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兰台情深处 恰是百年风华路

作者:孙 江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0-08 星期五

    百年前,祖国山河破碎,国弊民穷。百年后,祖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无数的革命历史档案。这些弥足珍贵的档案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广大党员干部应通过档案加强学习领悟,努力培养历史思维,自觉树立历史眼光,鉴古通今,继往开来。兰台人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增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全新姿态奋进新征程。

    作为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潞城街道的一名档案工作者,从2018年接触档案工作至今,基层档案工作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缺图少料”,重“保”轻“用”,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新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老照片和各种档案资料。

    前不久,我听说上海藏友手中有一组《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致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信》的信札照片,便第一时间与藏友取得联系,希望他能够将这组珍贵的照片档案予我惠存。经过多方努力,这组照片档案被我保管珍藏。

    拿到照片的那个晚上,我逐字逐句地阅读毛泽东致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书信,欣赏着这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的“毛体”书法,一瞬间,让我觉得那位时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伟人仿佛正在向我讲述着往昔峥嵘岁月。

    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致信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明确表示了他对外婆家亲戚的态度。他在信中写道:“我的亲戚唐家圫文家,过去几年常有人来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骄傲起来,不大服政府管,这是不对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我相信,只要我和你们都采取正确的态度,只要他们不固执成见,他们的缺点错误是可以改正,并会进步的。”短短几百字的回信,虽然定格在了照片档案里,但依旧翰墨留香,这不仅因为毛泽东的这些手书灵气飞动,更是因为信里透着的浓浓亲情,蕴含着一代伟人在处理“公”与“私”、“国”与“家”之间关系时的3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虽然离回信时间已经过去了67年,但这样的档案就像是“告党员书”一样时刻警醒着党员干部要敬畏人民的心声,谨慎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否则,党就会脱离人民、丢失政权。“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人贪起于奢,政衰起于腐。为政者若谋私利,必伤民心、逼民反。腐败的本质就是以权谋私,就是将公权私利化。公权私化是执政的大忌,公权的基础在民意,公权的根基在民心。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背离民意,失去民心,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可能重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旧辙。

    档案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面貌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材料,承载着历史记忆,既有历史研究价值,又能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档案是澄清历史事实、维护民族利益的利器,红色档案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警示人。作为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者,我们要共同担负起对档案保护与研究的历史重任,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发挥档案文化作用,引导公众了解、支持、参与档案文化建设,共同促进新时代档案事业取得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兰台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30日 总第373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