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细看喜德红色文化

作者:金晓冬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9-09 星期四

    喜德,地处四川凉山中北部,是现代彝语的标准语音所在地,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彝族母语文化之乡”和“彝族漆器之乡”。喜德是沐浴在党恩下的一片热土。通过民主改革,喜德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至今。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时期。充分挖掘、宣传喜德县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军长征是喜德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喜德,彝语称“夕夺拉达”,意思是制造铠甲的地方。这个颇有战争意味的名字,仿佛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战斗。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凉山境内,历时28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高度概括了那段惊险激烈的战斗历史。其间,发生了“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彝海结盟”等重大历史事件,建立了长征路上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彝族革命武装——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首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观点,从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开始出现在红军文件和宣传标语里。

    红军经过凉山的线路和时间很长,从南到北贯穿凉山全境,包括喜德。1935年5月20日下午,为了掩护主力红军走彝区小路以争取时间抢渡大渡河,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率红五团作佯攻之势从大路前进吸引国民党主力,在山区的狭窄石子路上急行至深夜。5月21日凌晨,进入喜德登相营,红军严守纪律,露宿于街头巷尾,黎明即向九盘营进军。九盘营地处喜德小相岭,是敌兵扼守的必经隘口。红军部队从老乡那里了解到敌人的布防情况,派出便衣队长范昌标、班长陈胜忠带领的短枪班化妆成群众,在老乡的带领下悄悄爬过悬崖峭壁,迂回包抄到敌军工事背后,突然前后袭击,使守敌土崩瓦解。红军占领喜德九盘营,顺利越过小相岭,继续北上。

    虽然红军经过喜德的时间不长,但体现伟大长征精神的事迹处处可见:为了掩护主力红军,佯攻国民党官道防线,有效钳制敌人,体现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不扰百姓,依靠群众,摸清布防情况,天降奇兵夺取关隘,体现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执行党的命令,再难再险,再苦再累,都阻挡不了前进北上的决心,体现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民族团结是喜德红色文化的不变基因

    喜德县人口约22万人,彝族人口占比超过91%。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喜德民族团结的颂歌,可以追溯到1935年5月22日,在红军长征路上“彝海结盟”——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兄弟的故事,就发生在与喜德县紧邻的冕宁县彝海边。

    面对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必须提前渡过大渡河。到大渡河有两条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在当时经彝族地区的小路被视为“畏途”,汉人军队通过极其不易。蒋介石也断定红军不敢走小路,为在大路上围追堵截红军下了大本钱。但是,毛泽东打破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选择走小路,而且通过要快。

    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就是党的民族政策。主力红军先遣队临行前,毛泽东向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提出,先遣队不是去跟彝族群众打仗,而是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人民达成友好,争取说服他们,和平借道彝区。

    正是全体红军执行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刘伯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并带领彝族群众沿途护送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迅速挺进大渡河南岸,为夺取大渡河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先机。

    彝海结盟不是个人之间的义结金兰,而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次成功践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共同目标的民族大团结的典范。1950年3月29日,国民党西昌警备司令部直属警备团、靖边司令部与胡宗南残部数千人,在喜德立觉村、马沙村、扎都村、则呷村等地被解放军、起义部队和彝族群众全歼,喜德迎来解放。

    读喜德红色历史,印证着一条真理: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团结则共荣,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有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党把各族儿女放在心上,各族儿女的心中也装着党,各族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时代进步是喜德红色文化的演进特征

    喜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1953年2月25日。从1956年1月至1958年3月,喜德县进行了民主改革,没收土地约16万亩,0.7万户贫苦人民分得土地、房屋、粮食等,全县共有1.1万户贫苦人民分得胜利果实。彝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使贫苦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得到解放,为彝区群众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铺平了道路。

    1970年,成昆铁路喜德段通车,全长83.17公里,东西横贯喜德,其中,总长的46%是49座隧道,13%是64座桥梁。建设期间,全县在物资供应上作出了积极努力,社员群众不记名、不计报酬地把物资送往铁路施工单位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条具有时代精神象征的铁路创造伟力,使当地各族群众走上了团结稳定发展、繁荣昌盛的宽阔大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1979年,喜德县33个公社推行联系产量分组作业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工业化有了长足进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喜德励精图治,奋起追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十三五”期间,喜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

    2020年,喜德县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县域发展全面开花,全县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喜德县脱贫攻坚成效得到党和国家高度认可,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收获了成效考核结果综合评价等次为“好”的荣誉和成绩。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深化对喜德县定点帮扶的工作方向。

    喜德红色历史,印证着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演进过程,将会经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各个历史时期。

    红色代表火与鲜血,彝族人民崇尚红色、喜欢红色。喜德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红军长征是其红色文化的突出亮点和主要内涵,喜德的历史、民族、地域等特点又赋予其独特优势和发展外延,不断凝聚着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9月9日 总第372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