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明代王爷制琴的挽歌

——潞王斫“中和”琴的故事

作者:刘国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6-07 星期一

    明代诸王中喜欢古琴的大有人在,他们不仅演奏古琴,而且还编纂琴谱,制作琴器。在传世的明代诸王琴中尤以宁王、益王、衡王与潞王最为出名,琴界号为“四王琴”,而其中,存世数量最多的要数“潞王琴”。

卫辉潞王擅制琴

    小潞王朱常淓(1607-1646)在《明史》中共留下两句话。崇祯年间,农民起义侵扰陕西、山西、河北,常淓上书告急:“卫辉城卑土恶,请选护卫三千人助守,捐岁入万金资饷,不烦司农。”朱常淓生长于卫辉(卫辉府,今大致为河南省新乡市与鹤壁市),是受尽恩宠的第一代潞王朱翊镠之子。万历四十六年(1618),12岁的朱常淓袭封潞王,此时已为潞王的他,守土有责,选护卫三千助守卫辉,并捐岁入万金以资军饷,朝廷嘉奖了他。后来,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盗发王妃墓,朱常淓再次上书:“贼延蔓渐及江北,凤、泗陵寝可虞,宜早行剿灭。”请朝廷保护祖陵,早日剿灭义军。虽只寥寥数言,《明史》却对他给出了较高的评价:“时诸藩中能急国难者,惟周、潞二王云。”

    能急国难的朱常淓,父亲是明朝在位最长的万历帝(1563-1620)的弟弟,因此他是万历皇帝的堂侄,虽然只比崇祯帝(1611-1644)大4岁,但辈分却比崇祯帝高一辈。崇祯帝酷爱古琴,且水平很高。他曾随蜀人杨正经学琴,能演奏30余首琴曲,最爱演奏的琴曲是《汉宫秋》。不仅如此,他创作有《崆峒行》《据桐吟》等不少琴曲,还创作有不少琴歌的歌词。而潞王朱常淓酷爱音律,尤擅弹琴,不仅于崇祯七年(1634)纂集刊印有7册,收曲50首(包含潞王自己创作的《中和吟》等曲)的《古音正宗》琴谱,而且还命人斫制有大量古琴,并创制出“中和”琴式传世。潞王曾在《古音正宗》琴谱中引嵇康《琴赋》所言:“知音者希,能尽雅琴,唯至人。”世上知音甚少,能真正理解古琴精神的至人更少,而崇祯帝可能就是自己所寻觅的知音,潞王曾经将自己斫制之琴进献给崇祯帝,而皇帝也曾将明宫藏琴赏赐给他……

明代 “中和”琴正面、侧面、背面 董建国 摄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

    据清人张道《临安旬制纪·卷三〈潞王佚事〉》记载:“潞王好鼓琴,其所制前委两角,材特精良。崇祯年,明帝尝出宫中古琴赐之,后流落人间,并称潞琴。”那么,崇祯帝赏赐给潞王的是什么琴?这就引出明末的一段旧事来。

    1644年甲申之变,北京陷落,崇祯帝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过,大明王朝在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被视为继承大统的最有力人选。礼部侍郎钱谦益曾对兵部侍郎吕大器说:“潞王,穆宗之孙,昭穆不远,贤明可立。”且“江南北诸绅”“群起拥潞王”。但是,拥戴潞王的多是东林人士,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害怕小福王算起他们反对立老福王为太子的旧账,但是东林文臣没有倚仗的军队,因而拥立之事未能成功,福王即位。

    但福王的弘光朝廷不到一年便在清军的打击下覆亡,弘光元年(1645)六月初七日,文武百官朝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邹太后随即发布懿旨:“尔(朱常淓)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明宣宗朱瞻基亲统大军赴山东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襄、郑监国(襄王朱瞻墡、郑王朱瞻峻奉命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但此时兵临城下,“潞王坚辞,太后泣谕再三,乃受命”。但是,他初八日登监国位,初九日便派遣陈洪范北上“议割让江南四郡以讲和”。当方国安将军率领1万多名明军与清军在杭州城外激战正酣时,潞王竟命人“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5天后的十四日,潞王降,清军占领杭州。

