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袁隆平: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

作者:余 玮 文/供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6-11 星期五

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惊动了整个中国,也惊动了整个世界,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曾说:“我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稻。从大的方面讲,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不受外人的欺侮;从小的方面讲,为的是把水稻的产量提上去,让我们大家都吃饱饭。”

一篇科研论文问世的背后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他只写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随后,袁隆平被分配到地处偏僻的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教书。

 
20世纪30年代,母亲华静怀抱袁隆平与哥哥袁隆津的合影。

    然而,现实并非想象般浪漫。1960年,中国发生罕见的大饥荒。“1960年至1962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因为粮食减产,人们吃不饱。那真叫过苦日子,当时我们每人每天吃二两米。身上的皮肤一按就是一个窝,下去了半天不起来,水肿病,饿的。我经常看到饿殍。当时,我想人们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还谈什么中国现代化?那些悲惨的情形,一直刺痛我的心,使我产生了中国要搞现代化,不解决吃饭问题不行的想法。”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袁隆平感到不安。此刻,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水稻高产之路。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在稻田中,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长得非常粗壮的水稻秧苗,他并不知道这是一株野生杂交水稻。袁隆平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在苗上扎了个小布条做记号。那年秋天,他收获了一把穗大、粒多且颗颗饱满的金黄稻种。第二年,袁隆平满怀希望地把稻种种了下去,但没有一株长得像去年那么高。失望中,他想到纯品系水稻不会产生分化,由此推测这株水稻秧苗是天然杂交稻。可是,在1964年袁隆平第一次提出杂交水稻的概念时,竟引来了嘲笑和讥讽。

    最初,袁隆平是按照植物育种科学家米丘林及农学家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进行教学和科学试验。当时,全球普遍观点认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任何实验都毫无意义。后来,袁隆平对该学说产生了怀疑,转而沿着被批判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和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的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

    从此,袁隆平与他的助手们顶着烈日,手拿放大镜,走进了水稻王国的茫茫绿海,去寻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过了半个月,他们在千层稻浪中找到了一株类似以前发现的雄性水稻。兴奋之余,袁隆平赶忙将这株雄性水稻连泥带水挖出,捧回家种在盆里;又找来别的稻花,进行人工授粉。终于,在袁隆平等人的精心照顾下,培育出了第一代几百粒雄性不育种。次年,他又找到4棵雄性植株,于是亲自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并对每个环节及其变化作出详细的观察记录。

 
1965年,袁隆平撰写的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原稿首页(与发表件相比,标题有变化)。

    1965年,袁隆平经过系统分析整理,撰写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即《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的科研论文。论文中,他不仅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及利用配套方法来进行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还运用大量详细的科研数据,阐述了杂交优势大幅度增产的前景。论文写好后,他寄给了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并于1966年2月第17卷第4期上发表。“论文稿寄往北京之后的那几个月中,我没有得到回信,也没有退稿,以为没着落了。没想到后来发表了,还收到30多块钱的稿费。当然高兴,这是我第一次拿稿费”。从此,“杂交水稻”这4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为了加快试验,袁隆平决定到一年三熟的海南岛和云南等地育种。1970年,他们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1972年,第一个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不育保持系培育成功,继而又育成了雄性不育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公斤,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杂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名声大振。1979年,他正式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自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横空出世,一下子轰动了世界,西方国家更是称杂交稻为“东方稻魔”。

科学的春天里有了用武之地

 
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右)在田间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这次盛会上,邓小平摘掉了扣在知识分子头上的“紧箍咒”,袁隆平“与全国广大知识分子一样,听后心情感到特别舒畅和激动”。在那个特殊时期,袁隆平的研究曾被认为是异端邪说。精神上的折磨,袁隆平还可以忍受,唯独让他不能忍受的是悉心培育的试验秧苗被人连根拔掉,扔进臭水沟。对杂交水稻一片痴心的袁隆平说:“大不了当农民。只要不离开土地,我就可以把杂交水稻搞成功!”幸运的是,他后来得到国家的支持。

    2001年2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国政府将2000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袁隆平。面对记者时,他说:“获奖令我深感荣幸,可我更为国家设立这个大奖的英明举动高兴!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不要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袁隆平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时代。2004年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二次全体大会。袁隆平快步走上主席台的讲台处,开始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只有立足国内,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才能保证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增地减,但粮食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这主要是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三是切实保证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遏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四是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依靠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减轻粮农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笔者曾一次次在全国两会期间见证袁隆平的现场发言。在大会发言中,他建议大力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他永远不变的话题。

    201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9月17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授予袁隆平等人“共和国勋章”。就在这个消息发布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的情况。29日,袁隆平步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受了党和国家、人民授予的这一崇高荣誉。

“农民本色”依旧的“富翁”

    2000年12月11日,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天,按收盘价计算,持有250万股的袁隆平便拥有了上亿财产。虽然他身价过亿,但“农民本色”依旧,仍以农民自居。袁隆平的形象“几十年如一日”:一身衬衣或短袖、两腿烂泥巴。有人提醒袁隆平要注意形象,他却说:“我天天和农民在一起,穿得像个城里人,他们就会觉得生分,就不会和你交心了。我国农民有很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应该向他们学习。再说,穿得挺挺刮刮的,怎么下地?我的工作要求我像农民一样地生活。”

    虽然,袁隆平手握高额的科研经费,但生活却极其简朴。出差时,他坚持买飞机的经济舱或动车的一等座,而且折扣越多越高兴。2001年2月,袁隆平赴北京领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出发时,打算带上一身穿了多年的西装,身边人注意到他穿这身西装一坐下,红色运动裤就会露出来。于是,大家劝袁隆平买一套合身的西装,但他压根儿没这心思。身边人说:“这次可是国家最高奖呀!出席的是人民大会堂的隆重的颁奖会。”经过大家的软磨硬泡,最后袁隆平花800元买了一套打折的西装。此后,这套西装便成为他出席重要活动的礼服。

    为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袁隆平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从湖南长沙转移到海南岛,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农田里劳作、观察和研究。从播种到收获,他每天至少下田两次。即便后来年事已高,袁隆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下到试验田里观察、研究,不论日晒雨淋,从不间断。有时,他出差在外,也会时刻挂念着海南岛的实验情况。

    袁隆平曾谈起自己的心愿,说:“我这一辈子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培育成功并推广应用超级杂交稻,努力育出产量更高,能‘养活整个世界’的水稻;二是使杂交水稻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可喜的是,现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就是一位科学家的追求、胸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6月11日 总第369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