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永不褪色的党旗

作者:牛四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8-24 星期二

    在我上班的第一年,我的前辈把山东省沂水县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交到了我的手中,并且一再叮嘱我好好保管。你们一定好奇,是什么宝贝这么珍贵?那就是,一面有着82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据考证,她是山东省内发现的最早的一面党旗。

    看到她的第一眼,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面党旗的样子是那么普通,甚至有点过于陈旧:布面已经褪成褐色,图案也不太规则,还有多处大大小小、细细碎碎的破损。但是,当前辈向我讲述完这面党旗背后的故事,我便对她肃然起敬!

    1939年,正值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为了凝聚战士们的向心力,鼓舞战士们的斗志,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妇女干部赵煜琴和其他几名女干部决定亲手缝制一面党旗!当时中共中央还没有对党旗样式作出统一规定,她们就参照苏共党旗的样式自己设计。她们用深红色布料做旗面,在左上角缝制了一颗黄色的大五角星,以此代表中国共产党;中间偏左上方缝上黄色的镰刀和斧头,表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为了跟苏共党旗有所区别,她们特意在右下角加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在那些漆黑的夜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她们将民族的未来,将自己的信仰,将全中国人民的希望,一针一针地缝在了这面党旗上。直至今天,这面党旗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是图案缝制处的针脚依旧紧实。端详着那些均匀、细密的针脚,我仿佛能看到她们穿针引线时认真仔细的模样,仿佛能看到她们脸上专注而喜悦的神情!

    1939年春天,赵煜琴来到了沂水县泉庄镇马头崖村,听说村民刘洪秀思想进步,读过私塾,还曾徒步去山西寻找过红军。于是,赵煜琴经过一番考察,找到了刘洪秀,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宣誓入党的那天,赵煜琴带来了那面鲜红的党旗。面对党旗,他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入党仪式。仪式结束后,赵煜琴没有带走那面珍贵的党旗,而是把它交给了刘洪秀,并告诉他:“以后发展党员,新党员都要在这面党旗下宣誓。党旗交给你,许坏不许丢!”

    从此以后,“许坏不许丢”这句话让老党员刘洪秀一辈子铭记在心:“人在党旗在!”他把党旗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面对日伪军对沂蒙抗日根据地三番五次的扫荡,刘洪秀用尽全力保护党旗,房梁、山洞、地窖都曾是他珍藏这面党旗的地方,他用生命守护着自己的信仰。

    为了革命,为了这面鲜红的党旗,他以货郎走街串巷的便利条件搜集情报、发展党员。1939年底,马头崖这个不足200户的小山村,已有党员54名。有十几人加入抗日队伍,这面党旗引导着他们成为各村抗战的带头人,他们在沂水大地点燃了革命的烈火。

    斗转星移,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后,刘洪秀却依然不敢大意,他始终保持万分谨慎的态度,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面党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直到1989年冬天,从未听说过这面党旗的儿女,在为年迈的刘洪秀收拾床铺时,从他的枕头底下发现了这面党旗,并向党组织汇报。在献党旗仪式上,这位历经战火、从来都是流血不流泪的老人泪流满面,他颤巍巍地捧着那面被精心守护了半个多世纪的党旗,深深地三鞠躬。

    后来,老人临终前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对儿子说:“党旗交给政府,我放心了,党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老人走了,但是老人的革命意志和这面党旗所凝聚的伟大精神却传承了下来。从我的前辈们满怀敬重地把这面党旗接收进馆的那一天,她就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实物得到细心呵护。每一位保管过这面党旗的档案人员,都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决不让她有丝毫损坏。

    后来,我有幸成为管理科的一员,呵护这面党旗的任务传到了我的手上,那一刻,我顿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每每凝视着这面经过战争洗礼的党旗,我都会被她的庄严而神圣所感动。这一针一线缝制出的图案啊,仿佛仍在述说着那段烽火硝烟的革命历史,仿佛在告诉我们,在那个兵荒马乱的艰难岁月里,有那么一群英勇无畏的人为了革命信仰而冲锋陷阵,是他们用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为祖国、为人民撑起了一片碧海蓝天!

    一面党旗就是一首战歌,一面党旗就是一段历史。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珍存历史,我们使命在肩。今时今日,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革命薪火代代传!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8月19日 总第371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