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从档案中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作者:贾 磊 孙 萌 吴 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7-30 星期五

    1999年9月18日,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14位与清华大学有渊源,或毕业于清华,或曾在清华任教。这14位元勋分别是郭永怀、赵九章、陈芳允、王淦昌、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杨嘉墀、王希季、周光召、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屠守锷。在清华大学档案馆中,珍藏着许多与“两弹一星”元勋有关的档案,这些档案记载着老一辈科学家拼搏奋斗、默默奉献的故事,让我们从这幅水墨人物肖像画《以身许国图》开始,从一件件档案中,回顾历史,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以身许国图》创作于清华大学校庆90周年之际,该图以“两弹一星”元勋中的14位清华人为素材,以万里长城和祖国河山为背景,生动刻画了科学家们“以身许国壮河山”的豪情风貌。当时,清华举办“名家绘清华”活动,时年38岁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毕建勋承接了“两弹一星”元勋群像的创作任务。在翻阅史料、构思画作的过程中,毕建勋深深地被“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故事所感动,在专赴安徽泾县定制了特大宣纸后,他找到一间空厂房作为画室,用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长14米、高2.2米的水墨人物肖像画。

    《以身许国图》是毕建勋有感于“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所说过的“愿以身许国”而取名。在清华大学档案馆,珍藏着多本署名“王京”的工作笔记。这位“王京”,其实就是清华大学老校友王淦昌。

    王淦昌(1907—1998),江苏常熟人。1925年考取清华学校大学部第一级,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50年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他被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其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发现了一种反物质——反西格马负超子存在的证据,引起国际学术界的轰动。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中的这张照片是王淦昌与聂荣臻、朱光亚等在核试验基地。1961年4月,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淦昌奉命来到二机部大楼。此时,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正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原子弹研究面临严峻考验。时任二机部长刘杰与钱三强一起同他谈话,希望他放弃原来的研究方向,参加原子弹研究等相关工作。王淦昌想了想,掷地有声地说:“愿以身许国!”为保密需要,他从此化名为“王京”,走进核武器研究试验基地,成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和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多年后的一个除夕之夜,王淦昌与邓稼先在帐篷里互相敬酒。邓稼先对他说:“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说罢,两人抱头痛哭……

    王淦昌80岁寿辰时,曾组织中科院科学家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张劲夫为他题词“无私奉献,以身许国,核弹先驱,后人楷模”,成为王淦昌一生的最好诠释。

    在清华大学档案馆,还保存着一只搪瓷缸。这只看似普通的搪瓷缸,是“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用过的,由彭桓武亲属捐赠,珍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的人物与实物档案库房中。搪瓷缸上的红太阳图案极具时代特色。它曾陪伴这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度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隐姓埋名的岁月。

    馆藏中,彭桓武填写的《清华大学教授副教授学术论文著作调查表》,记载着其到校任职时间为1949年6月5日,登记着他1941年至1949年完成学术论文19篇,并注明因其中的第10、12、14篇论文,他被爱丁堡皇家学会授予麦克杜格尔—布里斯班奖。

    彭桓武(1915—2007),湖北麻城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又在清华研究院学习两年。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先后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并与导师、著名物理学家玻恩共同获得麦克杜格尔—布里斯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9年,彭桓武回到清华任物理系教授。1950年,协助钱三强等参与创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院系调整后离开清华到中科院工作,曾担任近代物理所副所长等职务。

    1961年的一天,钱三强找到彭桓武说:“中央决定派最好的科学家加强尖端项目的攻关,决定调你去核武器研究所接替苏联专家的工作。”从此,彭桓武走进核武器研究基地,在荒滩戈壁、青海湖畔,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有人曾问起他,当年在国外已有很高的成就与声誉,为何要选择回国?彭桓武毫不迟疑地说:“你这个问题不对!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我是中国人,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来建设国家,使她强盛起来,不再受列强的欺负。”

    1999年11月,彭桓武回到母校,在“两弹一星”功臣报告会上作了生动的报告;2003年11月,他又应邀回物理系与同学们座谈;2004年10月,彭桓武亲笔题字,深情寄语青年学子:“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这些动人瞬间都定格在了档案里,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中。

    1999年底,在校党委统一部署组织下,清华大学全校上下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清华大学档案馆保存的《关于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计划》,就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份重要文件。

    此时的清华,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1998年5月,时任总书记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不久,国家启动实施“985工程”。清华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夙愿,成为党和国家的要求。然而,此时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在百名之外。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清华师生面临的重大课题。

    校党委敏锐地察觉到,“两弹一星”精神恰好与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信心、勇攀高峰、投身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相契合。学校决定,从1999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在全校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中组织开展一系列‘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

    学校和各院系、各单位先后召开报告会、座谈会、典型交流会,举办专题组织生活会,参观航天城、观看电视片等,学习宣传“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组织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讨论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把“两弹一星”的崇高精神运用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中去。学生班级和团支部也开展了“我的事业在中国——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激励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宣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作出重要指示。他高度评价“两弹一星”的伟大意义,充分肯定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殷切希望广大知识分子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报效祖国和人民。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身许国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郭永怀、赵九章、陈芳允、王淦昌、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

杨嘉墀、王希季、周光召、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屠守锷)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7月29日 总第371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