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默默无闻守初心

——致敬坚守了50余年的后库档案守护者

作者:贺 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6-28 星期一

    提到“陕西档案”,熟悉的人都知道过去的建国路和现在的学府大街,然而“陕西档案”还有一个神秘的名片——后库。

    地处陕西宝鸡凤县的后库山高路远且有“重兵”(武警)把守,从西安乘坐4个半小时的大巴再步行至凤县城郊的一处院子才能到达,当地百姓提到这里都用“神秘”“机要”来形容。

    后库的全称为“后方保管库房”,是20世纪60年代党和国家为适应战备形势、确保档案安全,将档案分处保存以避免在突发事件中遭受破坏而建造的战备设施,从1965年设立后库至今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走进这一神秘之处、走近几代“守库人”,了解“陕西档案”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守库人”默默守护的故事。

    初代“守库人”——耐得住寂寞

    1965年4月,陕西省档案管理局起草了《陕西省档案馆建设档案后库的计划申请书》,开始建设陕西档案后库。同年7月,省档案清理小组决定将西北局、省委、省人委、省公安厅、省档案馆5个单位的后库集中在一起,并到岐山、凤翔、旬邑等地选址,最终选定岐山县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三面环山,庙域古木参天,加上庙宇全是木质结构,对档案的保管存放来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第一代“守库人”李志学说:“档案最怕火,木质结构的库房保管条件又很容易失火,这就要求后库管理人员慎之又慎。”

    周公庙当时条件极其简陋,无路、无电、无排水、无围墙、无电话,只有数间古殿、几排简陋平房和几个土窑洞。在20世纪60年代,要把这样的一个地方改建成一个保密单位、一个存放重要档案的基地,着实不易。

    1968年,陕西省发生抢劫档案事件780余起,西安市档案战备后库也被抢劫,许多档案无法追回。同年10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设立档案组,接管了陕西省档案馆。

    1969年2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档案馆接管岐山周公庙后库(时称“516所”)。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为保护档案实体完整安全,省委指示紧急转移档案。同年11月,省档案馆的大部分档案,由西安市新城省革命委员会大院搬运到周公庙后库中保管,陕西档案后库由此肇始。

    当时转移周公庙后库的档案为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西北大区档案、1968年接收的省级档案等,共有30余万卷(册),这么多珍贵档案要存放首先需要档案装具。李志学回忆说:“周公庙的库房和档案装具都是由大家齐心协力清理和制作出来的。”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木工组,档案人干起了木工活,制作了木质档案柜、档案架。珍贵的档案资料怕火,木质装具如果出事就是大事,为了每天能够去周公庙坚守后库,保管档案,大家就一起在庙外盖了简易房。为了看好珍贵档案资料,“守库人”常年不回家。为了安全和保密,即便是家属来探望也不让靠近,甚至连简易房也不能住,只能住在村里农户家。

    1970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恢复了档案局的建制,“守库人”的档案业务除档案保管外,还开展档案利用工作,调档同志每周两次往返于岐山、西安之间,花开花落,岁月忽忽。

    1981年3月,陕西省委指示省档案局接收凤县41所,作为新的陕西档案后库。凤县41所原是中央组织部、联络部、调查部在1965年为战备转移而于秦岭山区选址设立的档案资料保管库房。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转变,中央组织部转移调回全部档案资料,41所原址移交陕西省。省档案局经过实地调查、多方考虑,放弃原拟建的周至县马昭档案后库点,决定接收凤县41所。将周公庙的档案搬至更利于档案存放的凤县41所,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修葺库房、清点档案、打包装箱、联系搬运,据记载,1983年4月7日至20日,省档案局组织人力、车辆将原周公庙后库档案搬迁至凤县41所新后库。其间,投入人力160多人,组织车辆23辆,先后共运送114车次。档案整体搬迁工作进行顺利,未出现任何事故。至此,陕西档案后库进入凤县41所后库时期。老“守库人”将沉甸甸的档案交到了第二代“守库人”的手里,也将“坚守”的接力棒传了下去。

    二代“守库人”——守得住清贫

    在党员李晓春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大多是在后库办公室大门前的“守库人”合影,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2000年左右,场景没换,面孔却换了一批又一批。李晓春作为第二代“守库人”在后库守了近30年,一个人的小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像他这样参与凤县后库开荒至今还留在此处的已经不多了,但这一张张照片却见证了第二代“守库人”在改革开放外界诱惑不断的年代,如何甘守清贫、默默奉献的宝贵初心。

