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68年,收集整理家庭档案百余卷,山东省邹平市档案馆原副馆长刘继唐——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作者:实习记者 李安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9-18 星期六

    走进刘继唐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次排列在西墙的4个家庭档案文件柜,占了整个书房的多半空间。一卷卷家庭档案整齐地摆放在柜子里,每卷档案的脊背处均标注着档案的种类和内容,卷内还附有目录。七八平方米的书房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家庭档案馆。

    1953年的种痘证、1956年的北京同仁医院就诊预约证、1959年的老式瑞士手表、长达8米的家族名录图表……68年来,刘继唐收集整理的家庭档案包括家庭历史类、家庭财产类、珍贵实物类、技术职称类、医疗卫生类、声像类等10大类,共计111卷(盒)、150余万字,还有剪报资料30卷、各类藏书1900余册。用刘继唐的话说,这可是他的全部“家当”。它记录着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个人成长足迹,同时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

    87岁的老人缘何坚持收集整理家庭档案而且如此专业?他与档案又有着怎样的缘分?

    38年:满怀激情,敢闯敢干,勇做“拓荒牛”

    刘继唐,1934年生,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原邹平县)人;1953年,上海市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市四方区卫生防疫站工作;1956年,参加了青岛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培训班,开始负责防疫站的档案工作,从此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刘继唐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后来工作调动频繁,入党事宜一直被耽搁。在此期间,刘继唐满怀热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并于1973年3月正式入党。

    1975年8月,刘继唐调入邹平县委办公室任专职档案员,随后到县直机关单位、各公社指导文书档案业务。当时,县直机关单位和各公社堆积了近10年的档案,杂乱无章。刘继唐没有畏难情绪,带领工作人员开始整理积存档案。刚开始,整理工作并不顺利。于是,刘继唐就到公社调研,摸索出了工作方法,积累了整理经验并做成试点,组织大家开会学习进而推广,用了近4年时间将积存档案整理完毕。其中,在整理公社档案时,刘继唐善于创新,采取划片包干、集中整理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示范作用。

    1979年,惠民地区(旧地名,现为滨州市)组织各县开展科技档案工作试点。刘继唐选择了县农机厂作为试点单位,为厂里配备了专职档案员并建立了功能设施相对齐全的科技档案室,最终通过了地区档案局的验收,召开了全区现场会议,吸引了各县档案工作者前来学习借鉴经验。

    1980年,由于工作出色,刘继唐调任县档案馆副馆长,分管业务指导工作。这年正值全国省级档案部门开展档案编撰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刘继唐坐不住了,“省级档案部门可以做,地市级甚至县级也可以做”。于是,他开始查档案、做笔记、编撰材料。短短两年时间里,他编撰了近30种档案材料,引起了省档案局的关注,并在全省档案系统“两编”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发言,他编研的资料被也当作范本进行展示。

    1988年,山东省经委、省档案局联合召开会议,部署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一般来讲,省级会议开完后,地市级也要开会部署。但由于滨州市各县达不到企业档案管理升级的标准,因此迟迟没有召开。刘继唐先后两次去滨州市档案局催问。经综合考虑后,滨州市档案局决定召开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会议,并把工作部署到各县。刘继唐立即在县啤酒厂、县轻工业厂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最终,邹平县近30家企业获得了国家二级和省级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案卷质量最好,数量为全市第一。

    满怀对档案工作的热情,刘继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中。1991年,刘继唐获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1993年4月晋升为副研究馆员,并获得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颁发的“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1994年10月,刘继唐年满60岁退休,前后从事档案工作38年。

    邹平市档案馆馆长刘凯说:“刘继唐同志数十年专注、执着于档案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是我们档案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13年: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甘当“老黄牛”

    “退休后的第二天,我就被中兴村村两委聘为村档案员,后来又被各单位请去指导档案业务。”刘继唐说,“2007年,妻子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我才停止了外出指导档案工作。”

    38年来,刘继唐奋战在档案工作一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在中兴村,他很快就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利用高效的高标准农村综合档案室,保存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兴村的各类历史资料。中兴村的档案工作出色,县、市档案部门对此十分关注,决定推广中兴村的档案工作经验做法。中兴村档案室先后获得了“全县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全市档案工作先进村”“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中兴村的档案工作也使刘继唐在邹平档案系统的名气越来越大,县直机关和乡镇等纷纷前来聘请他。他先后指导镇政府、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民政局、县社会福利公司、县广播电视局等多家单位开展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了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档案,案卷达3.2万卷。评审时,除硬件设施暂时达不到高标准外,其他项目全部达标,全部晋升为国家二级和省级先进单位,得到了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做自己想做、能做、有益的事。从年少青丝到满头银发,刘继唐兢兢业业、毫不懈怠地从事档案工作,如一头“老黄牛”默默奉献,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档案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68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收集整理家庭档案

