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中秋月明分外华

作者:张瑞英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9-18 星期六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值三秋之中而得名,故又称为“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夕月”。“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自古我国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流传至今。

“夕月”习俗各不同

    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日主阳、月主阴,月亮为“夜明之神”。唐朝,中秋节尚未形成,但在八月十五日文人墨客赏月抒怀,已是一种雅趣,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便描绘了秋高气爽的夜月美景:“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宋朝,人们在中秋节赏月、祭月,彻夜歌舞,《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廷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明朝,中秋吃月饼、馈赠月饼流行起来,《西湖游览志馀》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朝,中秋节习俗更为丰富。不同地域的中秋习俗不尽相同,京城地区的百姓会在中秋节请一尊兔面人身的“兔爷儿”,以祈求身体健康、消灾解难。《清宫词》中兔爷诗曰:“不供嫦娥怜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传说,有一年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月宫中的嫦娥便派玉兔化身成人,来到人间为百姓治病去灾。瘟疫消除后,玉兔回到月宫。人们为了纪念玉兔,就用泥塑了兔面人身的泥像,还亲切地称之为“兔爷儿”。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会供奉兔爷儿,摆上瓜果点心,用来酬谢其给人间带来的幸福和吉祥。

岁岁祭拜礼仪多

    对于皇家而言,中秋不单是节俗,更关系到国家社稷。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所谓“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商周时期,祭月便成为一种传统礼制。《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自古帝王祭月都有专门的场所和仪式,《隋书·礼仪二》记载:后周时期,“秋分夕月于国西门外为坛,于坎中,方四丈,深四尺,燔柴礼如朝日。”隋文帝开皇初年,“于国西开远门外为坎,深三尺,广四丈,为坛于坎中,高一尺,广四丈。每以秋分夕月”。在明朝有了专门祭月的地方夕月坛(今月坛),《明嘉靖祭祀》:“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夜明之神东向;二十八宿之神。周天星辰之神、术、火、土、金、水之神南向。”又载:“夕月坛每三岁一祭。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

清 费以耕、张熊绘《梅月嫦娥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礼制。《大清会典》载,“凡夕月,每年秋分酉时祭:遇丑、辰、未、戌年祭,余年遣大臣摄祭。玉用白璧,礼神制帛一,色白,牲用太牢,乐六奏,用光字,舞八佾”。仲秋之时,皇帝若亲往夕月坛祭拜,会身穿月白色朝服,带绿松石朝珠,腰系龙纹金方版饰白玉朝带。祭月前一日,皇帝需斋戒。祭月时,在执事官的引导下,皇帝要完成迎神、奠玉帛、行献礼、赐福胙、撤馔、送神等一系列礼仪,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之意。如果皇帝不前往夕月坛祭月,在宫中也会进行简单的祭拜。八月十五日夜晚,各宫的首领太监会在钦安殿前设供案、夜明之神的神牌、香烛、燎炉以及拜褥,供桌上摆放49种供品。到了良辰吉时,皇帝率先行礼,然后由皇后带领内廷宫眷拈香行礼。行礼完毕,首领太监会把供品送入燎炉内焚化。

    在民间,百姓也有中秋祭月的习俗。清代文人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记载:“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香果苹婆,花红脆枣,中山御李,豫省岗榴,紫葡萄,绿毛豆,黄梨丹柿,白藕青莲。云仪纸马,则道院送疏,题曰月府素曜太阴皇君。”文中的祭月也称“拜月”。当时,有这样一句谚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最初,拜月是男女俱拜,到了清代变成了女子专属,而男子多是赏月。

    清末时期,女子们是如何拜月的呢?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中写道:“八月中秋那天除了大吃‘团圆饭’外,还有‘供月’之举。照例在月亮初上的时候,在我祖母的院西方向摆一架木屏风。在屏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之类,说是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个八仙桌,桌上供有一个十几斤重的大月饼。由我祖母依次向月饼烧香叩头之后,将月饼切开每人分一块,说是‘团圆饼’,人人必须尝一口的。”

领宴归来夜色清

    清代皇帝祭月后,便会在宫内或皇家园林品尝内廷制作的月饼、赏月或观戏。

    每年中秋节前,户部会拨银五万两给广储司银库,以备制作月饼,买办果品、布匹、纸张等。皇帝除了自己享用月饼、果品外,会分发给寺庙、祠堂,当作供奉神佛、先祖的供品。除此之外,皇帝还会赏给妃嫔和王公大臣,以体现帝王的宽厚仁爱之心。如遇到王公大臣身在京外,皇帝也会赏赐。清雍正二年(1724)八月,川陕总督年羹尧到河东(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盘库,在回陕途中收到雍正帝赏赐的中秋饼果八篓、苏轼中秋词一幅。年羹尧收到后感念圣恩,特地上折子以表感谢之情:“圣主之於(于)臣羹尧也,勤惓恳挚、沁入心脾,臣一时承受之下,欢感交并五中,沦洽之状自古无能以笔墨宣达及此者。臣惟私心仰祝,从此人长好,万里共婵娟。”雍正帝阅毕,在“从此人长好,万里共婵娟”旁用朱笔圈画,并批示:“览卿奏谢,知道了。”可见,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帝王世家,中秋佳节都会以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十五日,慈禧率众人来到颐和园赏月。帝师翁同龢在《翁文恭公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坐祥云轮船至排云殿祗候,设夜明幄于西。慈驾至,行三跪九叩礼。皇上皇后随行礼,妃嫔等从后……太后行礼毕,设座于门外,南向。上座稍东,中宫代行三献,送燎祝词,乐器道士步虚声也。太后及上立门,上赐团圆饼,宣群臣于阶前,一一领之,遂复入舟……惟时皓月皎洁,万象澄清,荷灯万盏,间以银花烟火,真大观矣。”

 
清雍正二年(1724)八月,川陕总督年羹尧奏为恭谢恩赐
中秋饼果等各件事上奏的折子(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每到中秋节,宫中还会演出承应时令戏目,像《太平胜集》《广寒法曲》等,这些曲目的内容多是感谢皇恩,歌功颂德,为的是增添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众所周知,乾隆帝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三日,所以乾隆朝的万寿节和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一般会连在一起举办,格外隆重。演出承应时令戏多数是秋狝至热河时,在避暑山庄举行,回京后或有继续。据清代学者赵翼撰写的《檐曝杂记》记载:“内府戏班,子弟最多,袍笏甲胄及诸装具,皆世所未有,余尝于热河行宫见之。上秋狝至热河,蒙古诸王皆觐。中秋前二日为万寿圣节,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戏,至十五日止。所演戏,率用《西游记》《封神传》等小说中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幻不经,无所触忌,且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离奇变诡作大观也。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者,有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作化人居,而跨驼舞马,则庭中亦满焉。有时神鬼毕集,面具千百,无一相肖者……”赵翼行文中虽有夸张成分,但是可以感受到场面之庞大、热闹。

    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秋节后,乾隆帝便开始着手安排其八旬万寿庆典。据档案记载,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十余里路搭建彩台,安排戏班唱戏或歌舞班表演。乾隆五十五年(1790),来自江南一带的戏班三庆徽班等进京祝寿,便在此段路上搭建的彩台进行了演出。

    道光帝登基后,乾隆朝的宫廷大戏已经没有了大规模的演出。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道光帝一般会在圆明园同乐园的清音阁大戏楼观看一些规模较小的昆弋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17日 总第373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