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北宋宣和殿旧藏官琴“金钟”的故事

作者:刘国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1-14 星期四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历代名琴88张(包含石琴、铁琴、铜琴在内),其中,宋代名琴有9张。在这9张琴中有7张为南宋斫制,仅有两张为北宋所作。而就在这两张琴中,也只有一张既是明清宫廷旧藏琴,又是北宋官琴的代表作,它就是——“金钟”琴。

宣和殿中藏名琴

    北宋绍圣二年(1095)是北宋第七位皇帝哲宗赵煦(1077-1100)在位的第十年。这一年的四月初二日,宋哲宗命人在宫中修建了一座新的宫殿——宣和殿,用以休憩燕居。

    绍圣虽是宋哲宗的第二个年号,但却是他亲政的第一个年号,这个年号他一共用了4年(1094-1098)。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里讲“绍,继也”,哲宗的父亲驾崩后,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所谓绍圣就是要继承其父宋神宗的变法。

    元丰八年(1085)二月,宋神宗赵顼病重期间,其兄弟歧王、嘉王也有意皇位,每日都来问候皇帝起居。关键时刻,高太后一面令侍卫禁止“二王”随意出入宫禁,一面又密令太监梁惟简使其妻(宋代宦官首领可有妻子)做一件10岁小儿能穿的黄袍,并让梁惟简藏于怀里,以备不时之需。

    当宰相王珪等托孤大臣在奏请乞立9岁的延安郡王(赵煦)为皇太子、皇太后高氏听政时,神宗皇帝已不能言语,但颔首表示同意。王珪等重臣拜见高太后,高太后坐于帘后一边哭泣,一边抚着赵煦说:“儿孝顺,自官家服药,未尝去左右,书佛经以祈福,喜学书,已诵《论语》七卷。”然后,她让赵煦走出帘外与王珪等大臣相见。

    宋哲宗登基之后,尊高氏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1085-1093),太皇太后起用旧党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苏轼等人,推翻了王安石等人倡导的变法,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而在绍圣年间,宋哲宗亲政后再次罢黜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人,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人士,启动元丰新法。此时,才是他施展抱负的时刻。

    南宋王应麟在《玉海·宫室·殿·宣和殿》中记道:“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处。乃即睿思殿之后为宣和殿。绍圣二年四月二日丁卯,宣和殿成。徽宗昼日不居寝殿,以睿思为讲礼进膳之所,就宣和燕息。大观二年再葺。”按照王应麟的说法,因睿思殿为宋哲宗之父宋神宗所建,为示尊重,宋哲宗不敢在殿中休息,所以在睿思殿后建宣和殿。到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继位后,又搬到睿思殿讲礼、进膳,继续将宣和殿作为燕息之所。宋徽宗还于大观二年(1108)重新修葺宣和殿,并将这一区域变成了皇家博物馆。《续资治通鉴》记载:“保和殿(一说宣和殿于宋徽宗宣和年间改名保和殿)……左实典谟训诰经史,右藏三代彝铭,东序置古今书画,西序收琴玩笔砚焉。”

    宋徽宗将大量的图书绘画、鼎彝礼器、琴玩笔砚等古物珍玩收藏于此。著名的《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也与此殿有着密切的联系。

宣和旧藏号“金钟” 

    确定“金钟”是北宋琴的,正是它琴背上的琴铭“宣和殿”三字。宣和殿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建成,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改名为保和殿(也有建保和新殿的说法),与故宫三大殿中的保和殿同名,可见其重要性。因此,通过“金钟”琴琴背的“宣和殿”琴铭我们可以知道,北宋的宣和殿中曾经收藏过“金钟”琴。那么“金钟”琴到底是怎样一张琴呢?

