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顾文彬与潘遵祁的书画交易

作者: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7-27 星期一

    过云楼庋藏的书画来自多种渠道,除顾文彬父子在古玩铺购买外,还有通过书画商介绍及从朋友熟人处购买或交换获得,如秦缃业、潘遵祁等收藏家。潘遵祁在祖父潘奕隽、父亲潘世璜收藏古籍、书画等基础上,继续丰富藏品,成为当时苏州著名的收藏家。随着家境每况愈下,潘遵祁与顾文彬做起了书画“生意”,与此同时宋代扬无咎(字补之)的《四梅图》、明代唐寅的《黄茅小景图》从三松堂流向过云楼。

宋 扬无咎 《四梅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三松堂内 庋藏名物

    潘遵祁(1808-1892),字觉夫,一字顺之,号西圃,别号简缘退士、抱冲居士等,他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是著名的藏书家和书画家。潘遵祁的祖父潘奕隽是安徽歙县大阜潘氏迁苏后的第一位进士,其诗词与书画颇有影响力,且有幸参加鹿鸣宴与琼林宴,著有《三松堂集》《三松堂书画记》《三松堂墨刻》等。潘遵祁的父亲潘世璜是探花出身,在官场历练四年后回归家庭,侍奉老父,是当地出名的孝子。

    潘遵祁受家族传统文化影响,好学上进,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可谓前途无量。在京城官员的眼里,潘遵祁“才望既崇,门第又盛,佥谓跬步公卿,指顾间事”。但他仿佛只是到京城进行了一场考试,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能耐,并没有在官场拼搏的“宏伟目标”。没多久,潘遵祁解官,刻了一枚“四十归田”章,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传道解惑的老师。在同治、光绪年间,潘遵祁主讲苏州紫阳书院20余年,选刻课艺教材“十有七编”,诸生中得鼎甲者三人,其余入玉堂、登贤书者数不胜数。

    潘遵祁与乃祖乃父一样淡泊名利,喜欢追逐潇洒自在的林泉生活。“姑苏繁华为海内最”,在潘遵祁厌倦官场的同时,连带厌倦了世俗的繁华,古城遭到他内心的抵触,而苏州西南数十里外的太湖之滨,因极具山水之胜,令其向往。夫人汪氏与潘遵祁志趣相投,同样钟情山林之幽寂,夫妻商议后决定在光福的邓尉山下筑香雪草堂,潘遵祁有诗曰:“老妻亦解幽居乐,催促移桡共入山。”归隐山林的潘遵祁在春秋佳日之时,青鞋布袜,到湖光山色中逍遥自在,恍若天外神仙。

    潘遵祁的外祖父陆恭(1741-1818)字孟庄,号谨庭,苏州人氏,举人出身,酷爱绘画、精于鉴赏,收藏古帖名画,著有《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潘世璜探望生病的陆恭。陆恭则向潘世璜展示了元代王蒙的《竹石》小卷和宋代扬无咎的《四梅图》,并告诉他《四梅图》是“以二百八十金得之外家顾氏,盖神品也”。这“外家顾氏”即陆恭的岳父顾其名家族。最终,陆恭的后人并没能守住《四梅图》,后被苏州人程桢义以“番钱三百枚”收藏,机缘巧合下《四梅图》又流转到潘遵祁手中。潘遵祁得此画后,特地在香雪草堂西边构筑四梅阁。清代画家戴熙与他交好,为其绘制了《山居图》《四梅阁图》《湖山偕隐图》三幅画,用艺术写实了潘遵祁的精神生活。

