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志愿军战士的“坑道文化”生活

作者:毛爽波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9-22 星期二

    开栏语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踏上了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场。辽宁地区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在这场战争中既是前线的后方,又是后方的前线,在参军动员、过境供应、后勤运输、战勤保障、救治伤员、捐献武器、慰问拥军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本报与辽宁省档案馆合作,在文化版推出《辽海烽火》栏目,邀请撰稿人依据馆藏战地坑道照片、立功证明书、老报纸以及战争亲历者的口述等珍贵档案资料,回望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无畏和祖国人民的忠诚担当,感受“人人争当战斗英雄,个个要做支前模范”的激情和“保家卫国,舍我其谁”的豪情。谨以此向那些舍身在异国土地上为家国而战的“最可爱的人”致敬!

    电影《上甘岭》通过描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某连在上甘岭阵地上长达24天的艰苦卓绝的作战历程,谱写了一部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主义史诗。影片中,志愿军战士顽强坚守的坑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坑道不仅为志愿军构筑了强大的防御体系,还是战士们开展文化生活的场地。这些文化生活对于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防御作战 形成坑道战术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地下坑道的生活情景

    1951年6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志愿军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北纬38度线附近,战争进入相持局面。

    在1951年的夏季防御作战中,志愿军中有部队创造性地将2个加深的防炮洞(也称“猫耳洞”)连在一起,形成马蹄形的小坑道,有效地抵御了敌军的火力攻击。这种坑道的出现,不仅帮助志愿军在作战中保存了有生力量,还保证了防御的稳定性。志愿军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创举,立即在全军推广。

    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后,志愿军在全线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1952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接着,又要求将坑道工事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坑道建设实行了统一的施工标准,即坑道口的防护厚度为10米至15米、坑道幅宽为1.2米,每条坑道至少有2个出口。据当时战场统计,仅第一线7个军的6个军就完成坑道建设190公里,堑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种火器掩体1.2万余个。

    坑道工事的构筑,不仅解决了防御作战中守住阵地的问题,还方便志愿军机动灵活地发动反击,把阵地战提高到新的水平。

因陋就简 建设“坑道文化”

1952年2月12日,《东北日报》上刊登的消息《文艺工作者普遍活跃在前线》。

    朝鲜战场上战事紧张,环境简陋,生活艰苦,如何改善志愿军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持持续的战斗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部队文化生活“面向前线、面向坑道”和“先连队、后机关,先战士、后干部”的原则下,志愿军总部发出了“文艺工作上高山、进坑道、上火线”的号召,将文化工作的重点移至前线战场。

    为了加强战地文化建设,有些连队充分利用阵地空间,布置了简单的图书馆、俱乐部和休息棚,以便休息时组织小型的文娱活动,形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坑道文化”。在1952年的《志愿军文化工作报告》中记载:“某军每连至少会3首歌,普遍的会15首歌,最多的会27首歌。该军某团半年组织了60次晚会,节目共2350个。某师在换防中调两个战士剧团去欢迎某军,演了6个小时。该军某师某团炮一连领导重视,连长亲自参加指导与解决困难,有时减轻文娱组勤务,干部也积极参加,1951年8月到10月间,共开了7次晚会,节目23个,学歌14首……该军百分之八十的连队有锣鼓,换防中边走边敲,很热闹。”

    在坑道内,射击工事、交通壕、干道、支道纵横交错;宿舍、饭厅、厕所,一应俱全。1953年,《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更强大的一年》一文,其中写道:“娱乐器具,如口琴、胡琴、扑克、象棋、跳棋等,各班各排都有了;而且各部队有了不少收音机、留声机、篮球、康乐球、手风琴等文化娱乐器具。部队文艺活动也很活跃。歌咏组、墙报、黑板报、广播站、俱乐部、图书馆、运动场等,更是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各部队文工团(队)均已深入连队,帮助连队办墙报、写快板、教唱歌、组织晚会,教战士识字、读报、写家信、写挑战书。女文工团员还帮炊事员做饭,替战士缝补衣服,照顾伤员和洗血衣。电影队下连队的次数也多了。”另外,前线的志愿军指战员们在战斗的间隙,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为基础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歌曲《志愿军战歌》《来一个歼敌大竞赛》,说唱《侦察英雄韩启发》《阵地之家》,小说《突破临津江》等。

形式多样 鼓舞部队士气

    朝鲜战场战事频繁,为了适应战争情况的变化,战地的文化生活也是多种多样,极具灵活性。

    有的连队把书带到山上,分发给各班,供官兵休息时翻阅,部分单位还设置了“流动图书馆”,由文娱委员或文娱战士背着图书到各个坑道摆流动书摊,并组织阅读。有的连队创建了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之家”,如在坑道里挂上领袖像,在坑道口贴上标语和对联,使战地文化更贴近各个时期的战斗任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对于志愿军前线部队文娱活动的开展,1952年2月12日,《东北日报》上刊登的一则消息是这样描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文艺工作者在前线部队中展开了广泛的文娱活动。他们携带着简单的乐器,到各个阵地上演出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小型节目。某部文工团的火线演出队在‘把戏送上阵地、送进掩蔽部、送到战士们面前’的口号下,做到了部队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演出,有多少人就演给多少人看。他们在两个半月内共演出一百零一场,每场观众最多时到七八百人,最少时只有五人。另一个巡回演出组在一个月内演出七十四场,观众达一万零五百多人。另一个火线演唱组在某部阻击战阵地上四十多天,巡回演出了五十多场,演遍了十七个连部、两个营部和后勤等单位。”

    另据当时的记录:“二线的部队,通常是处在敌机突袭与敌炮轰炸的情况下,他们就利用黄昏的时候,选择好死角,放出一个防空哨,就开始演出。遇到有突袭,大家都把拿在手里的树枝举在头顶伪装起来,演出的场所就成了一片小树林,尽管敌机在头上嗡嗡盘旋,伪装的树林里照样在打快板。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就以小队(六七人)的形式活动在一线的阵地上。天黑了,在密布的树林的大山上,战士们有的坐在地堡的门口,有的坐在交通沟里,他们就在战士们新筑成的,铺得平平的地堡上演出。当情况紧张,连小组(三四人)的活动都受到限制的时候,他们就分散到各个工事里去开展文娱活动。跟战士们拉话,说唱些小快板,小歌曲……当战士们在山头上挖工事的时候,他们就找到山上去,远远地就敲起竹板,拉起乐器,边走边唱起来。”

    就这样,在抗美援朝战场的一条条坑道中,志愿军的文化生活顽强地开展起来,丰富的文艺宣传形式巩固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鼓舞着志愿军最终夺取胜利。

    文中所示档案为辽宁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9月18日 总第3579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