    潞王等人被清军挟往北京,临行前“潞王出庄烈皇帝所赐琴付北使,去其衣,琴灿然有若雷锦。潞王泣指曰,是雷琴,故宫人以雷文刺衣”。此前监国也好,投降也罢,潞王不一定由其本心,而此时他真情流露,将崇祯帝送他的古琴,从琴囊中拿出来再看最后一眼,然后交给北使。此时,他百感交集,知音已逝,宝琴灿然犹存。他垂泪动情地说道:“这张是唐代的雷琴,所以故宫宫人将雷纹刺于琴囊之上。”想当年自己进奉给崇祯帝的古琴曾被作为“乾清供奉”,并“曾赐诸王”,而今国破家亡,王孙散去,沦落江湖,令人唏嘘。

    顺治二年(1645)十一月,在北京的潞王上疏清廷“恭谢天恩”,疏中言道:“念原藩卫郡(卫辉府)蹇遭逆闯之祸,避难杭城,深虑投庇无所。幸际王师南下救民水火,即率众投诚,远迎入境。”即便如此卑微祈求,次年(1646),他还是与9位明代藩王因“不知感恩图报,反妄推立,鲁(笔者注‘潞’)王等私藏印信,将谋不轨”而被戮于市……

新乡馆中名器存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中收藏有一张潞王的“中和”琴,300多年后此琴再次回到潞王的故乡也算是一种缘分。

    此琴面板为桐木斫成,底板为梓木斫成。琴胚上施八宝灰胎,胎上髹黑漆,漆面发蛇腹、流水断纹。花梨木岳山、焦尾,承露、龙龈亦为花梨木,蚌徽红木轸,玉制雁足。由此可见,潞王制琴用料之精。

    琴背龙池为圆形、凤沼为正方形。龙池上方刻“中和”琴铭,龙池内琴腹上刻楷书:“大明崇祯甲戌岁潞国制六十四号。”崇祯甲戌为崇祯七年(1634),而序号是此琴在潞王所制一批“中和”琴中的位置。龙池下刻:“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琴铭,款署敬一主人,下有填金“潞国世传”大印。此琴铭、署款、大印可以说是“中和”琴的标配。署款、大印都较好理解。琴铭说的是夜晚明月高悬,月影映于长江之上,微微的清风吹动了树叶,树叶上一滴清莹的露珠滴下。后两句诗说的是弹琴时正是在无声之处,才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此琴是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于1956年从北京张先生处收购入藏的,至今已保藏馆中60余年。

    小潞王朱常淓在《古音正宗》中这样描述自己创制的中和式琴:“是制也,额起八棱,以按八节;腰起四棱,以按四时;龙池上圆,凤沼下方,以按天圆地方;琴尾作环云,托尾作双星,以按景星庆云,乃成天象。名曰中和。”据此可知,潞王琴最显著的特点有四:一是“额起八棱,以按八节”,就是琴额左右两端有切面,若无切面便与传统的仲尼式样相似。这两个切面有八个边,象征古人常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重要的节气。二是“腰起四棱,以按四时”,琴腰凹入方折,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以方折而不是圆润来凸显庄重感也是“中和”琴的特色之一。三是“龙池上圆,凤沼下方,以按天圆地方”,琴背龙池、凤沼上圆下方,以象天地。四是“琴尾作环云,托尾作双星,以按景星庆云,乃成天象。”焦尾正面刻环形庆云纹饰,以像五彩祥云,背面刻双星纹饰,双星为景星、瑞星之意。景星庆云是为祥瑞的象征。朱常淓赋予了“中和”琴更多的内涵。

