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夷陵龙舟竞风流

——1961年6月湖北宜昌端午龙舟赛

作者:特邀撰稿人 程锡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6-24 星期三

    龙舟竞渡在湖北宜昌历史悠久,早在明弘治年间的《夷陵州志》中就有记载。民国时期,龙舟竞渡更加盛行。1940年,日寇侵占宜昌,该项活动被迫停止。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龙舟竞渡才得以恢复。

1961年6月,在湖北宜昌西坝庙嘴江段举办的龙舟锦标赛。

    1961年6月17日(端午节)至19日,湖北宜昌专(署)市体委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龙舟锦标赛。此次龙舟赛采取了两种竞赛制度,参赛单位分别来自宜昌、宜都、秭归,参赛者共有787人,从参加的单位和人数来看较之往年均有增长。在报名时,出于水上安全考虑,龙舟锦标赛组委会对龙舟数量进行了限制,导致一些单位虽报名成功但未批准参赛。

    因为龙舟竞渡是宜昌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在3天内约有10万人观赛。此次龙舟赛的起点设在西坝庙嘴附近的江段,终点设在磨基山下的十里红。

    开赛之日,一江两岸,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比赛前会有龙舟游江的活动,两岸的观众纷纷为他们喝彩。比赛时间一到,参赛龙舟按抽签分好的赛道汇集于起点一字排开。此时参赛者聚精会神,岸上观众翘首以待。只听一声炮响,“群龙”竞发,岸上的观众自发地组成啦啦队,给他们加油助威。更有孩童将长板凳倒放在江滩上,嘴上哼着“咚锵咚切”的龙舟鼓点,伏在板凳上划旱船。

    一艘艘龙舟似脱缰的野马向前飞驰。只见浑黄的江面被溅起一道道白色浪花,浪花里闪动着飞舞的木桨。赛程过半,差距便拉开了,此时站立船头的引水和船尾的舵手是影响胜负的关键。由于江内水流复杂,有回流水、夹马水、沧水,龙舟要是误入其中就会原地打转甚至翻船。引水要精明,舵手要老练。俗话说:“宁愿船上载个人,不愿水中拖根绳。”这是说船艄拖在水里阻力大,及时翘起可减少阻力,但何时翘起又有讲究。

    就在这你追我赶的过程中,大家都冲到了终点附近准备“抢红”(即夺标),这一环节是比赛的看点。因为龙舟速度快,同时过终点很难分出胜负,便以“抢红”为准。最后,夺得冠军的龙舟需绕赛场一周,以示答谢。

    这次龙舟锦标赛体现了“大家办会、大家关心、大家负责”的特点。如:大会没有物质奖励只颁发奖状,得奖者并不计较,认为一张奖状就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大会不负责伙食,各单位便派专人来管理。比赛期间,为了让本单位的参赛者能够专心比赛并得到充分休息,各单位不参赛的职工便主动提出调换班次,甚至替参赛者值夜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没参加比赛的单位给参赛者送来水果、蔬菜等慰问品。赛后,参赛者为了不耽误工作,一致表示要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来加班。

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秭归江段举办的端午龙舟赛。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宜昌的龙舟赛也越办越大。1985年6月,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宜昌成立。7月,第二届屈原杯龙舟赛在葛洲坝三江航道举行。此后,宜昌还连续举办了6届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6月19日 总第354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