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张謇与南通博物苑

作者:徐 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5-24 星期一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1905年,张謇两次上书清政府,主张首先在京师建博览馆,进而推广到各省市,“辅助学校教育,增进地方人民的知识”。张謇认为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而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的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后盾。

濠南苑囿

1914年绘制的《南通县博物苑图》 南通博物苑藏

    当时,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根本无暇采纳张謇的建议。于是,张謇决定亲自实践,打算在通州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通师”)西侧创办一座公共植物园。但自从提出创办博物馆的主张后,他便改变了原计划,决定在这片荒地上建设南通博物苑(以下简称“博物苑”),并自任总理。1905年,博物苑正式动工兴建,并向社会广泛征集各类文物标本、金石碑帖。

    中馆是博物苑内最早的建筑,始称测候所,为三间中式平房,用于安置测候仪器,并将每日所测的天气预报发布在当地报纸上。1914年,位于博物苑南部的南通农校建成,其中也建了一座测候所,于是,博物苑内测候所的仪器便全部搬到了农校中。博物苑的测候所搬出后,张謇遂将其改名为中馆,用于陈列金石拓片。

    1906年,博物苑又营建了南馆,南馆始称博物楼,是一座西式二层楼房,平面呈凸字形,是苑内的主要陈列处。当时,楼下用于陈列动物、植物、矿物标本,楼上则用于陈列历史文物。楼上北侧建有一处月台,上面悬挂着张謇在建苑之初作的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本之名。”

    1911年,以中馆为中心,在南馆和中馆的中轴线上开建北馆。建成后的北馆上下各五开间,楼上用于陈列书画作品,其开间的长度正好与展览中的一幅清代南通画家钱恕的《江山雪景图》10米长卷相等,楼下陈列的是黄海边出土的长达10多米的鲸骨架及各种化石标本。

南通博物苑国秀坛

    博物苑创办初期附属于通州师范学校,其日常管理工作由苑主任孙钺具体负责。孙钺原是通师的学生,也是博物苑的创始人之一,在任20余年,为博物苑的规划建设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张謇为了将博物苑经营好,还特请了通师的日籍教师木村忠治郎为博物苑的建设顾问、请扬州石工为国秀坛垒太湖石,并将征集到的各种竹、兰、牡丹等植于苑内。后来,又陆续建起了苑事接待室、藤东水榭、国秀亭、谦亭(味雪斋)、花竹平安馆、壶外亭,另筑起兽室、鸟室、鹤柴、鹳室、水禽罧等用来饲养鸟兽。除此之外,张謇还在苑中精心设置了假山、荷池、风车、水塔、喷泉等,并辟有花坛、药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苑的国秀坛,据博物苑第一任苑主任孙钺的后人孙渠回忆,“张謇取回珠媚园旧物美人石和其他大块的宣石(张謇曾作美人石记,说明本是明顾大司马的珠媚园物,后来为人拆运常熟送给翁同龢,中途弃置于江边,张謇取回送苑),堆成假山;旁栽各种竹子,约有20多种,如淡竹、紫竹、湘妃竹、慈孝竹。其中,尤以黄金间碧玉竹为罕见,竹竿一节黄、一节绿相间。另外,还设了一个‘例外竹坛’,栽植天竹、文竹……凡一切名竹而实非竹的,统名为‘例外竹’”。不但如此,张謇还为博物苑的亭榭楼阁等处题了匾额、楹联,极大地丰富了苑景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博物苑各处名称及形态、功能的设定付出了很多心血。

    张謇为创办博物苑的确倾注了不少心血,这从他的日记、手札中也能得到证实,其中多次记载了他视察和指导博物苑建设工程的情况,他办事的精细、周到和具体程度让人赞叹不已。比如1905年2月10日,他在给宋跃门(时任通州师范庶务)的信中要求务必趁着天气晴好,将植物种子种完。3月27日,他又给宋跃门写信,要求博物苑工程速办,“博物苑南面不平整处能复量该墙使其平整最好,如果太费事,那就再东头另图转弯处修改”。在另一封手札中则说:“移大柏树千万勿伤根……”可谓事无巨细。