    在初至凤县后库时,除了档案上架、日常检查库房、收集档案等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作档案目录以便查找利用。李晓春说:“上架时发现竟然有20世纪50年代接收的档案,还用麻绳捆着没动过。”1983年底,库藏档案资料年报指出,那时后库的档案共有361个全宗263804卷,资料60276册。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档案共有83个全宗74337卷,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共有278个全宗189467卷。1986年8月,经省档案局馆批准,后库第二次对库藏档案进行全宗调整,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至此定型。

    过去,后库的档案以保管为主。改革开放后,后库的档案利用率突然增加,一份1987年手写的工作总结中记录着,那一年后库一共接待了346家单位、4326人次,调归卷38850余卷,这相比过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意味着除了在省档案局的政策方针下,后库工作人员还得根据特殊身份摸索新的制度,制度不仅要沿袭周公庙后库的严谨作风,同时还要参考新的局势,以及后库所处的交通不便的地理位置。

    等一切定了规矩后,为了便于开发利用和保护,1989年3月20日至5月30日,后库存民国档案(共78800卷)因“划分民国档案开放范围”分两批调运至位于西安的省档案馆;1993年7月,中央档案馆移交来西北大区零散文件31箱(后经陆续整理组卷共3463卷);1993年10月7日,向中央档案馆移交档案共计23342卷;1995年,后库保存的省级档案共有4个全宗(与省委、省政府全宗相互交叉)共25742卷调回省档案馆;1997年11月初,向位于西安的省档案馆移交后库存放的全部资料有816箱,共计58959册;1999年,后库存放剩余的革命历史档案32个全宗4962卷移交调运至位于西安的省档案馆;2001年,后库存省级档案18个全宗共27065卷调回省档案馆;2002年,后库存省级档案2个全宗共510卷调回省档案馆。2006年7月,后库用半年多的时间,对西北大区库共计882个捆包卷进行了解捆拆包、加工组卷工作,共分装案卷3782卷(袋)。这一来二去的移交、清点工作,又是何其烦琐!这一代“守库人”任劳任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用他们的话来说,虽远离大城市,却守着宝藏;年复一年虽看不见繁华,却能坚守初心。

    新一代“守库人”——看得起平凡

    据说,来到陕西省档案局馆的新人有一个传统,那便是要到后库“练”两年。后库管理处处长唐建军说,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开始都受不了,有的冬天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来到这天都黑了,看着四周黑乎乎的,蹲在地上就哭。为了让年轻人安心守在后库,领导特别关心他们,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不仅提供宿舍楼,还经常给他们讲故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看得起平凡。”

    大家一起上下班、一起进库房、一起学习进步、一起跑着赶回西安的大巴车。2016年,大家一起完成了大区库和省级库库存档案的清点工作,确定档案数量与以前清点数一致,无缺损卷情况,在这众多“一起”的过程中,大家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年轻的同志主动要求留下来,接过接力棒继续坚守。

    年轻人的到来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加速了科学电子办公。2020年,大家一起完成后库现存全部档案共236个全宗117751卷电子目录制作工作,为以后档案清点、查阅利用、档案数字化等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对西北大区档案全宗介绍进行摸底、整理、撰写,对原有的全宗介绍订正、添补,对缺失的全宗介绍调档查阅、拟写,并全部制成电子版。同年9月中旬,配合省档案馆信息化处调运后库存放的省级档案183全宗、245全宗共计1268卷,装入29个纸箱,交接顺利,安全运回省档案馆进行数字化加工。

    回看陕西省档案馆的“练两年”这个传统,到底“练”的是什么?练的就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与无声事业默默相伴、不骄不躁的心性,是心无旁骛、不受干扰,一门心思用在事业上的专注;是重奉献、轻索取,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是负责任、抵诱惑,不改变心系兰台情怀的笃定。

    结语

    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一项“坚守的事业”,所谓坚守,就是坚决守卫、绝不离开的意思。李晓春说,他理解的坚守不仅需要身在坚守,更需要心在坚守;不仅是奉命在坚守,更重在自觉自愿坚守和认真负责、生怕有一点点闪失的坚守。

    看来,这50余年的“守得住”是有原因的。正是存在这样一批有着高度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守库人”,才能够守得住瑰宝、守得住基地、守得住资源,而这些“守库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又恰恰来源于档案事业。它塑造了一个默默无闻干实事、政治坚定、无私奉献的群体,他们就是老一代和新一代的兰台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6月28日 总第369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