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1944年,《中国抗战敌后战场形势要图》

作者:杨红卫 高六模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5-20 星期三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本宣战。中共中央随即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和《中共中央关于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强调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提出“在各种场合与英美人士作诚恳坦白的通力合作,以增加英美抗战力量”,将民族解放运动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合起来。

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浴血救护

    1944年7月,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飞行员白格利欧中尉离开晋察冀军区前往延安。白连生 摄

    1943年3月,美国将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虎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驻扎在中国的桂林机场,全面负责在华对日空战。在此情况下,美军认为位于敌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不容忽视。美军还发现,日军占领区域的四周,都已经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围起来。他们认为执行轰炸任务的美军飞行员一旦被击落遇险,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美军飞行员施以援手。

    1944年6月9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飞行员白格利欧中尉,正在山西太原上空的正太、同蒲铁路执行空袭任务。突然,白格利欧驾驶的飞机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飞机起火,他无奈跳伞,降落在太原城郊东北部的山脚下。日军看到飞行员跳伞,便派出部队直扑过来。白格利欧脚部伤势严重,形势万分危急。这时,在太原东山执行救护及观察敌情的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游击队和太原东山游击队,看到了空战过程和白格利欧跳伞的情况。他们根据风向判断出白格利欧大致降落点后,迅速赶去救援。游击队到达降落地点时,日军一小股部队也赶到了。游击队立即派人背起白格利欧送往根据地,并抢占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追击。为了掩护白格利欧撤退,游击队阻击了敌人的3次冲锋,才撤出战斗。

    8月出版的第6期《晋察冀画报》发表了沙飞以笔名“宋山”撰写的《白格里(利)欧在晋察冀画报社》一文。文中写道:“白格利欧在晋察冀边区谈到关于他对中国人民的印象时说,‘中国人民在我脑子里已不是过去我所想象的那样宁静、保守、迟缓、老气横秋的样子,而是爱说、爱笑、笑玩、活泼热情、勇敢顽强的。我们在南宁作战时,曾被老百姓掩护过,而今到达你们晋察冀边区,更得到了这里的老百姓和八路军的热情救护。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又看到了千百万人民在敌人后方坚持着自己的战斗岗位,保卫着祖国的土地’。”

    在即将离开晋察冀军区前往延安时,他对沙飞说:“我将会把边区军民英勇奋斗的情形带回去告诉给第14航空队的同伴和国统区的人民知道。”

    从白格利欧在太原附近被救,一直到离开晋察冀军区前,始终有一位中国年轻人陪同他。这位年轻人就是八路军的翻译孙艾一。孙艾一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在白格利欧与孙艾一相处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交往,白格利欧与孙艾一了解彼此都爱好摄影、爱好集邮。临别时,孙艾一将一枚《抗战军人》纪念邮票送给白格利欧以表心意,并赠诗一首,诗云:“黄河浪涛飞峭壁,漫天烽火结同仇。他日相逢期难定,一纸邮花情更长。”这枚邮票是抗日战争时晋察冀边区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

中美共同绘制中国抗战敌后战场详图

1944年8月30日,延安总部印制的《中国抗战敌后战场形势要图》。

    1944年7月,就在白格利欧准备前往延安时,在中共中央的邀请下,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包瑞德已经率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应美军请求,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由各抗日根据地代表组成的空地救援委员会,负责协调营救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坠落美军飞行员的工作。在中共中央的统一安排下,中共领导的敌后武装开始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开辟供飞机临时起降的场地,并绘制了《中国抗战敌后战场形势要图》。

    《中国抗战敌后战场形势要图》现存于山西省太原市档案馆,该地图长107厘米、宽73厘米。该图由延安八路军总部与驻昆明的中国战区美军总部航空地面营救总部别动队共同制作,用于营救坠落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军飞行员及飞机。图中红色区域为日军控制区,可以看出日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灰色区域为国民党军控制区;蓝色区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力量控制区。同时,图中蓝色区域还标示着多处可以为飞机提供临时着陆的位置。

    据统计,直至日本投降,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共营救以美国飞行员为主的盟军人员102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中国军民有110人。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为山西省太原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20日 总第346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