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平汉战役:迟滞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行动

作者:张 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7-03 星期五

    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是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反击国民党篡夺抗日胜利果实,在河北邯郸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犯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平汉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而全面内战尚未爆发的大变动时刻,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而蒋介石却蓄谋发动内战。1945年重庆谈判后,蒋介石表面上同意了我党提出的坚决避免内战与和平建国的方针,但拒绝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在协定公布之后,蒋介石以继续谈判作幌子,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扩大进攻规模。他除了将一部分军队用美国舰艇与飞机向平津等地输送外,主力则加紧从陆路推进,首要目标就是抢占平津、夺取东北。

    国民党蒋介石以14个军分经同蒲、平汉、津浦、平绥各铁路,成四路向华北解放区进攻,企图以此发挥美国现代化技术之长,割裂各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压迫我军退入农村,甚至山地便于各个消灭。平汉路方向为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孙连仲的3个军(第30军、第40军及新八军),在其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八军军长)的率领下,国民党军从河南北部郑州、新乡沿平汉线北犯冀鲁豫军区。这3个军都有较强的战斗力。1945年10月14日,敌军从郑州、新乡出发,沿铁路线及其东侧前进,企图用10天左右的时间赶到石家庄,会部继续沿平汉线北犯。

    10月17日,毛泽东已结束重庆谈判,回到延安,他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晋冀鲁豫中央局:“即将到来的新的平汉战役,是为着反对国民党主要力量的进攻,为着争取和平局面的实现,这个战役的胜负,关系全局极为重大。”希望“由刘邓亲临指挥”,“务望鼓励军民,团结一致,不失时机,以上党战役的精神,争取平汉战役的胜利。”

    根据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决定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策略,集中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和太行、冀南、冀鲁豫3个二级军区部队共6万人参战,还动员了冀南地区10万民兵,准备以2个月的时间连续作战,歼灭沿平汉线北犯的敌军。我军计划将平汉一路的敌人引诱到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滏阳河套的多沙地带先打第一仗,歼其一部,然后逐次歼灭之,并在打军事仗的同时打政治仗,争取一部分敌军起义。

    10月20日,敌军先头部队已进至漳河边开始架桥准备渡河。21日夜,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部分兵力袭击敌军先头部队。22日,敌军北渡漳河,第一纵队为了不让敌军进入邯郸,在邯郸以南的屯庄等地阻击敌人。23日,第一纵队即和敌人展开激战,击退敌人数次冲锋。24日,敌军渡过漳河,倾全力北进。此时,我军参战部队主力已基本赶到预定位置,我军形成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三面包围之势。24日夜,我军开始合围敌人。27日,我军完成了对敌军的合围后,控制漳河渡,阻止敌军南逃,分别从东西两面对敌军实施钳击。28日,我军对敌发起总攻。经过2天的激战,至30日,我军攻克村庄20多处,敌军遭到严重打击。

    10月30日,高树勋在我军打击和政治争取下,深明大义,响应我党号召,率部约1万人在马头镇起义,宣布退出内战,站到人民方面来,主张和平解决政治危机,为实现民主政治奋斗。这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起义的首例,高树勋的这一义举,使平汉战役中敌我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对于我军取得平汉战役的胜利,粉碎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大规模进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树勋率部起义,给敌人的震动很大。

    此时,敌军不敢再战,10月31日黎明,敌军主力开始向南突围。11月1日夜,我军攻入敌长官部,敌军阵营大乱,四散奔逃,我军奋起围追堵截。2日,向南突围的敌军除少数侥幸脱逃外,大部被我军歼灭。平汉战役胜利结束。

    平汉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继上党战役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歼灭战,经历了阻击、合围、总攻、追歼4个阶段,歼敌3000多人,俘获包括马法五等高级军官以下1.7万余人,争取新八军1万余人起义。同时,我军还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包括一批美式武器。

    平汉战役,是我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粉碎国民党军队沿平汉线向华北解放区进犯,进行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战,对堵住华北的大门,掩护我军在东北的战略展开,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汉战役迟滞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行动,给了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这次战役的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晋冀鲁豫中央局电报(手稿)。 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10日 总第351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