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万物至此皆长大

——清代立夏时宫里的那些事儿

作者:特邀撰稿人 丁 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5-09 星期六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不仅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也是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自古以来,立夏节气就备受人们重视,到了清代依然如此。

敬天悯人祈国泰

    据《礼记》记载,临近立夏时,太史会提示天子,“盛德在火,天子乃斋”。每年立夏之日,天子要亲率各级官员,“以迎夏于南郊”,进行斋戒、迎候,随后对有功之臣分封、颁赏。夏季到来,万物繁茂生长,人们会因感恩天地的护佑滋养而进行祭祀。在清入关前,皇太极就在盛京(今辽宁沈阳)修建了太庙,并在每个季节之初进庙祭祖,以祈求国泰民安。清入关后,顺治帝沿用了这一做法,特别是立夏时节会更加重视,隆重举行祭祖仪式。 

光绪皇帝夏朝服 故宫博物院藏

    立夏时,紫禁城的宫殿监会率领宫内各处首领和太监,一同在宫中设立供桌,向南供奉神牌,桌上摆设供献三十六品和猪、羊各一只,并准备好香烛、燎炉、拜褥等物品。待到吉时,宫殿监会奏请皇帝拈香行礼,为国祈福。清雍正十年(1732),紫禁城西边的北长街上还修建了一座昭显庙,供奉“雷师之神”,俗名雷神庙,每年立夏后的申日,在此举行祭拜仪式,皇上会派皇子或官员前去祭祀行礼,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

    天地慈悯人亦然。立夏过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皇帝也会因此对狱中的犯人格外开恩。例如,康熙五十年(1711)立夏之时,对于一些因为偷盗人参被关押在狱中的犯人,康熙帝考虑到“今已立夏时渐炎,将伊等徒然监禁,人犯众多,染秽恶之气,以致病毙,甚属可悯”,因此,他顺应天时,以“人命为重”,专门发布谕令称,除了不可饶恕的死罪外,其余都可以酌量减刑。这也算是因节气而法外开恩的特例了。

“渥霈甘膏”牵帝心

    一般情况下,立夏过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也是促进农作物旺盛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以农为本的清代,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会十分关注每年立夏后的雨量,总是期望能有适度的降水润泽大地。乾隆帝就曾宽慰于“今岁畿辅地方,近京之处,立夏以来,雨泽调匀,田畴禾稼大约与去年相同”这样的好消息。

    在古代,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如果雨水少必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致使君民皆忧。这在清档中也多有记述,例如,乾隆二年(1737)三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就发布上谕:“立夏前后,再无雨泽则秋田难于播种,小民恐有艰食之虞”,提醒官员要特别注意因雨水少导致播种困难的情况。嘉庆二年(1797)四月二十二日的上谕中也提到当年的春季雨水还可以,麦苗长势也不错,可立夏后只下过一场雨,虽“尚可接润”,但又有好几天“未经续获透雨,农田不无望泽”,对此,嘉庆帝甚为关切,特别要求按照惯例设坛虔诚祈祷,“以期渥霈甘膏”。同治帝也曾在登基的第四年(1865)立夏时,为了祈雨专门前往大高殿拈香,还分派惇亲王奕誴等,到时应宫等处拈香,以期“农田望雨弥殷,再申祈祷以冀叠沛甘霖”。

    雨少会影响生产,雨多则会引发洪涝灾害,这都不是皇帝所期望的结果。雍正三年(1725)七月,雍正帝就因当年立夏后雨水甚多而担心黄、淮两河秋汛,“有无日不神驰淮黄两岸之语”,多次问询两河邻省情况。乾隆六年(1741)八月,立夏后大雨不断,由于担心黄河水位暴涨,乾隆帝在上谕中提出:“应开坝放水,以待汛临宣泄。于农田商船,两有裨益。”由此可见,立夏后降雨的多少会时时牵动着皇帝的心。毕竟,风调雨顺君心安。

变换衣食期硕果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在衣食方面会有较大改变。在清代,皇帝有专门的夏朝服、夏吉服之分,皆为明黄色,并有对应搭配的夏朝服冠、夏吉服冠。官吏的衣服可随气候寒暖任意穿着,一般没有强制要求,但对于凉帽的佩戴时间却有规定。凉帽是清代官吏夏、秋季节佩戴的礼帽,为倒扣锅状,没有帽檐,其材质一般以藤丝、篾竹、草梗或麦秸为胎,内衬红色纱罗,外裹湖色或白色绫罗,帽顶饰有顶珠,旁边垂缀具有满族特色的丝质红缨,其换戴时间有着严格的程序。一般在每年立夏前后,礼部尚书会提前向皇帝递呈前几年的换戴凉帽时间以供参考,从而确定当年的换戴时间。例如,嘉庆二年(1797),礼部尚书德明就在奏折中列出了前3年换戴凉帽的时间为“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初八日、乾隆六十年(1795)四月初一日、嘉庆元年(1796)四月初六日”,皇帝看后会确定当年换戴日期,然后由礼部发布知会给宫中其他部门,可依此为据进行换戴凉帽。在江南地区的做法是,各州县衙门会在收到换戴凉帽的谕旨后,将谕旨的内容写于木板并悬挂在门上,官员们看到告示后,便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来进行更换。

    清嘉庆二年(1797)四月二十二日,嘉庆帝因忧心立夏后少雨而谕令设坛祈祷的奏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除了穿戴,立夏的吃食也颇有特色。在宫中,有“立夏则供菜以荐新”的传统,奉先殿在每年的立夏日会准时献上吉祥菜一盘以示重视。不但如此,就连宫中的马匹也能因立夏这个节气而得到“改善伙食”的机会。在顺治初年定制的宫规中,有八旗和内府三旗要在立夏后的4天内,率领官兵赶赴口外牧场选取水草丰茂处放牧的规定,可见立夏这个节气的重要性。而关于民间立夏时的吃食,在《清嘉录》中记载,江南在立夏日有“立夏见三新”的习俗,就是指家家户户会在供奉先神的供桌上摆设“樱桃、香梅和元麦”,而有些地方会把蚕豆当做“立夏三新”中的一品进行祭祀和食用。在立夏后的民间宴饮中,人们会佐以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等,聚会消夏。京城则与南方大不相同,立夏时会拿取一些平日晾晒的米粉和春芽,用精米和面,煎制成各式果叠让孩子们吃,被称之为“宜夏”。

    立夏,虽会让人有些“无可奈何春去也”的伤感,但更多的则是“万物至此皆长大”的喜悦。走进夏天,万物竞秀,雨露滋养。相信,人们会更加对金秋枝头结硕果的美景充满着憧憬和期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5月8日 总第352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