    清咸丰十年(1860),苏州被太平军占领,潘遵祁与家人搬到上海租界生活。随着家族人口增多,他陆续将家藏书画出售,贴补生活。

    补之名画 启迪后世

    清同治十二年(1873),顾文彬收到潘遵祁的书信,表示愿意将家藏字画悉数出售给过云楼,价格为两竿(即2000两银子),但有个条件,“不减不择”,言下之意,价格不减一分,字画不挑一件,照单全收。但扬无咎的《四梅图》并不在出售的范围内,这件作品对潘遵祁来说不仅仅是喜爱的画作,更烙着对陆恭、潘世璜的记忆。顾文彬认为潘氏所藏“以扬补之梅花为最,我故欲探骊得珠”,他让其子顾承对潘氏藏品除唐、宋、元真迹外,其余一概不收。同时,顾文彬开出一张单子给顾承,点明要潘遵祁所藏的五件精品字画:“扬补之梅花册作四百两,唐六如黄茅小景二百两,倪云林、王叔明两轴一百两,四忠手简一百两。”同时,他还致信潘遵祁,明确提出看中《四梅图》。但潘遵祁不肯割爱,只愿意出让唐寅的《黄茅小景》,倪瓒、王蒙两轴及四忠手简,给出的价格比顾文彬开出的价格高了70两。由于顾文彬手中资金充足,所以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四梅图》何时归过云楼,没有具体记载,但顾文彬在《过云楼书画记》中写道:“为潘西圃编修旧藏。尝以‘四梅花’名其阁,近岁始归余。”《过云楼书画记》的自叙写于清光绪八年(1882)秋,由此推测《四梅图》是在光绪八年(1882)或之前就已被他收购。那么令潘遵祁万分不舍,又令顾文彬心心念念的《四梅图》,到底是怎样的一幅作品呢?

    顾文彬家书中关于讨论《黄茅小景图》价格的内容 苏州市档案馆藏

    梅不仅与兰、竹、菊被誉“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受到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扬无咎笔下的梅花别具一格,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称“近世始画墨梅,江南扬补之尤有名,其徙效之者实繁”。南宋乾道元年(1165)七月,范仲淹的曾孙范直筠(字端伯)请来扬无咎为其画梅,并要求“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展现梅花从萌芽到凋零的全过程。扬无咎觉得范直筠虽然出身名门,但“了无膏粱气味,而胸次洒落,笔端敏捷,观其好尚如许,不问可知其人也”。因此,他愉快地答应了请求,除画梅之外,还按照范直筠的要求“各赋词一首,画可信笔,词难命意,却之不从,勉徇其请,予旧有《柳梢青》十首,亦因梅所作,今再用此声调,盖近时喜唱此曲故也”。扬无咎填了四阕《柳梢青》,其一曰:“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为伊只欲颠(癫)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语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扬无咎除在《四梅图》上题四阕词外,还写下跋语,说明绘制此画的前因后果。200多年后,这幅作品流传到了元代画家柯九思手上,他以画竹名世,对扬无咎的《梅花图》和题词称赞不已,说:“补之词翰称妙一代,此卷尤佳,其《柳梢青》四词可以想像(象)当时风致。”元至正元年(1341),柯九思在《四梅图》上,写下《追和前韵》(指和扬无咎词韵)四首词,围绕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个阶段,其中写梅花“未开”的词:“懊恨春初,飘零月下,轻离轻隔。重酝梨云,乍舒柳眼,羞人曾识。已堪索笑巡檐,早准备、怜怜惜惜……”

    除了柯九思外,清代著名书画家笪重光高度评价扬无咎与柯九思的翰墨:“补之墨妙、丹丘辞翰,真成二绝。”因顾文彬之孙顾麟士与费学曾之子费念慈(字幼亭)为好友,故费念慈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过云楼观赏到《四梅图》,并在画上留下墨宝:“补之人品高洁,如幽岫孤云,不落尘纲,观此使人心名利都尽;丹邱书词,冷峭苍劲,似隋唐间人,可悟控引,王(王冕)、羊(羊或)之妙,不让松雪也。”

    扬无咎的《四梅图》经过元代柯九思、吴镇,明代文徵明、文彭、项元汴,清代宋荦、笪重光、梁山舟、陆恭、程桢义、潘遵祁、顾文彬等众人鉴藏,故留下了一枚枚富有特色的印章。如:“柯氏敬仲”朱文印、“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白文印、“文徵明”白文印、“项墨林鉴赏章”白文印、“吴中程桢义心柏氏秘箧图书”朱文印、“西圃所藏”白文印等。300多枚形态各异的红色印章“穿插”在梅花与题词中,成为书画之外的另一道风景,使这幅扬无咎的传世之作更具活力与灵动。

    黄茅小景 “唐卷第一”

    明代书画家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竹懒,浙江嘉兴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太仆少卿,但他性情淡泊,沉醉书画,擅画山水与墨竹题材,精于鉴赏,有“博物君子”之雅称,著有《致堂集》《官制备考》《六研斋笔记》《恬致堂诗话》等。他在《六研斋笔记》中推唐寅的《黄茅小景图》为“唐卷第一”。因此,顾文彬对潘遵祁的《黄茅小景图》志在必得,曾说:“此卷购得,《出山图》即使不得,亦无需恋恋矣。”顾文彬觉得《黄茅小景图》与《出山图》“尺寸相仿,将来装成一对,可称双璧,搜罗至此,可算称心如意矣。”