    历史上关于潞王琴的记载较多,清代学者王士禛(1634-1711)在《池北偶录》说:“故明潞藩敬一主人,风尚高雅,尝造琴三千张。予犹见长安市上售其一,有隶书‘中和’二字。”“造琴三千”应为虚数,极言其做琴之多,但不确切。

    清代陆廷灿在《南村随笔》中也曾说:“故明潞藩敬一主人风尚高雅,尝择良材,选名手,造琴三千张。又仿宣和博古图式,造铜器数千枚瘗地中欲使后世流传其名。此与沉碑汉水者同一意也。今其琴往往遇之,而铜器尚未之见。”据此条文献可知,潞王做琴的目的可能是“欲使后世流传其名”。作为一个衣食无忧又处处受限制的王爷,朱常淓有通过器物流传其名的想法也不难理解。

明代 唐寅绘《事茗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的《续高屏县志·卷十四〈潞王琴记〉》中也有一条潞王琴的记载与此“中和”琴类似,“琴长三尺六寸五分,漆黝黑有光,杂金珠斑,其徽黄金也。轸以菜玉为之,抚其弦声,清越以长。背隶刻‘中和’二字,字径寸半许。下刻诗云: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署曰:敬一主人。皆真书(注:楷书)。印篆曰:潞国世传,印径三寸,弱篆仿李斯。凤沼方,龙池圆而大,内周遭刻‘大明崇祯己卯(1639)岁潞国制八十六号’十四字,亦真书。侧窥乃可见额作方折形,类八字尾,与新制亦稍异”。

    清末民初琴家九嶷派创始人杨宗稷先生在《琴学丛书》对潞王琴分析的最为透彻:“明宁、衡、益、潞四王皆能琴,潞琴最多,益次之,宁、衡最少。”“潞王因得天启癸亥(1623)西湖茂生甫李枝所斫之琴,为新安芝梁甫程畹所藏,音韵无有过于此者。遂命良工斫琴四百余张,其音皆不如此琴之美,因命名无极、太极、二仪、四象、八卦。无极琴背面并无图书,字迹乃八宝鹿角灰漆所成,自太极至八卦皆有潞王之宝图书一方,琴额不缺二角,下余四百张皆缺二角,腹中皆有次第之号,琴背有‘中和’二字,敬一主人跋一段,‘潞国世传’图书一方,总共四百十六张。大明弘光仲春斫,按予所藏‘天风海涛’,池中款与潞王所得者不差一字,音在潞琴上。向以为与潞琴所制,同出一手。予所题识见予《琴话》前集,今据此说,实为潞琴之祖。因于池下刻二寸许方印,文曰‘潞祖’,为之美称。以自幸鉴别之精。惟予所见潞琴,皆刻崇祯纪年,此以为弘光仲春,又不知何所据也。”据杨先生的记载可知,潞王得到做琴良材之后,曾命良工制琴400多张,并将其命名为无极、太极、二仪、四象、八卦。无极琴背面并无印章、题铭,自太极至八卦皆刻有潞王之宝图书一方,但琴额不缺二角,其余400张皆缺二角,腹中皆有次第之号,琴背有‘中和’二字,敬一主人跋一段,‘潞国世传’图书一方,总共460张。不知杨先生是否看到了更为直接的史料证据,从而知道“中和”琴的具体件数。

    那么,小潞王朱常淓的琴为何叫作“中和”呢?一方面,潞王朱常淓字中和,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古琴;另一方面,他也是将《礼记·中庸》中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道理放入自己创作的古琴之中。现存朱常淓篆刻中,有一方印为“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这里也有“中、和”二字,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下一句是“惟乐不可以为伪”。

    《古音正宗》中收有44种不同形制的琴式,“中和”琴应是在这些琴式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成。琴材、八宝灰胎、用漆、工匠均为上等,近人周庆云在《琴史续》中曾说,潞王琴在“民间不可得”,后来西湖琴师文君彦仿制潞王琴,但其效果亦“远不及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6月4日 总第368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