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上甘岭战役,美军17次冲锋,都被我们打退了”

作者:口述人 孔宪义 整理人 陈 天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1-04 星期三

    孔宪义,1933年1月25日出生,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里王村人,立三等功两次。

    1951年,我作为第二批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踏上了烽火征程。到部队后,我被安排在坦克1师1团工兵机械连1排3班,主要负责保护坦克、挖地雷、装炮弹等工作,属于前线部队。我们一个班有7个人,除了班长、坦克驾驶员、机枪手外,还有一个人负责装炮弹,一个人负责打炮,以及两个像我这样的坦克地勤兵。每次作战前,为了隐蔽坦克和作战人员,我和另一位战友会带上铲子和镐,到指定位置挖好洞,让坦克悄悄开进去,等运输炮弹的车一到,我们就将炮弹背到坦克旁边。通常在坦克下面挖有一条供人躲藏的沟,开战后,炮弹充足时我俩就躲在沟里,炮弹不够时就迅速往返背炮弹。如果发现有敌人靠近坦克,大家就会一起用手榴弹炸敌人,以保护坦克。

    我记不得打过多少场仗,只知道很多很多,经常是这边打完马上又去另一边打,一场仗打上一两天是常有的事。在这么多场战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上甘岭战役,美军17次冲锋,都被我们打退了。这场战役打得很激烈,获胜时,我们真的非常高兴。

    作战时,因为精神高度紧张,还要经常转移阵地,根本没有时间睡觉,所以我们打完仗回到营地,随便找个地方倒头就睡。驻地跳蚤多,很多战友得了皮肤病,但是我们都不觉得苦,心里就想着早点打完仗回祖国。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获得过两次三等功。一次是因为坦克陷入泥里开不动,我又是挖土铺路,又是将砍倒的树垫到泥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坦克开了出来。还有一次是为了保卫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我和其他战士一起在那里坚守了5个多月。

    每次打完胜仗,战士们最开心的就是一起评选“谁是最可爱的人”。要是被评上,我的心里就甜甜的。

    我很幸运,在枪弹无眼的岁月中活了下来。在战场上,除了听到枪声、炮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谁牺牲了都不知道。战争太残酷了,真希望以后不再有战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0月30日 总第359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