    “金钟”琴是清宫旧藏琴,琴形为仲尼式样。这张琴的琴胚上蒙有一层葛布地,地上施鹿角灰胎,胎上髹黑漆,漆面发牛毛断纹。琴头正侧面的凤舌是后来镶嵌上去的,琴头与琴尾承弦的岳山、焦尾均使用了木质较硬的紫檀木,支撑琴体的雁足也用的是紫檀,但可能在历史上的某次修复中被粘死,很难再次替换。

    “金钟”琴琴背上留有长方形的龙池与凤沼。龙池上方刻有小篆“金钟”琴名,字体疏朗有力。那么,“金钟”是何意呢?古人讲上好的古琴所拥有的琴声会像先贤一样拥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匀、清、芳。这“九德”里的“古”字,就是指古琴的琴声中有上古雅乐的金石乐悬之音。“金钟”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黄金制作的编钟,但这种金编钟直到清代宫廷才出现,故宫博物院现存有两套金编钟:一套为康熙年制,一套为乾隆年制。乾隆年制的那一套金编钟曾经被末代皇帝溥仪抵押出宫,换取了40万块大洋。给“金钟”命名的北宋人可能还不知有金制的编钟,他们更多想象的可能是先秦被称为金石乐悬的青铜编钟。

    龙池左右刻有隶书琴铭:“闲邪纳正,导德宣情。”(三国曹魏)嵇康《琴赞》中有“闲邪纳正,宜和养素,禁邪见上”的句子,(东晋)戴逵《琴赞》中有“至人托玩,导德宣情,微音虚远,感物悟灵”的句子,可见这两句琴铭是集起来的句子。

    在唐代徐坚编撰的综合性类书《初学记》中曾经将这两句话放到一起。说的是古琴有“纳正”“禁邪”“宣情”“理性”的功用,想是“金钟”琴声一鼓,能荡涤人的身心。

    在“金钟”琴的龙池下方刻有草书“宣和殿”三字,其下为九叠文“御书之宝”印章。这说明“宣和殿”三字可能为宋徽宗亲笔书写。

    在历史的长河中,此琴的护轸缺失,七个琴轸与七条琴弦均已不知所踪,蚌徽也缺失七枚,只剩六枚,琴面也多处失漆。但琴体扁圆的气势仍在,温润的气质犹存。

    历史上的“金钟”琴曾是北宋的内府藏琴,这说明北宋皇家与古琴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宋 “金钟”琴正面、侧面、背面 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开创者太祖赵匡胤曾拥有一张叫作“靡玉”的名琴,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云:“宋太祖琴曰靡玉,即命萧思话弹于钟山,赐银钟酒者也。”宋太祖收藏的古琴相传就是南北朝时期左卫将军萧思话(406-455,南朝宋人)跟随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南朝宋第三位皇帝)登钟山北岭时所弹之琴。萧思话与宋文帝登山途中遇有磐石、清泉,宋文帝命他于石上弹琴,说道:“相赏有松石间意焉。”并赐以银钟酒,被传作千古佳话。

    宋太宗赵匡义(939-997)更是在至道元年(995)仿照周文王、武王将五弦琴增做七弦琴的故事,创制了九弦琴,新制了五弦阮,并别造新谱二十七卷,令太常乐工肆习。他还解释道:“雅正之音可以治心,古人之意或有未尽。琴七弦今增为九弦,曰,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则九奏克谐而不乱矣。阮四弦今增为五,曰金、木、水、火、土,则五材并用而不悖矣。”

    宋徽宗跟古琴的关系更为密切,他曾绘制过一幅《听琴图》,是描绘弹琴的画作中最为知名的一幅。他在位期间曾在宣和殿设“百琴堂”搜罗天下名琴。除了“金钟”琴、“松石间意”琴外,“宣和殿百琴堂有琴名黄鹄秋又有琴名混沌材”。宋代周密所撰《云烟过眼录》说:“琴则雷为第一,向为宣和殿百琴堂称最。”这里的“雷”不知具体是指哪张琴?还是斫琴名家的姓氏?明代林有麟《青莲舫琴雅》说:“雷威琴向为宣和殿百琴堂称最。”他认为雷威是唐代蜀中制琴世家雷氏中最著名的斫琴师,他所作之琴被称作百琴堂第一琴。明代都穆《都氏铁网珊瑚》中则说:“琴则春云为第一,向为宣和殿百琴堂称最。”认为宣和殿百琴堂第一琴应为“春云”。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中则说: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总之,后世人对宣和殿中所藏之琴推崇备至。