启发后来

1920年,张謇(左四)与梅兰芳(右三)等在南通博物南馆前的合影。

    张謇深知文物是博物馆的基础。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率先捐出了自己的所藏,并于1907年刊印了《通州博物馆敬征通属先辈诗文集书画及所藏金石古器启》,邮递各处,向社会广泛征集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都包罗在内的文物及藏品,这可以看成是中国最早的文物征集启事。

    其实,张謇也深知对依靠私人财力而建的博物苑来讲,向社会征集更多的藏品会显得有心无力。于是,他便把博物苑的藏品征集调整定位为“立足本地,兼及中外”,并在博物苑中馆匾额上题写道:“中国金石至博,私人财力式微,搜采准的务其大者。不能及全国也,以江苏为断;不能得原物也,以拓本为断。”

    在今天看来,张謇的文物征集理念依然是科学和实用的。他注重对地方文物的收集,是为了“留存往迹,启发后来”。张謇凭借着他的社会地位、关系以及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为博物苑广征博采,充实了苑内的藏品。不少国内外收藏家如端方、叶恭绰等也都向博物苑捐赠了文物。同时,张謇还到处寻找机会、不惜代价为博物苑购置藏品,比如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他就利用自己作为大会审查长的机会,在大会闭幕后征集和收购了大量的展品……

    在1912年《南通师范校友会杂志》第二期上,有一篇高等二年级学生李守铭写的游记,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博物苑当年的基本情况:“通州师范学校的西面,有博物苑。以前是丛瘗荒秽的地方。1905年开始建设……入门则见草木葱郁,假山隐隐修竹中。有二楼南北相向,所谓博物馆、测候室是也。博物楼前有伟像二,东西侍立,老子、庄子之像也。测候室东北有圆池一,储水以灌溉花木者也。动物有熊、猴、树猫、狐、雕、鸵鸟、仙鹤、火鸡等,植物有桃、李、松、柏及四时之花果等,机械有风车、水亭等……”

    作为一座集人文历史、自然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从1909年开始,博物苑内的测候所就将每天所测天气结果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服务民众,开中国天气预报之先河。而对于当地的风俗奇闻,南通博物苑也及时予以科学的解释,树立了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比如1924年,南通在环城的濠河上筑了一座西被闸,将长江水引进濠河,而当地的人在濠河中发现了一种“怪虫”,担心它有毒,博物苑就派人取回标本进行研究,确定了“怪虫”的名称和习性,并说明了它“平时蛰伏河底且无毒,水暖偶上浮,因江潮而被带入河中”,所以大量出现。报纸上刊登出研究结果后,平息了社会上的惊恐和猜测。另一个例子,南通一带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放烧火”的风俗,当天晚上,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田头上堆起杂草,点火焚烧,风吹火急,火很快就会连在一起烧成一片,农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会手舞足蹈的高声唱山歌,博物苑便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向大家说明这是上古刀耕火种的遗俗,烟熏火烧有消灭越冬害虫的好处,对民众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教育作用。

    还有一个故事:在20世纪初,曾有一位镇江金山寺的僧人买了一枚鸸鹋蛋,谎称是龙蛋,借此招徕游客,大发门票财。结果有一天,一个南通人恰巧游览金山寺,看到后一语道破天机:“这哪里是什么龙蛋,不就是鸸鹋蛋吗?”别人问他:“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南通人说:“在我们南通博物苑就饲养有鸸鹋,并且还有鸸鹋蛋出售啊。这个蛋可以吃,博物苑出售时,一块银圆可买两只。买到的人在蛋壳顶端开一小孔,吸去其蛋黄和蛋白后,壳可久留玩赏。”众人恍然大悟。

