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民国第一神童”和他的伯乐

作者:郗贤召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3-22 星期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除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外,还需要有伯乐发现。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的江希张在成为“神童”的道路上,也有伯乐相助。清末时期的山东地方官员、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政要都是他的伯乐。

五岁童子 声名鹊起

    1907年,江希张生于山东济南历城江家村。江希张的父亲江钟秀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后能够效法宋朝大儒张载(世称横渠先生),故取名“希张”,又取字“慕渠”。在江希张两岁时,父亲江钟秀便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教其识字,灌输一些传统文化。遂江希张在“三岁能识八百多汉字,背诵一百多首唐诗,到了四岁之时,已能熟练的吟诗作对,所作诗文意境赶上一般成年人”。

    江希张的第一位伯乐是山东提学使陈荣昌。陈荣昌不仅为官勤勉,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在贵州学政任上时,他所至轻车简从,试卷必亲自批阅,拔取真才。“每接见学子,谆谆以敦品励学勉励,黔士畏而爱之”。在京为官期间,陈荣昌“以伯乐之慧眼,举才荐贤”,近代大学者、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等人,都曾受到他的鼎力推荐。陈荣昌识才、爱才,可见一斑。

1945年7月27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准予江希张的《四书新编》

(即重新编写的《新注四书白话解说》)注册给照的批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910年,陈荣昌来到江家村登门拜访。他问江希张将来的志愿,江希张用宋朝大儒张载的语录答曰:“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虽然常见,答来却很得体。陈荣昌不胜赞赏,将江希张抱到膝上,给他玩具,并赠诗二首,以示奖励。其一云:李泌曾吟奕,杨乌亦语玄。昔人多妙姿,今汝更髫年!世德诗书贵,家声父祖贤。后生真可畏,努力绍薪传。其二云:童子能知学,江庄亦异哉。欲邀持节使,先上读书台。冷书风惊竹,荒郊雪压梅。会从风雪里,为尔骑驴来。正是因为陈荣昌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才会成为江希张的伯乐,并且向山东巡抚孙宝琦举荐,希望江希张能够得到朝廷的培养。

    江希张的第二位伯乐便是山东巡抚孙宝琦。孙宝琦听说江希张之事后,便在珍珠泉畔的抚衙当堂测试。他出上联:“五大为天地君亲师。”此联难度较大,不好应对,岂料江希张立即对出下联:“一生守仁义礼智信。”惊得孙宝琦连呼其为“神童”!于是,孙宝琦上奏朝廷,举荐江希张为宣统帝的伴读。没过多久,朝廷同意江钟秀携子进京复试。在条件非常苛刻的复试中,江希张仍旧是轻松过关,学部大臣劳乃宣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摄政王载沣。可此时正是辛亥革命前夕,面对革命浪潮,载沣正忙得焦头烂额,压根就顾不上这件事。在京期间,江钟秀的好友兵部主事谭奎昌特意把他们接到家中居住。谭奎昌通过观察,认为江希张“言谈威仪举类成人,不敢以童稚目之。间于晤对,尝慨然以昌明孔道为己任”。一个多月后,江钟秀不见有人来接儿子江希张入宫,便主动回了老家。

    经此一事,江希张的“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当时的报纸如《少年》《浅说画报》《协和报》等争相报道。后来,孙宝琦还特意为以江希张名义出版的《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作序。时隔多年,他仍然念念不忘江希张的惊异之处:“历城江生希张,天资颖异,五岁有神童之称,余抚东时,其祖若父携来谒见,面加试问,深惊异之。顷见其九岁所著《新注四书白话解说》,解释一书,字字朴实,说理深得孔孟言之旨。”

名人政要 相继力挺

    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民国肇造。江希张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次他的成名,依然与几位伯乐密不可分。

    民国时期的第一位伯乐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冯国璋。“府院之争”后,黎元洪辞去大总统之职,冯国璋任代理总统。他曾特意召见江希张,聘其为公府咨议。该事载于曾任天津《益世报》主笔的陈灨一撰写的《新语林》中:“……杨士襄、孙宝琦先后任鲁抚,耳其名,召而面试之,江对答如流,有神童之目。民国六年(1917),冯国璋代总统特召见之,聘为公府咨议。”江希张被大总统聘为公府咨议,何其荣耀。

(左)1945年3月30日,关于江希张著《四书新编》的审查意见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右)1945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给江希张颁发关于《四书新编》的著作权注册执照存稿。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民国时期的第二位伯乐是同样做过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其实,黎元洪与江希张并没有直接的交往。只是在1922年,曾任南方宣慰使的王芝祥和国民政府教育总长高恩洪将江希张的《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以及《新注礼运白话解说》呈送给黎元洪。他阅后,在卷首题写了“大同先导”四个字。有了大总统的题字,此书名气大增,江希张之名也更为响亮。

    民国时期的第三位伯乐是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曾经说过,他不敢说康先生是不是大政治家,但一定是个大教育家。康有为对近代中国有一个杰出的贡献,即造就了许多行业的杰出人才。其中,不乏教育家、文学家、实业家、书法家等。在《康门弟子述略》一书中,共收录了康门弟子219人,直接及门受教的受业弟子有182人,“拜列门墙、执弟子礼而听诲”的拜门弟子有23人,“不及受业而宗仰其人,私以其人为师,以其书为治道修身之资”的私淑弟子有12人。江希张正是拜门弟子的其中之一。

    江希张的《新注四书白话解说》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得到很多人的赞赏和关注。康有为认为这种事百年罕见,称此子为“民国第一神童”,为该书题词“后生先觉”,并写信勉励江希张。于是,江钟秀便让儿子江希张拜康有为为师。江希张后来回忆恩师康有为:“在以后的十年里,他指导我读《史记》《汉书》、唐诗、宋词。”有段时间,他就住在康有为上海的家中,同为康有为拜门弟子的徐悲鸿也在。康有为认为自己撰写的《大同书》与《新注四书白话解说》有相似之处,便将《大同书》的手稿让江希张和徐悲鸿看,并对他们说,该手稿不会轻易给人看,但大同的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江希张跟随康有为学习,不仅增加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功底,也为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1926年,江希张赴法国巴黎大学,主修化学与国际政治专业。从国外回来后,他参照留学时的所学所见,决定重写《新注四书白话解说》,最终完成了《四书新编》一书。新中国成立后,江希张在化工和轻工业界作出重要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3月19日 总第3654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