    明 唐寅 《黄茅小景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黄茅小景图》是明弘治十五年(1502)唐寅为丘舜咨所作,唐母姓丘,顾文彬推测丘舜咨可能是他的表兄弟。《黄茅小景图》主要描绘了“黄芦苦竹,飒然欲鸣,一人巾服徙倚绝壁下”的场景,形似熨斗柄的石峰位于西洞庭湖黄茅渚,历来被认为是太湖最奇险之处,也是唐寅多次游览之地。整个画面布局的上部及中间相对繁重,而下部两侧留有空白,石壁峻峭连绵,老树横斜,古藤缠延,熨斗柄突兀而起,岸边高士临渚凝视,舟系一旁,不远处帆影翩翩,水鸟飞舞。明代书画家李日华评论《黄茅小景图》:“独写老树寿藤、烟壁沙浪于荒江之滨,是以有无映带,浓淡相发,控搏吐吞,有濯足万里之概,所以为奇。”唐寅笔下的景致荒疏孤冷,但意境幽远清逸,笔法灵动,墨色清润。这或许表达他因受徐经科场舞弊案牵连后寄情山水的心理状态。唐寅自题七古长诗,其中“震泽”指太湖:

    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

    衣食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

    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

    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湖渚三十湾。

    北风烈烈耳欲堕,十里梅花雪如磨。

    地炉通红瓶酒热,日日蒲团对僧坐。

    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

    岸巾高屐移小妓,低唱并州第四声。

    人生谁得长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

    若还说与未游人,双盲却把东西指。

    唐寅的好友、书画家张灵(字梦晋)题引首“黄茅小景”四字,并题诗:“黄茅渚头熨斗柄,唐子好奇曾屡游。太湖绝胜能有几?还许我辈闲人收。”张灵文思敏捷,自幼与唐寅相识,两人性情相近,经常一起吟诗作画。顾承一度怀疑《黄茅小景图》是“梦晋捉刀”,但经考证确认是唐寅的真迹。祝允明、文徴明、陆守、钱贵、蒋塘五人也为此图题诗,他们的题诗被同时代的苏州人都穆收录到《寓意》《大观》两书中。

    书画鉴赏家徐守和精鉴赏、好风雅,筑有小清閟阁。清閟阁为元代大画家倪瓒收藏字画和创作的场所,可见他对倪瓒的敬仰。徐守和十分推重唐寅的画,称“本朝画唯唐伯虎先生最妙”,并两度与《黄茅小景图》结下奇缘。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冬,徐守和从清溪曹起莘处“以名画得《黄茅小景图》”,当时唐寅的画因受到追捧,故出现“十作九赝”的情况。次年,徐守和与唐寅诗题诗一首,有“我癖书画润且浸,芒鞋踏破求名胜。宋元遗迹拥高估,忽得此图余可剩。六如笔法荆浩间,醉中汇思梦中心。巨区茫茫三万六,拈出熨斗景一湾……”等句。数年后,徐守和珍藏的《黄茅小景图》被王越石“易去”,以致他说从此真迹永绝,犹如“广陵之散”。明崇祯七年(1634),又有人从广陵携来此卷,徐守和感叹“剑合珠还,岂偶然也”。于是,他又与张灵诗韵,再次题诗,并题跋夸奖唐寅的艺术天赋:“《黄茅小景图》,寥寥数笔,已具三万六千顷之势,其气韵高古,皴法秀润……”

    《黄茅小景图》对后世影响颇大,吴中画家陆恢、吴湖帆均临摹过此画。顾麟士也多次临摹唐寅的《黄茅小景图》,并题诗:“一人绝壁临无地,万顷太湖浮有天。苦竹黄芦写萧槭,唐生笔带鸿荒烟。”新中国成立后,过云楼顾氏后人将《黄茅小景图》捐献给上海博物馆。2014年12月,《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有史以来首次云集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12家文博机构的47件唐寅书画精品,几乎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人们得以一睹《黄茅小景图》的绝世容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7月24日 总第355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