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我望你争取早日入党成模范”

——抗美援朝期间,鹿鸣坤致信鼓励女友朱锦翔

作者:张 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6-30 星期二

    (锦翔):

    我刚由东北回来,收到了你的来信。当时我是累的(得)头痛腰酸,阅过信之后我特别兴奋,兴奋的就是你能针对着我的思想来帮助我,我有这样一个人经常帮助我,工作更会起劲。□□改正缺点更快,你的帮助是真正的从革命利益出发。的确,吊(儿)郎(当)工作是要受损失的,对个人、对革命都没有好处,你这样直爽的提出,我是很高兴的,同时还希望你对别人也要这样。

    我从提出抗美援朝来之后,我的工作与飞行都进(了)一步。老实说,我吊(儿)郎当是改了不少,吊儿郎当也得看环竟(境),现在是什么时后(候),这次改选支部,我又是任付(副)支部书记,不敢(吊儿)郎当。上级这次给我们的任务是空中转移,任务是艰巨的,上级这样提出,我们这次能从空中转移得好,我们可以成为半个飞行家。为了要得到这半个飞行家的光荣称号而努力,为了有把握的争取这光荣称号,我们由十九号乘运输机顺航线看过一次,如果我没有其它(他)病或意外之事,半个飞行家咱们保险当上(这称号你不高兴吗?)。

    锦翔,我坐在这老牛一样的飞机上,拿着地图,与地面目标对照,一去一回,我的一双眼睛没有一时的不注视地面,是为(了)完成这次上级给我们的重大任务。这次我们都去锻炼,你是在战争环境锻炼,我是在空战当中锻炼,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争(取)早日入党称(成)模范。

    你给的建议不应该叫保卫干事捎信,你很生我气啊?请你不要多心,我并非(是)找保卫干事去作你的工作。我以前不就说过了吗,你是一个纯洁的青年,在思想表现、工作(方面)都好。我为什么叫他给你捎信,因为他是团长警卫员。过去,他和我(的关系)是很好,那天他到我们这(边)玩,我也在外边玩,我给徐政委写(了)封信,(他)说给你捎封吧,我说算啦,他说写吧,我说写就写吧,就是这么样。锦翔,请你不要怀疑,你不要把保卫部门的人看得过如(于)重视,(如果这样)谁也不敢去接近他啦。过去是曾有这样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保卫干事来谈话,并没有什么,请你不要(见)怪。不做亏心事,还怕鬼叫门?生的不吃,违法的不做,谁也不怕!

    另外,我正好又去东北,这次捎回来东北特产,带回来大家都吃完了。我再去预备捎点给你吃一吃。我们以后到东北可是不能见面啦,我们相距太远啦。要是战场上死不了,能回见,死了就算。

    锦翔,今后我们多通信吧,互相了解些工作情况,再见,再见。在塞外,我这次去,现在那里还不冷,和这(里)一样,满山的大豆、高粱、苞米,(到处)都是绿的,有特别一种感觉,有个关外味道。

    致

敬礼

    看过之后有什么意见,请提出为盼。

    明坤

    9.21

    

1951年9月21日,鹿鸣坤写给女友朱锦翔的信。

    朝鲜战争爆发后,鹿鸣坤和朱锦翔所在的空二师接到了参战任务。在师部的誓师大会上,广大官兵个个义愤填膺,有的写血书、有的表决心……朱锦翔也在千人大会上发了言,积极要求到前线参战,被批准后,她成为当时通讯队唯一的一名会计。

    1951年下半年,师部从上海乘军列前往东北,准备开赴前线。五六天后,他们到达东北基地。在大部队出发前,部分飞行人员首先进行了试航,并获得成功。

    当时,鹿鸣坤与朱锦翔已是经组织批准的公开合法的对象关系。朱锦翔回忆说:“那个年代,最亲密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握手。我们在上海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程家桥高尔夫球场。”那天,鹿鸣坤送给朱锦翔一件特别的礼物:一支色如绿宝石的小号关勒铬金笔。他们俩坐在球场边的一块高地上,聊天的内容都与赴朝参战相关。当时,虽然领导和战友们说,抗美援朝回来就可结婚了,可他们由于不好意思,俩人从未提过“结婚”二字;当时还有规定,飞行员既不允许单独行动(和批准的女友谈对象例外),也不允许在外就餐。因此,朱锦翔与鹿鸣坤虽然确定了恋爱关系,其实他们并没有一起吃过一顿饭,而且两人每次见面也从未超过3个小时。临别那天,鹿鸣坤对朱锦翔认真地说:“到了前线,我给你写信。”这次见面,他们照样是握手告别,也没有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可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竟然是永别。

    在抗美援朝期间,空二师飞行部队就驻扎在鸭绿江边的大孤山,随时准备接受空战任务。鹿鸣坤所在的六团驾驶的是苏式战斗机米格-15。在朝鲜前线,由于飞行人员伤亡很大,为此,上级决定给空二师调防,让他们返回上海继续训练,负责保卫上海领空任务。1951年12月,朱锦翔随空二师师部机关奉命先行撤回。没想到,回到上海没过几天就传来了噩耗:三大队副大队长鹿鸣坤在一次空战中不幸牺牲。

    战争必然有牺牲。那年,鹿鸣坤只有26岁,朱锦翔才18岁。当朱锦翔得知噩耗后,她不相信是真的,但又克制不住眼泪,只好跑到无人处一个人痛哭了一场,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3天才缓了过来。

    如今,年逾八旬的朱锦翔谈起她的初恋男友鹿鸣坤时,仍然是一往情深。朱锦翔说:“这封信是1951年写的,虽然我们的初恋从没有说出过一个‘爱’字,但心中的牵挂与思念一直都在。”她还特别提到,信中所写的“你望我当英雄,我望你争取早日入党成模范”相互勉励的话至今记忆犹新,永难忘怀。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供稿

    鹿鸣坤(又名鹿鸣崑) 1925年出生于山东莱阳话河区滴子村。1940年参军,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并于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鹿鸣坤到航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师(以下简称“空二师”)第六团。1951年10月,他奉命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第三大队副大队长,同年12月,在一次对敌空战中不幸牺牲。

    朱锦翔 1933年出于浙江台州。1949年,她应征入伍,先后担任空二师飞行部队供应大队的见习会计、通讯队会计和师政治部文化补习学校文化教员等。1950年,朱锦翔加入共青团,后来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转业后,她考入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兰州大学工作。退休前,朱锦翔是兰州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退休后,她定居于上海。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6月26日 总第3543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