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抗战时期浙江省铁工厂档案汇编》

东南抗战前线的军工力量

作者:周 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8-26 星期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东部地区的兵工企业相继内迁,在国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相对完整的大后方军工生产体系,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提供了的武器弹药补给,保障了步枪、机关枪、手榴弹、迫击炮等武器供应,在持久抗战中发挥了作用。其中,地处东南对敌前线的浙江,同时也有一座兵工厂在更为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坚守着。

组建兵工厂 加紧造武器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浙江省的众多政府机关、学校、企业以及国民政府驻浙机构陆续迁至丽水各地。1942年5月,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迁至云和县。丽水地区一度成为浙江省抗战的总后方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38年12月15日,金昌淼等将田地卖与浙江省铁工厂的卖契。

    早在1938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就把从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抢运出来的大批机器和撤离出来的技术工人转移至云和,建立浙江省铁工厂。当时,铁工厂是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所属各分厂分布在云和县小顺至丽水县大港头一带,主要生产步枪、轻机枪、手榴弹等武器,是浙江省重要的军事后勤基地。

 
1939年3月31日,浙江省铁工厂关于枪支修理完毕后索要修理费用致云和县政府的公函。

    至1939年底,浙江省铁工厂全厂职工达4000多人,每月可生产1000多支步枪、50多挺轻机枪及五六万枚手榴弹和枪榴弹。除了满足浙江省国民抗敌自卫团装备外,还有少部分运销到外省,为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支援。1941年3月,在兵工统一、制式统一的规定下,浙江省铁工厂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收归管理,成立兵工署东南区第二分厂。1942年,浙赣战役爆发,工厂迁至福建省南平县,一部分不能搬迁的厂房在日军逼近时被迫炸毁。抗战胜利后,铁工厂的职工和机器返回杭州、宁波等地,不动产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自此,浙江省铁工厂完成历史使命。

档案载历史 汇编促研究

    浙江省铁工厂在建设、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大量文书档案、图表和实物档案等。这些档案是研究抗战时期后方工业、特别是兵器工业发展的重要史料,也是浙江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重要见证,具有非常高的保护利用价值。

    丽水市下辖各县(市、区)档案馆藏有关浙江省铁工厂档案较为丰富,为了全面、完整反映浙江省铁工厂的历史和对抗战作出的贡献,丽水市档案馆联合下辖各县(市、区)档案馆共同开发馆藏资源,与云和县档案馆编纂了《抗战时期浙江省铁工厂档案汇编》,在2020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在编纂形式上打破了馆际界限和传统模式,收录档案主要来源于云和县档案馆藏,同时还收入从浙江省档案馆和丽水市莲都区档案馆、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查找到的一些相关档案,使浙江省铁工厂从成立到撤销的全过程得到完整呈现。这个做法既解决了单一馆藏档案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又解决了县级档案馆因编研力量不够无法开展抗战档案编研的问题,通过合作取得双赢。

《抗战时期浙江省铁工厂档案汇编》立体书影

    《抗战时期浙江省铁工厂档案汇编》共收录1938年至1947年期间浙江省铁工厂相关档案130余件,共450页,时间跨度大,资料完整,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全书分为有勘基建厂、日常事务、地方协作、撤厂结束四个部分,主要涉及铁工厂初期征地筹建、采购物资、征集原料、招收艺徒、生产管理、协助地方建设、抗战后土地房产移交等生产经营状况方面的内容。该书再现了浙江省铁工厂从草创到发展,不断克服经费和原材料不足、交通运输不便、技术力量不够等困难,如火如荼地投入到军工和民用机器生产中,直至完成使命,展现出浙江军民坚持不屈的抗战精神。

    浙江省铁工厂在浙江抗战研究中是一个较受关注的主题,但从以往对浙江省铁工厂的研究来看,所依据的多为当时亲历者在数十年后的一些回忆,缺乏原始档案的史料支撑。《抗战时期浙江省铁工厂档案汇编》的出版,为抗战研究者整理出翔实的原始档案,相信通过研究者的深入解读,诸如铁工厂始建经过和时间、生产武器的种类和数量、原材料与机器的来源等许多原本有不明或有争议的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8月20日 总第372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