    “家庭档案的收集是一个过程,一开始我并没有家庭档案的观念,当时把它称为‘个人档案’,主要收集生平、工作经历等个人资料,比较零散。后来,有了家庭档案的意识,就把‘个人档案’改成了‘家庭档案’,并开始系统地分类整理。”谈到家庭档案的收集过程,刘继唐说道。

    从1956年开始,刘继唐就从事与档案相关的工作,工作性质使他养成了保存原始资料的习惯。然而,他收集的第一件家庭档案则要追溯到1953年。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小卡片。卡片下方还有文字说明:1953年4月3日,赴上海求学,在南京火车站换车时,全民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传染病。“这是我最早收集的一件档案。”刘继唐拿着卡片介绍道,“当时国家经济有困难,但还是开展了全民免费种痘运动,说明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那时国家最关注的事。”

    “最有纪念意义的是1956年的这个证和1966年的这张照片。”1956年,他因工作关系第一次到北京出差,住在北京市委的招待所里。时值“五一”,北京市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市委发给了他一张“五一”劳动节群众游行参观证和焰火晚会入场券。拿着这张参观证,他登上了红色观礼台并游览了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山东省派出了50人的医疗卫生工作队赶赴河北抗震救灾,刘继唐作为邹平县唯一一名派往灾区的救援人员随队前往。据刘继唐回忆:“当时灾区一片狼藉,卫生条件极差,但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人从死亡线上逃了出来。住宿条件也很艰苦,很多人住在公社,但我主动要求住在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多的救灾工作结束后,灾民们拉住刘继唐的手,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除了文书档案、照片档案外,一件件实物档案更是记录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当年,赴邢台地震灾区时,救援人员住在农村,理个发都得去公社,很不方便。于是,刘继唐所在的小组7个人合伙买了一个剃头推子。临走时,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剃头推子,刘继唐就买下来带回了家,一直保存到现在。而现如今一块只剩表盘的瑞士手表,则是1959年3月刘继唐在济南出差时花117元买的,用了近20年。“当时就是看它制作得太精美了,忍不住就买了,那时我每月工资才40多块钱,也算是‘奢侈’了一下。”刘继唐笑着说道。

    工资水平能直接反映家庭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状况。在刘继唐的家庭财务档案里,收藏着他参加工作至今的工资条,而且他还把历年的工资调整情况列成了表格。工资表显示,1953年,刘继唐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29.5元;1956年,工资涨到了46.5元;此后20多年都是40多元。改革开放后,刘继唐的工资快速增长。1981年,国家建立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他的工资涨到了68元。后来实行岗位津贴制,增加了副食品价格补贴,1987年工资升到142.8元。此后,他的工资涨幅不断加大,1999年突破了1000元。目前,他每月退休金达8864元,约是刚参加工作时工资的300倍。“每次翻阅工资表,我都能真切体会到生活的变化,感受到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刘继唐感慨道。

    家庭档案是“传家宝”,记录和反映着家庭的生活变化,对总结家庭成员成长历程和家庭历史变化,教育后代继承前辈优良传统,起着重要作用。刘继唐收集家庭档案的习惯也影响了家人,他的儿孙们很喜欢这些档案。孙子参军时,刘继唐送给他的礼物就是一份记有其出生日期、成长履历、家庭成员等内容的个人档案。如今,孙子也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刘继唐感到很欣慰。

    谈到为何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收集家庭档案时,刘继唐笑着答道:“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了下来。”因为热爱,刘继唐将一生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档案事业;因为热爱,他老骥伏枥,退休后仍为基层档案工作散发光和热;因为热爱,他68年来坚持不懈收集整理家庭档案,记录社会发展足迹。

    如今的刘继唐还是一如既往地收集整理着他的家庭档案,并且每天读书看报、学习党史,时刻保持着学习状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档案工作者,我将继续收集好整理好我的家庭档案,并准备出一本关于家庭档案的书,通过家庭生活的点滴瞬间展现时代的发展变迁,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刘继唐激动地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16日 总第373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