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艺术服务人民 档案属于国家

——德艺双馨文艺家焦炳琨的档案情怀

作者:李函梦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4-16 星期四

    焦炳琨,1933年11月生,天津人。历任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局局长兼广播电视局局长,兰州电影制片厂厂长、书记。现任甘肃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电视剧审查领导小组成员、兰州文理学院特聘教授等。

    甘肃省档案馆珍藏着焦炳琨艺术人物档案1617件,这批档案由焦炳琨个人资料、影视剧本、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各种证书、证章)组成。它们自进馆以来,已多次为省、市电视台摄制生活专题片和有关单位及个人研究电影艺术,提供了有效的利用服务。这些档案记载着焦炳琨从一名文化教员成长为人民艺术家的过程,记录着焦炳琨刻苦学艺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荣耀,张张件件倾洒着焦炳琨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关心、重视档案工作的情怀。

    1949年,焦炳琨参军,一开始他在部队里做文化教员,后来做俱乐部主任,而电影作为当时时尚的宣传、娱乐活动,在部队深受欢迎。从部队转业后,他先到酒泉工作,后又被调到嘉峪关任市文化局局长,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始终没有与电影分开过。1990年,根据省文化厅安排,焦炳琨被调到兰州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兼书记,至此便与兰州电影走到了一起。从1996年至今,他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19部小说评论和报告文学集,拍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百余部。他紧跟甘肃影视发展的每一个脚步,亲历了甘肃影视的每一次崛起、发展与腾飞,为甘肃影视的建设、发展、影视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焦炳琨审看了20年的影视作品,成为甘肃影视剧的“把关人”。

    在兰州电影制片厂工作期间,焦炳琨带领全厂创拍了《镍都人》《潮起黄河第一弯》等百余部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如今,从《丢羊》开始,《丢人》《雪葬》等接连出现的诸多本土优秀电影作品脱颖而出,带领着兰州本土电影创作向着“中国电影兰州制造”的宏伟目标飞跃发展。2017年,兰州市文联党组将焦炳琨近年来的甘肃影视评论作品结集出版,并纳入“传承繁荣兰州文艺扶持优秀艺术人才工程”;其中小说《山花》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国庙会文化》《甘肃石窟艺术》等作为中国外宣片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发放到我国驻外196个使领馆。他本人也荣获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优秀电影工作者”称号,并荣获甘肃文艺终身成就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金鹰奖等。

    2020年3月,笔者来到焦炳琨家,家中虽不华丽却非常整洁,处处彰显出他简单而严谨的生活态度。谈起甘肃本土电影的现状时,他如数家珍。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他的每一天不是在认真地撰写评审意见,就是在细心地审看剧本,要么就是倾尽全力思考着兰州本土电影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退休后的这些年,经他审看评议的影视作品(剧本和成片)超过1000部。

    60多年的艺术生涯,焦炳琨认识到,艺术是人民的,作为一个人民艺术家,就是要用艺术为人民服务,用艺术回报人民。艺术是艺术家的生命,要不断取得艺术上的进步,仅是舍得吃苦还不行,要善于总结积累前人的经验,把自己的体会保存下来、传给后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多年来,他将报刊对影视作品的宣传、评论、到观众的建议,都纳入征集范围。这些剧本、纪录片、曲谱、磁带、录音录像带等档案资料,倾注了焦炳琨的大量心血。然而由于受到保管条件的制约,加上精力所限,焦炳琨决定将所有的艺术档案资料捐赠给甘肃省档案馆整理保存。他说:“多亏档案馆的同志把这些档案资料整理保存,为社会,也为后人留下了研究甘肃本土电影艺术的宝贵财富。档案馆的条件比我家里好,档案保存在档案馆既安全,利用面也广,我也放心了,也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焦炳琨视艺术为生命,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的情怀更加让人感动。档案的背后是对历史的传承,对未来的展望,衷心祝愿焦炳琨永葆艺术青春,也愿有更多的人向焦炳琨那样用行动来关心、支持档案工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16日 总第351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