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扎根于土,服务于农”

——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宁大办“半农半读”农校的记忆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4-07 星期二

    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当前,春耕活动逐渐拉开序幕,在广袤的田野上,人们忙碌的身影又开始穿梭于阡陌之间。

    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相继兴办起一大批“农业大学”“农业中学”等农校。这类学校是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坚持“扎根于土,服务于农”的办学方向,培养了一批真正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

1976年5月,山东济宁大务屯农业中学学生正在准备为耕牛打针治病。

    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的农业学校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大农村的田野间。这类学校一般是从有经验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中招生,其中也有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当时的办学宗旨是“农村需要什么人才,就办什么专业;农村生产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办”,并坚持“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生产、科研紧密结合,真正为广大农村培养出一大批有知识、懂理论、能实践的实用人才。

    当时,山东济宁城北的李营公社就创办有一所“大务屯农业中学”。该校建在大务屯村西北的农田里,教室和宿舍由几间草房组成,数百亩的良田就是学校的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农业生产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课堂理论学习,也有田间现场教学,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十足。

    “庄稼生病是常事,哪里有病治哪里。”这是当年农校学生常说的一句顺口溜。一位曾参加过当年农校工作的大务屯村的村民回忆说:“有一年,学校实践基地的小麦得了锈蚀病,麦穗发黑,老师就带着学生到田间去现场认识这种病害。虽然课堂上都讲过,课本上也有图画,但黑白图还不足以让大家分辨清楚。一到农田里,老师和当地有经验的村民一起讨论着给学生们介绍发现病虫害及防治的方法,学生们再与理论一结合就完全明白了。后来,老师还带着学生们担石灰、挑硫黄、砍劈柴,用大锅烧煮自制的农药,给小麦喷洒治病,切实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真本领。”

1976年5月,山东济宁大务屯农业中学师生正在田间地头进行病虫害防治教学。

1976年5月,山东济宁大务屯农业中学学生正在学习砌砖垒墙技能。

    在田间管理上,除了要掌握对庄稼进行病虫害防治,还要学习选苗育种、整枝剪叶、锄草耘地、排涝防旱等知识,这些老师都会在相关庄稼生长季节带领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教学,并与有经验的村民一起实习劳动。据曾参加过农校学习的同志介绍,当年的老师们责任心都很强,手把手地教学生。比如到了小麦、水稻选种季节,老师就会带着学生挎上蓝子一起到麦田或稻田里去选良种,怎样挑选,什么标准,都是边挑选边讲解,让大家看得到、摸得着,心里明明白白,如果不懂可以马上提问,现场解决问题。

    除了学习种植技术,农村最为急需的就是给牲畜看病,学兽医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20世纪70年代,牲畜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每个生产队都有不少骡、马、牛等牲口,还有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面对这些牲畜,学生们首先就要练胆量,要敢同牲畜接触,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男学生比较多。在教学时,老师们会请当地有名的兽医来教授常见的牲畜流行病、瘟疫等治疗方法。除此之外,农校还开设有农具制造、农机使用以及砌砖垒墙等专业课程,因为这些在农村都是很实用“硬技术”。“半农半读、扎根于土”,这句话曾撑起了那代人的梦想,并让他们的青春理想在美丽的田野间绽放。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3日 总第3507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