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喜看稻菽千重浪

——“老来青”晚粳稻良种培育者陈永康

作者:王丽娜 黄 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4-25 星期日

    在20世纪50年代的江南大地上,人们传唱着一首民谣,“看戏要看梅兰芳,种田要学陈永康”。在江苏省档案馆藏档案资料中,记载着这样一位特殊的农民,他就是民谣中传唱的陈永康。陈永康不仅是地道的农民,还是百姓盛赞的种田状元。1952年3月,陈永康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爱国丰产模范”称号;195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1965年,陈永康(右二)在田头。

翻身做主人 高产经验被推广

1953年,陈永康在研究“老来青”晚粳稻良种培育。

    1907年,陈永康出生在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因家境贫寒,他到入学年龄,仅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回家,13岁开始种田。父亲病逝后,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年轻时,陈永康就悉心钻研水稻栽培技术。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陈永康在去亲戚家的路上发现有块稻田严重倒伏(即直立生长的作物在生育期中发生倾斜歪倒的现象),但其中一株茎秆粗、穗头大的水稻依然挺立,他欣喜地摘了下来,一数竟有150粒稻谷。陈永康利用这株稻穗传种(即“穗传法”),经多年品种优化,终于培育出穗大、高产的晚粳稻优良品种。由于该稻成熟时,稻秆仍挺拔青绿,陈永康便命名它为“老来青”。还没等到开镰收割,住在松江城里的地主周铁桥听到消息后,就下乡来看田议租,硬是提高租米的定额。其他土豪劣绅也来登门寻事,又另外敲诈了陈永康十几担大米。就这样,丰产变成了灾难。当时,农民的田地产量越高往往受到的剥削就越重,陈永康甚至和广大贫苦百姓一样不想水稻高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和政府下决心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鼓励广大农民积极种田,种好田、出高产,除了政策扶持,还有科技扶持,像陈永康这样的农民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国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陈永康也有了自己的田地。1951年秋,陈永康种的水稻达到亩产1433斤。因此,在当地开展群众性评选水稻良种活动时,大家都推荐了“老来青”。这一年,他也被县里评为选种模范。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亩地产粮超千斤是不得了的事情。1951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在头版报道了陈永康晚粳稻亩产千斤的消息。随后,从省里至县里都派专家帮助陈永康,并总结出“落谷稀、育壮秧、小株密植”的水稻种植经验。1952年1月6日,《解放日报》又刊发了关于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文章。

总结创新 稳定水稻产量

    陈永康的父亲陈富根曾教诲陈永康说:“种田人要以农业为本,不但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也要用智慧。”陈永康一直谨记父亲的话,他和专家们一起研究,和农民们一起摸索,把水稻种植过程进行科学化控制。在陈永康与专家们讨论交流“吊稻穗”经验时,他面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专家吴闿说:“陈永康真不简单,这哪里是农民的经验,这是地地道道的科学呀!老陈是一个有科学头脑的不寻常的农民呀!”

    1952年1月中旬,陈永康前往江苏无锡参加苏南地区劳模会,并听取报告。回来后,他组建了“陈永康互助组”,带领组员认真制订增产计划,发展养猪、改良土壤、提高耕作技术。陈永康深入钻研,不断地向专家学习,向群众请教水稻相关知识。他从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和植物保护等方面学习,经过不断地研究,将一些零散的经验,总结成“三黑三黄”高产栽培经验。1958年,在全国水稻丰产科学交流会上,陈永康的“三黑三黄”高产栽培理论让专家们折服。随后,他发表了《晚粳稻看苗诊断和栽培措施的研究》学术论文。

    陈永康不仅是种田的好把式,也是水稻的“郎中”。根据叶色、长势和长相的变化,他就能断定稻苗长得好与不好,后面会不会高产。

    1978年,江苏农科院种的一块“南优二号”高产试验田,由于栽秧前倒了四次绿萍,前期稻苗发过了头,每亩苗数发到40多万。很多人认为这块田后期会倒伏,将来水稻空秕粒高,不可能高产了。陈永康“诊断”后,说:“按常规来说,这块稻苗是发过了头,但只要加强管理,分蘖末期搁田稍重一些,中后期水浆管理干干湿湿,还是可以争取高产的。”最终,在陈永康的精心管理下,这块田亩产达到了1200多斤。

活到老、学到老 突破自我成专家

  1965年10月5日,《新华日报》刊载有关《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

人委关于在农业科学技术战线开展“学习陈永康”活动的通知》。

    一手老茧,两脚泥浆的陈永康,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的专家。他说:“旧社会把我当成草,共产党把我当作宝,我一定要在向科学化进军的道路上,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成绩,绝不辜负党和家乡人民对我的期望。”由于陈永康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不耻下问,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后来的水稻研究中,他越发游刃有余,不仅发表了大量有关水稻栽培的技术论文,还撰写了《陈永康水稻栽培经验》一书。

    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农垦五十八”水稻在太湖流域崭露头角后,他经过试种比较,认定“农垦五十八”比“老来青”要好,就决心改种。1965年,江西省定南县科委写信给陈永康,希望他能寄点“老来青”稻穗。随后,陈永康不仅寄了“老来青”稻穗,还寄去了“农垦五十八”稻穗。他在信中写道:“‘农垦五十八’能够比‘老来青’更高产,我们这里普遍推广了,如有需要,可给你们一些试种……”经过陈永康的反复研究、总结“农垦五十八”的优势,提炼出了一套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1965年10月4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委关于在农业科学技术战线开展“学习陈永康”活动的通知》,号召大家向陈永康学习:“第一、学习他全心全意‘为革命搞科学技术’的革命精神。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工作,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使自己在水稻栽培的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在劳动人民知识化的道路上,不断有所前进。第二、学习他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能够严格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坚持一切通过试验,通过生产实践,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总结生产经验;他能够从实际出发,讲究工作实效;他能够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第三、学习他坚持体力劳动和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一直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坚持参加体力劳动;他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生活、工作在群众之中,同群众保持经常的联系;他把自己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

    陈永康不断地挑战自己,70多岁时,他还坚持在田间研究高产技术,并坚信“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事情”,什么都要去尝试一番。他不仅自学木工,制作了农具犁耙、梿头、板子等,还自学锻造,学打斧头等。正是因为勤奋好学,不断钻研,敢于突破自我,陈永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稻学家。

    文中所示档案为江苏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4月23日 总第366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