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建立家庭档案 展示美好生活

作者:孙嘉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3-31 星期三

    前一段时间,我在家中重新整理了家庭档案。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书信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生活巨变,喜看当今的幸福小康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

    所谓家庭档案,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及有关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由家庭保管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材料越来越多,包括许多电子文件。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珍贵。

    我长期在档案部门工作,建立家庭档案让我受益匪浅。现借此机会,介绍它的简单做法,希望能有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

    建立家庭档案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具体来说,就是先准备一些档案袋(盒),或大信封、纸袋子,然后把家中散存的文件材料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分类、装袋。分类可先制定一个方案,大体类别为:家谱、家书、照片、日记等10多个类别。按此方案分类后,内容少的装一袋(盒),内容多的装两袋或数袋;最后再在每卷(盒)上贴上标签(外买或自制都可),注明类别、内容,编上序号,将其集中存放在书柜或档案柜中,这样家庭档案就建立完成了。内容少的一两天就能完成,内容多的,加上需要整理科学、美观一些的,需要的时间就多一些。

    随后,遇到查什么材料,先找到其类别,再在有关卷盒中找具体材料。比如,去医院就医找医保卡等,可先找到保健类,接着就可从有关卷(盒)中取出所需材料,用完后再对号入座放回原处,非常方便。再往后,可继续积累,新形成的材料随时补充到有关类别、卷(盒)中。此外,有的家庭还为子女建立了成长档案等。

    建立家庭档案,看看家谱、翻翻照片,回顾人生历程,展示当今的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精神享受、生活乐趣,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我家有一排大书柜,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家谱、证件、学习等14类上百个档案盒,存着一张张老票据、老照片,一封封家书,以及若干张工资条等。这些工资条显示,1958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每月的工资是26元。改革开放后我的工资收入迅速增长,到1998年退休时,我的工资已超过1300元。近年来,我的收入越来越高,到2018年每月能达1万多元。那时,每次发工资,我都会保存一张工资条,几十年来,已经满满当当地贴了3页纸。提高的不仅是数字,更是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在“家电家产材料”档案盒中,有一份材料内容是:“1987年,花400元买了第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家人高兴得睡不着觉;后来,换了几次彩电,购置了录像机、冰箱、微波炉等家电……最初住房仅有14平方米,后来搬了4次家。1998年,最后一次换房,我们一家人住进了144平方米的大房子……”

    物质生活富足了,渴望丰富精神生活的心愿也在悄然生长。我的“社会活动”档案盒里有刚进入党校学习、在外做分享会的资料,还有一本两年前编辑出版的书籍《家庭档案与美好生活》。

    我家中这数百盒、上万件家庭档案见证着我家里的生活变化,也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强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3月25日 总第365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