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秋天里的记忆

——1975年山东济宁耕地种麦“忙三秋”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9-14 星期二

    秋收、秋耕、秋播简称为“三秋”。在鲁西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位于鲁西南平原的山东济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秋种夏收的冬小麦。当地的顺口溜“种好一季麦,打好一场粮,饱我肚子饿不着娘”,更是说明了秋季种好冬小麦的重要性。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保存着一组1975年“三秋”生产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农民们秋收、耕地、播种的忙碌身影。

1975年10月,山东省济宁县唐口公社的社员们正在进行小麦移栽工作。

1975年10月,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的社员们赶着牛马播种。

    20世纪70年代初期,济宁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整土地、填洼地、造方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了粮食供给。当时,济宁县(今济宁市)的小麦每亩平均年产量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到了70年代中后期,随着济宁县进一步农业改革,小麦每亩平均年产量也是逐年提高。

1975年10月,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的农业技术员驾驶拖拉机耕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济宁县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三秋”生产,并印发了有关“三秋”生产的通知,号召各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群众要守农时、赶生产,全面完成秋收、秋耕、秋播的任务。除农民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投入“三秋”生产外,一批懂农业、会技术的农业技术员也参与进来。他们不仅能赶牲口,还会驾驶拖拉机耕地。

    俗话说,“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寒露过后,农民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三秋”生产的高潮。他们赶在霜降前,把地耕好,把泥土块打细,田间地头能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最后,随着小麦的种子种进田里,长出嫩嫩的麦苗,“三秋”生产才算结束。虽然农民耕种的时候会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农事安排,但也会出现错过最佳播种时机的事情。1975年,济宁唐口公社的一块新整平的土地就没来得及在霜降前播种。唐口公社为了来年能多收一些冬小麦,便发动社员进行了小麦移栽工作。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牛马耕地播种的场景只能从老照片中寻觅,取而代之的是农业机械化。但是,按农历节气进行农耕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10日 总第3729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