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光耀千秋的英雄本色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43天的艰苦谈判

作者:吴 萍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6-22 星期一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反动独裁和内战,而蒋介石则坚持反动独裁。但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为掩盖其反动本质,蒋介石曾3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后,不顾个人安危表示愿赴重庆商讨和平建国大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所采取的顾全大局之举。毛泽东起草的关于赴渝谈判问题致蒋介石的复电原文,是关于重庆谈判的珍贵档案,现保存于中央档案馆。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在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然早就下决心在抗战结束后,通过内战消灭共产党,但当时他的主力军都在大后方,部署兵力还需要时间,加上国际上也要求中国在战后保持和平。因而蒋介石主动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料定毛泽东不会去,这样就可以给中国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谋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

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起草的关于
赴重庆谈判致蒋介石的电文手稿。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曾3次致电毛泽东,请毛泽东速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认为和平是能争取的,“蒋介石有可能采取暂时的和平,将来等待机会消灭我们”。这次谈判应该去,不能拖。会议决定先派周恩来去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揭穿国民党的阴谋,8月28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专机抵达重庆。当时党内外有不少人担心毛泽东到重庆后会遭到蒋介石的暗算。对此,行前的26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说:“我去,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如果我们做出一些让步还不行,那么,城下就不盟,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大无畏的勇气,用亲赴重庆这一行动,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毛泽东一行到达重庆时,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毛泽东在机场向记者发表书面谈话:“现在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在此期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有关国内和平问题的具体谈判,是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人之间进行的。

    为了迫使蒋介石兑现其民主的承诺,为了争取全国人民所需要的和平民主,为了揭穿所谓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让步,以推动谈判取得进展。特别是在解放区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这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让步。但是,国民党方面按照蒋介石既定的方针,在所谓“政令军令统一”的借口下,执意要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放弃地盘”。周恩来、王若飞根据事实给予了有力回击,指出解放区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日本侵略者长期浴血奋战的结果,完全是属于人民和保护人民的。鉴于国民党方面不作任何松动,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在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会见了国民党左派宋庆龄、冯玉祥、谭平山、柳亚子、张伯苓,民主党派人士张澜、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黄炎培,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章士钊、马寅初,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孙科、于右任、陈诚、白崇禧等,还会见了苏、美、英、法等国的驻华使节,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周恩来也多次举行有各民主党派和国际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与各界代表交流对谈判的意见。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这种同情和支持,是促进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重庆谈判期间,军事斗争紧密配合了谈判桌上的斗争。蒋介石毫无诚意,以军事行动向中共施加压力,想迫使中共代表在谈判桌上屈服。人民军队站在自卫立场上奋起抗击,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尤其是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3万余人,于9月10日至10月12日在山西长治地区(古称上党郡)实施的上党战役,一举歼灭入侵的阎锡山所部3万多人,击毙国民党军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生俘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使阎锡山损失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上党战役给国民党统治集团以很大震动,加强了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直接配合了谈判斗争。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的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部分)。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同时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尽管“双十协定”公布不久,即被蒋介石公开撕毁,但是重庆谈判还是推迟了内战的爆发,为国内争取了暂时的和平,同时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为后来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进一步赢得了人心。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3日 总第3507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