“官琴”“野斫”从此分

    在当代著名古琴大家郑珉中主编的《故宫古琴图典》中,介绍有两张故宫藏北宋时期的名琴:一为“万壑松”,一为“金钟”。在郑珉中1999年发表的文章里将“万壑松”琴认作是南宋早期的作品,在2010年出版的《故宫古琴图典》中又将它重新定为北宋琴的代表。但是,“金钟”琴不但一直被郑珉中看作是一张北宋名琴,而且是故宫藏琴中唯一一张北宋“官琴”。

    那么,什么是“官琴”呢?宋代曾设有专门制作古琴的琴局,为官方制作古琴。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曾言:“宋有琴局,制有定式,谓之官琴,余悉野斫。”也就是说,明代人认为至少从宋代开始便出现了“官琴”与“野斫”(民间制作之琴)的分野。而“金钟”琴因有“宣和殿”与“御书之宝”,正是“官琴”的代表作。

    宋徽宗时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名震千古,使得摹画《清明上河图》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明代仇英所摹之《清明上河图》中便有斫琴的店铺出现。图中斫琴店铺的门口悬挂有两个招牌:一为斫琴,一为太古冰弦。店中墙壁上挂有一张黑漆琴,一角还摆放有三张琴胚。店中共有两位斫琴师:一位一脚踏在长凳上专注地锯着琴材,一位正用斧子劈凿琴材。这张图中所画的就是“野斫”的场景。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代林有麟《青莲舫琴雅》说:“宋时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宜细辨之。”在对“官琴”的理解上,现代琴家多认为“官琴”主要是传世宋代官局所作之名琴,类似“金钟”等琴。但如果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都一样的话,那么“官琴”中的一大部分,应该指的是礼乐用琴,也就是宫廷用琴的主体。从清宫档案上看,清代造办处主要是给名琴进行部分修补,但也会制作一批礼乐用琴,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88张历代名琴中有近一半的数量是礼乐用琴,这些礼乐用琴是有定式的。

    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代的制琴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还出现了对制琴工艺进行总结的专著《碧落子斫琴法》,其作者为北宋易学家石汝砺(字介夫,号碧落子)。他是广东人,自幼聪颖,过目成诵,曾与苏轼有过交往。

    在苏轼生命的最后一年(1101),宋徽宗大赦天下,在从海南返回常州的路上,苏轼经过金山龙游寺看到了当年李公麟为自己所画的画像写下了“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的诗句。诗中描绘了苏轼一生被贬职的三个地方。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途经英州,游览圣寿寺,曾与石汝砺长谈,称他为隐士。苏轼精于演奏、鉴赏古琴,并能创作琴歌歌词,石汝砺也擅于弹琴、做琴,二人的长谈中不知有无琴声陪伴?

    现《碧落子斫琴法》一书收录于《琴苑要录》书中。《琴苑要录》是汇集了宋代斫琴文献的明人抄本。《碧落子斫琴法》包含定材尺寸、琴身尺寸、削面法、调声法、较古琴大小法、琴色样法等内容,是对宋代及其前代斫琴法的总结。

    宋代时皇家用琴不但有了专门制作的“官琴”,还有了特制的琴谱——阁谱。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中曾说:“阁谱由宋太宗时渐废,至皇祐间复入秘阁。”也就是说在宋太宗赵匡义之时甚至之前宫内便有阁谱,他也曾经命乐师制作过新谱,之后逐渐废弃,到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阁谱重新进入内府,宋徽宗时更是看重阁谱,未经大晟乐府(1102-1106)审定的谱本不准进入御府。

    北宋皇家对古琴的重视大抵类此。

    所以,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华夏民族志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就古琴来看,确是如此。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8日 总第362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