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儒家早期文献中“时”的理念

作者:孙 兵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9-18 星期六

    儒家文化是以儒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穷达以时》作为儒家的早期文献,不仅可以使我们认识儒家早期文化中关于“时”的理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这对我们传承好中华文化基因,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1993年,湖北省荆门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楚墓里,挖掘出了一批极具学术价值的楚文字竹简。其中,就有儒家典籍《穷达以时》,其“穷”“达”二字分别是指困顿和显达,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的“穷”字和“达”字含义相同;“时”指时间,与“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或“时异事异”中的“时”字含义相同。下面,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下《穷达以时》中“时”的理念。

    一、“时”的客观性。“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天”字的含义很复杂,在儒家文化中,一般指的是自然力,而非人格神。《论语》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因而,这种自然力可以理解为“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有天有人”从表达的形式上看,“天”的存在应在人之前。这也是《穷达以时》的作者论述的逻辑起点。“分”字在《礼记·礼运》郑玄注:“分,尤职也。”也就是职分。“天人有分”,意为“天”与“人”各有职分,不应相侵也不宜相混。“有天有人,天人有分”。表明“天”就是“时”,其存在有着不受人干预的客观性。

    二、“时”的决定性。“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荀子·宥坐》中曾记载过一句类似的话,孔子说:“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可见,“世”(《说文解字》中其意为一个时段)与“时”二字在一定的情形下是可以相互替用的。“世”是始于人而存在的“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人世。《穷达以时》中列举了一些事例,如:“舜耕于历山,陶埏于河浒,立而为天子,遇尧也。邵繇衣枲盖,冒绖蒙巾,释板筑而佐天子,遇武丁也。”这些事例说明:人在“世”面前是无力抗争的,而“世”对于人的吉凶祸福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表明“世”就是“时”,其对人存在方式的作用具有决定性。

    三、“时”的不确定性。“遇不遇,天也”。此处“天”字意指前文提及的“天”的职分。“天”的职分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也是人的意志没有办法改变的。“遇”利于人存在的“时”,是“时”存在的关键节点,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人无法左右的,正如《穷达以时》文中所讲:“孙叔三射恒思少司马,出而为令尹,遇楚庄也。初韬晦,后名扬,非其德加。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这些事例说明:人世的沉浮,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天”,而“天”又是人无法完全把握的。“遇不遇,天也”。表明“遇”就是“时”,其对人生存境遇的改变具有不确定性。

    大部分学者认为,《穷达以时》的内容可能与孔子“陈蔡之困”有关。《穷达以时》不仅论述严谨,更是作者对人生的真实感悟。尽管他认为“天人有分”,在世事“穷达”上更看重“天”的职分,如文中所讲:“穷达以时,德行一也”;“穷达以时,幽明不再”。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取消了人的作用,难能可贵的是,更加张扬人的主体精神,重视人的品行修养,坚守人的职分。正如《穷达以时》中最后所讲:“君子敦于反己。”

    “时义大矣哉!”孔子在《周易》中多次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见“时”含义的深刻。楚文字竹简的出土,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时”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古人对“时”的看法。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有着宝贵的启示,如:“时”的客观性告诉我们要尊时守位,不僭越自然法则;“时”的决定性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时”的不确定性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时刻把握好“时”的属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趋利避害、赢得先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17日 总第373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