风物骈骈

    至1913年底,经过张謇的苦心经营,占地40亩的博物苑已具有了一定规模,成为一座园林式的综合性博物馆。当时,苑中树木葱郁,花草芬芳,工作人员还在各树木花草上都标注了科属、产地和中外学名;中馆、南馆、北馆三座主要建筑掩映在花木丛中,假山、荷池、茅亭、风车、水榭点缀其间,景色怡人;集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于一体,成为一个多样性博物馆的范例。

    博物苑在创立之初,虽本为师范学校而设,但一经开放,这一新鲜事物就引来了很多观众游览。由于当时并没有具体的“游览须知”来规范游客的行为,于是,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一次,某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博物苑参观时攀折了牡丹花,管理人员上前阻止,双方发生了争执。张謇得知此事后,亲笔写了一个通告,用牌子竖立在花坛旁,责备参观者的不服从管理。由于其措辞有些激愤,遂引起了师范学校一些师生的不满,迁怒于苑方,因此,招致了更大的冲突。张謇愈加气愤,便写了一块“暂停开放”的牌子。暂停开放只是临时措施。其实,张謇很清楚要想使博物苑的开放正常化,必须建立相关制度来规范管理。

    为此,博物苑负责人起草了一份《南通博物苑观览简章》(以下简称《观览简章》),经张謇修改后,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观览简章》规定,博物苑制作了“观览证”来作为参观凭证(现在人们称其为“中国博物馆的门券之祖”)。证牌分为公证牌和特证牌两种,均为铁皮制作,公证牌施白漆,特证牌施黄漆,正面都写有“博物苑观览证”六字。证牌用于分发给学校及各有关团体,“公证牌视各单位而数量有多有少,各另附特证牌一枚”。来苑参观,除正常的理科教员率学生上实习课外,一般人都必须先领取公证牌,并由一持特证牌者带领,才能入苑。参观完毕后,这些证牌将归还原处。简章中还规定了一些处罚办法,对不文明的行为予以限制。

    通过公布《观览简章》和制作观览证等措施,博物苑实现了免费不免票的管理模式,对外开放进入了良性循环。1914年,工作人员根据苑内藏品,在鉴定、分类的基础上编印了《南通博物苑品目》(上、下册),其中包括全部藏品和动植物的目录,共收录了“天然(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所列藏品2973号,每号一至若干件,其中天产(自然)品物1870号,占62.8%”。这种对博物馆藏品分类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这真正实现了张謇“让人们在博物馆中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愿望。

张謇所撰南馆对联 南通博物苑藏

    其实,张謇在经营建设博物馆时是有规划的,我们可以从现存最早(约1909年)的一份博物苑平面图中看出,上面还保留着对建苑最初的规划痕迹,而1914年绘制的《南通县博物苑图》上已能清楚地看到规划的细节,比如植物的名称都用图例显示了出来。

《南通博物苑品目》南通博物苑藏

    早期的博物苑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教学,供学生集体参观,同时也接待知识分子和中上层人士。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张謇的事业和自治使南通成为模范县,博物苑也成为其中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典型,接待了不少著名学者和外宾。1920年对于博物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有很多名人前来参观,其中包括:张謇陪同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参观博物苑;由张謇、黄炎培等人发起的江苏省自治组织“苏社”在南通成立,与会社员和来宾120余人游览了博物苑,并在中馆前合影,来宾中包括《密勒氏评论报》主笔鲍威尔和美商会会员6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来苑参观;中国科学社在南通召开第七次年会,马相伯、梁启超、丁文江、竺可桢、杨杏佛、陶行知等学者名流云集南通,并在藤东水榭开过一次会。

南通博物苑观览证 南通博物苑藏

    1922年3月29日,《通海新报》的一则报道说:“南通博物苑收藏极富,设备周全,久为来通之中外士女所称许。兹因瞬届地方运动大会之期,暨张啬老七秩寿辰,为游息来宾俾资观感起见,特将历史、野牲、美术、花卉各部大加扩充,凡新罗集物品,悉数陈列。并新筑水心亭一座,布置尤精。”至此,张謇经营的南通博物苑达到了鼎盛时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5月21日 总第368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