速跳起来把手雷投向了第二个火力点,紧接着转身又向第三个火力点投去了手雷,就这样,敌人的两个火力点被成功炸掉了。这时,排长孙占元艰难地爬到了第三个火力点支起两挺重机枪,一挺对准敌人反扑的道路,一挺对准第四个火力点,掩护易才学继续爆破。他用两臂支撑着一直流血不止的半个身体,用两挺机枪轮流扫射,用尽生命中最后的力气,为战友前进的道路扫除了障碍,直至牺牲。

    10月20日,美军出动30架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我军40多辆坦克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实施集团突击,战斗坚持到黄昏时分,只好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26日,在与医生软磨硬缠了七八天后,张计发终于回到了部队。他没能赶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战斗,只能坐在团部从望远镜里看着前线,心急如焚。这时,7连因为伤亡过大被迫撤下来休整和补充人员。于是,上级命令张计发立即回到7连,抓紧时间进行补充人员、休整和熟悉情况,随时准备重新参战。

夺取胜利

    10月30日,135团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夺回位于五圣山东麓咽喉的上甘岭597.9高地表面阵地。7连连长张计发利用待命时间举行了全连军人大会,他的讲话振奋人心,使全连官兵上前线的杀敌之情空前高涨。晚上9时,7连全员整装待发,准备直奔上甘岭。进攻时间定在当天晚上10时,战斗的目标是把阵地夺回来,全面恢复我军对597.9高地的控制权。可是,伴随着4连和6连接连强攻的失败,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压得我军无法还击。在这紧急关头,负责指挥的二营参谋长张广生派人把7连长张计发叫到4号坑道对他说:“4连、6连伤亡很大也没上得去,你们连赶快上,不惜一切代价把阵地拿下!”

    张计发接受命令后,立即带领7连战士向目标冲去,但敌人的后续部队此时也在往上补充,两军狭路相逢,拼的不仅是武器装备,还有胆气。7连突击排的战士端起冲锋枪,冒着枪林弹雨硬是往上冲,他们打完了一梭又一梭子弹,投掷出一枚又一枚手榴弹,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四起,一番较量后,敌军被我军战士的气势所吓退,7连最终占领了山头。但没过多久,敌军又组织力量进行了反扑,7连突击排连续阻击了3次才把整个阵地占领稳固。随即,3个排的战士在阵地上从四面一齐开火,彻底把敌人压了下去,牢牢守住了阵地。

    至此,我军一举恢复了对597.9高地上主要阵地的控制权。在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后,敌人开始以日落十几万发炮弹的密度向我军发起攻击,阵地上2米多厚的岩石被打成了粉末,所有的工事荡然无存。为了守住阵地保存实力,连长张计发命令全连大部分战士撤进坑道,阵地上只留一小部分人观察敌情,只要敌人进攻,部队立即运动到作战位置进行回击。

    10月31日,7连加上3连后续补上来的战士具有战斗力的已不到30人,天色渐渐暗下时,敌军又有300多人向我军扑来。张计发万分焦急,赶紧向团长请求支援。敌军显然是不愿夜战,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在天黑之前速战速决,他们几百人一起往上冲锋,黑压压的一片,源源不断地向阵地拥来。在这危急关头,张计发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管炮兵的副师长唐万成。他马上命令步话机员向唐副师长请求支援,在炮兵强有力的支持下,击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瞄准手正在捕捉敌机踪迹

    当晚8时,87团一位副排长带领着一个班赶来支援7连,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这时,团通信员赶到阵地上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7连已经圆满完成战斗任务,除连长张计发留下给后续部队当顾问外,其他参战人员全部撤回。

    11月1日,12军陆续参战,91团8连奉命接守上甘岭597.9高地的防御任务,按照原先的部署,大部分人撤进坑道,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调动兵力,在有效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不断削弱敌人力量,7连连长张计发和91团8连的同志又连续并肩战斗了24小时。至此,张计发在阵地上已经打了3天3夜,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虽然3天没吃没喝,但他的情绪依旧高涨,对战斗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后来,7连被授予集体一等功,连长张计发和指导员林文贵分别被授予一等功,军党委授予7连“攻的勇猛,守的顽强”光荣称号,授予张计发“军政双全的好连长”荣誉称号,并在全军通报表扬。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0月15日 总第374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