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荷花香里的蛙声

作者:何卫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8-31 星期二

    每天傍晚,我都和妻子在市区公园的林荫道上散步。暮色中,与明月同行,看杨柳依依,看华灯初上,看河面迷蒙,看荷叶田田。这个时候,不仅可以听到蝉鸣,而且还可以听到蛙声。

    然而,这里的蛙是孤单的,没有“听取蛙声一片”,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四五只在唱,而且没有老家荷塘里、水渠里的蛙叫声好听。老家的蛙声是那样的合拍,是那样的此起彼伏,是那样的抑扬顿挫,是那样的有韵律,是那样的好听。

    老家门口不远处的小水塘,留下了我太多的儿时记忆。

    一入夏,老家荷塘里大大小小的荷叶高低错落,连成一大片。风一吹,顿时绿意荡漾,宛若舞者蹁跹。

    月朗星稀,天高风清。连日阴雨过后,荷塘里的水也涨了不少。荷叶舒得更展,荷花竞相开放。耳畔虫吟鸟啼、蝉叫蛙鸣。不远处的灯光下,在一片宽大的荷叶上,一只青蛙端坐,“呱呱呱”地叫着。

    家乡洼地多、荷塘多、水草多,青蛙也就多了起来。每到傍晚的时候,乘凉的人们来到风溜溜的村头树下。荷塘边,三五人一堆儿,摇着蒲扇,聊着天南地北的事儿。而就在这时,和着这幅乡村乘凉图的,就是那片片的蛙声了。

    难得回老家住上一晚,我都会随老人们到荷塘边听蛙声。月光照在水面上,密密的荷叶相互依偎着、爱抚着,池塘边高高的蒲草也随风飘动着。循着蛙声,还会看到池边三三两两的青蛙在戏水。家乡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天籁之音,如果哪天没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相互询问:“今夜的蛙声呢?”

    即便是早早地回了家,我也会把窗子打开,邀月光进来,邀蛙声进来。躺在床上,沐浴着月光,枕着蛙声,香甜地睡去。

    雨后,水塘的草丛里,最多的就是一只只瞪着晶亮的大眼睛、尽情欢歌的青蛙,“扑通、扑通”,真真切切。蛙声如歌,意趣天成。月亮高高地挂在夜空中,乡亲们枕着不绝的蛙声酣然入梦……

    要听蛙声,最美妙的是到空旷的田野中去。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看瓜园。一个窝棚,一架葫芦,一湾荷塘,满园的瓜。这里曾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地方。外面骄阳似火,棚内地面却被水洒得湿湿的、凉凉的。到了傍晚,我们可以坐在葫芦架下,看夕阳缓缓西下。最美是晚上,借着橘黄的灯光,父亲惬意地喝着茶水,瓜园里夏虫鸣叫,荷塘里蛙声一片。特别是雨后,瓜棚周围的蛙们叫得更欢,有荷塘里的,也有瓜地里的,高潮接连着高潮。

    在空旷的田野上,蛙声能传得很远。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唱一和,都在秀着自己响亮的嗓音。它们也许是在互诉友情,也许是在唱着情歌。而对于我来说,则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夜晚,有蛙声相伴,你便不会觉得孤单,有蛙声相伴,你会睡得更加香甜。

    如今,久居闹市,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建筑里,难得再听蛙鸣。这些年,市区的游园、广场一天天多了起来。依托几条穿城河道,又开挖了大小不一的湖泊,大如蒲扇的莲叶之间,一朵、两朵、上百朵荷花,都在蛙声中伸展开粉嫩的花瓣,悄然开放了,增添了许多景致。

    耳边,咕咕呱呱的蛙声,一唱三叠的韵味,高亢悠扬,叫声格外响亮悠远。眼前,袅袅娜娜的荷花,一如处子的眼神,香远溢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刻,荷香渗入心脾,宁静与安恬瞬间在心间荡漾开来。而再听荷花香里的蛙声,便觉一点也不差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8月30日 总第372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