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柯棣华在中国

作者:刘守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6-22 星期二

    近期播出的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之《一个高尚的人——白求恩》中提到:在白求恩陵墓落成揭幕仪式上,一位印度友人,庄严地抬着医疗队敬献的花圈,来到白求恩墓前。他就是来自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大夫。柯棣华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在就职仪式上他曾表示:“我绝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我要像他那样,献身于你们和我们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反法西斯事业。”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印度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身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并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毛泽东曾说:“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1938年9月17日,一艘英国邮船在广州码头缓缓靠岸,从船上走下来的几位皮肤黝黑的印度人,受到了宋庆龄、何香凝、爱泼斯坦等迎候人士的热烈欢迎。他们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五位大夫——队长爱德,副队长卓克,队员柯棣尼斯、巴苏和木克。

    下了船,青年大夫柯棣尼斯非常激动,经过近20天的海上颠簸,终于踏上向往已久的中国大地,他只有一个想法:马上奔赴前线,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携手抗日。

加入援华医疗队

    1910年10月,柯棣尼斯出生于印度孟买。由于家里有8个孩子,母亲又失聪,所以家境并不富裕,但父亲仍坚持让儿子受最好的教育。柯棣尼斯自幼聪颖过人,1936年,他获得孟买格兰特医学院学士学位,留校当了助教,并准备赴英国皇家医学院进一步深造。

    1938年6月,柯棣尼斯看到印度人民为声援中国抗日而举行“援华日”活动的宣传后,他再也无法平静,向援华委员会提出参加援华医疗队的申请。医疗队成员需要精挑细选,有数百人报名。柯棣尼斯找到委员会主席,直陈自己的决心。主席先生善意提醒:去中国会妨碍赴英国深造计划,还有生命危险,希望他慎重考虑。柯棣尼斯却强烈表示,愿意为正义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尽微薄之力。最终,这位年仅28岁的小伙子,成为最后一个被录取的五人援华医疗队成员。

    在国统区

    印度各界对首批援华医疗队给予极大热情,募集了54箱药品及救护车和X光机,临行之前,还举行了盛大欢送仪式。按照约定,医疗队员赴中国服务期为一年,期满后回国,第二批前往接替。

    在远航途中,柯棣尼斯一直在看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书中描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火热的生活,深深吸引着他。到中国后,在中国红十字会安排下,于9月29日,医疗队辗转来到湖北汉口,被中国红十字会编为第15救护队。此时,医疗队的工作更多的是应酬各种宴会,偶尔给轻伤员包扎换药。因为前方伤员要送到后方,一路艰难,很多重伤员经不起颠簸,病死在路上,能够坚持到后方医院的,都是轻伤员。

    10月7日,周恩来接见了医疗队,医疗队提出去陕北延安的愿望。周恩来说:“目前,八路军、新四军非常需要你们的帮助,但是考虑到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我们认为你们还是先在国统区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延安。”

    周恩来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襟,让医疗队员们肃然起敬。从那时起,柯棣尼斯便抱定去延安的信念。不久,日军开始对武汉发起猛烈进攻,10月17日,医疗队向重庆转移。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董必武同意他们前往延安。

    新生活即将开始,几位印度大夫很想有一个中文名字。他们在每人的印度姓后面,加了一个“华”字:爱德华、卓克华、柯棣华、巴苏华和木克华。但就在此时,柯棣华突然接到等了4个月的第一封家信,父亲去世了。同伴们劝柯棣华赶紧回国,但他却没有走,临别时父亲的嘱托犹在耳畔:到中国后好好干,不要三心二意,中国是我们苦难的兄弟,希望你成功。

    1939年1月22日,医疗队终于踏上去延安的征途。

在延安

    一路高山深谷、悬崖绝壁,随时还会遭遇敌机轰炸,又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五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印度大夫,经受了生理和意志的双重考验。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2月12日,他们终于到达延安。

    陕北刚下过一场大雪,在凛冽的寒风中,2000多人的欢迎队伍翘首以盼。2月14日,有关方面又举行盛大欢迎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五位印度大夫没有想到,延安竟以如此炽烈的方式迎接他们。第二天,毛泽东请医疗队队员共进午餐。粗茶淡饭、领袖穿着带补丁的军装、井然有序的百姓生活、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都给柯棣华留下深刻印象。他越发感到共产党与国民党截然不同。

    医疗队被安排在八路军总医院工作。病房设在窑洞里,没有电,只能在正午阳光最明亮的时刻进行手术。医疗设备严重短缺,救治工作存在诸多困难。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医疗队员们的工作热情,每天的工作都是满满的。

    进入秋季,日军调整了侵华策略,开始疯狂进攻华北根据地。形势严峻,医疗队员们时刻准备奔赴战场。为上前线做准备,他们穿草鞋、背背包,全副武装练习爬山,与战士一样,一天三顿小米饭。

    10月29日,医疗队再次来到毛泽东的窑洞。当时卓克华和木克华因病已经回国,医疗队只剩下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他们请求,要直接为抗日军民服务,像白求恩大夫那样,在火线上救伤兵,而延安并不是最前线。

    毛泽东刚刚接到朱德电报:“欢迎印度大夫到晋东南根据地去。”11月2日晚,中共中央统战部为医疗队举行饯行会,毛泽东和许多中央领导前来送别。随后,8名警卫人员护送医疗队向太行山深处进发。由于道路被封锁,他们只能绕道南下西安,再转向北进入晋东南。凛冽寒风、黄河天堑、崎岖山路,还有一道道日军严密封锁线。12月21日,医疗队闯过一道道难关,终于抵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峪。

在晋东南、晋察冀

    当天上午,朱德总司令接见了医疗队员,希望他们尽快了解情况,投入战斗。此时,队长爱德华因病重,不得不回国治疗。柯棣华和巴苏华则请求立刻奔赴华北前线。他们被安排在129师陈赓为旅长的386旅。为了及时抢救伤员,柯棣华建议把临时手术台设在前沿阵地。战斗打响了,手术站里忙得不可开交,一位接一位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伤员,排着队等着手术,柯棣华连续工作了46个小时。为了他的安全,也为了让他休整一下,大家劝他撤下去。柯棣华急了,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嚷嚷起来:“为什么叫我下去?不行,假如我不能与你们同生共死,就不配在八路军里工作。”

 

    1940年3月,柯棣华和巴苏华又告别朱德总司令,奔赴新的战场——晋察冀根据地,接替已故白求恩大夫的工作。他们一边赶路、一边救治沿途遇到的伤员,一路上进行了数十次手术,诊治千余名伤病员。

    6月21日,在河北唐县,晋察冀军民为白求恩大夫举行隆重的陵墓落成典礼。那天,柯棣华特地穿了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军装,庄重地抬着医疗队敬献的花圈,上面用中文写着“献给白求恩大夫光荣之墓”。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晋察冀殉职时,柯棣华还在赶往晋东南根据地的路上,虽然两人不曾谋面,但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柯棣华对白求恩有着更深一层的敬重。

    这时,医疗队已经在中国超期服务,印度方面来电催促他们回国。柯棣华对巴苏华说:“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工作并没有违背他们当初派我们出来的宗旨。至于护照和将来的职业前途,我认为已经算不了什么了。”

    8月17日,两位印度大夫来到白求恩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唐县葛公村,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有人还写了一副对联:“华佗转世白大夫,葛公重现黑大夫。”20日,百团大战打响,八路军在晋察冀地区向日军发起攻击。柯棣华和巴苏华立即提出申请,组织医疗队到前线去救治伤员。军区批准他们分别参加三分区和四分区的救护工作。分手时,他们还提出了工作竞赛条件:及时对伤员实施治疗,不在火线上丢掉一个伤员,节省医疗用品。

    柯棣华坚持按照白求恩的做法,把手术台设在离前线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火线救治伤员。在13天的战斗中,柯棣华接收了800多名伤病员,做了500多例手术。由于伤员不分昼夜地运来,柯棣华3天3夜没有休息,癫痫病发作了几次。

    百团大战后,巴苏华奉命返回延安,柯棣华坚持留在晋察冀。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做手术、管理医院、教学,柯棣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他还带着学员走村串户,免费给百姓看病。柯棣华对病人体贴入微,行军时都要随着担架走,与伤员形影不离,像慈祥的妈妈,大家称他为“黑妈妈”。

    领导为了照顾柯棣华的身体,让他吃细粮,但他却要求和大家一样,吃集体伙食的粗粮,最困难时还要吃黑豆、树皮、树叶子,分给他的战利品,也都被他送到伤员伙房。他常说:“白求恩大夫是个外国人,我也是个外国人,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尽管很忙,柯棣华每天仍抽时间学习,翻看白求恩留下的外科书籍,解决救治中的难题。柯棣华精通英语和德语,到中国后,又勤奋学习汉语,中文水平提高很快。这为他在战场上抢救伤员赢得了许多时间。

    持续劳累,柯棣华的身体每况愈下。他的癫痫病是由绦虫病引起的。有一次改善伙食,难得有肉吃,但肉却没有煮熟,柯棣华吃完后,患上了当时无法医治的绦虫病。那时边区很艰苦,缺少镇静药,每次犯病,柯棣华就自己挺着,担心强忍时咬破舌头,他就让旁人把毛巾放在他嘴里。几分钟后癫痫病过去,他照样坚持工作。由于劳累过度,营养不良,病情发作频率越来越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建议柯棣华到香港或回印度治疗,但他却坚持留在中国。他说:“看到一个个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战士,就觉得自己这点病算不了什么。一分钟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岗位。”

    1942年7月,柯棣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给巴苏华的信中写道:“我在此间虽然过着一种从所未有的艰苦生活,但我觉得我充满了活力和愉快。我热爱中国,热爱正以无比威力摧毁法西斯暴行的英勇抗战的军民。”

    12月8日,柯棣华像往常一样,坚持带病上手术台。这台手术从上午10点做到晚上。回到家中,他又继续编写讲义。超负荷工作,让柯棣华的身体不堪重负,夜里癫痫病再次发作,他摔倒在地、昏迷不醒。领导和同志们相继赶来,对他进行急救。但很不幸,9日凌晨,柯棣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12月30日,延安各界召开隆重大会悼念柯棣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柯棣华大夫名列其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6月18日 总第369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