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史话宜昌镇江阁

作者:特邀撰稿人 程锡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2-10 星期一

    湖北省宜昌的镇江阁,又称杨泗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今位于宜昌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4000米处的长江岸边。它因河运商业而建,是宜昌历史上用作粮食交易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随着葛洲坝工程和滨江公园的兴建,宜昌市人民政府在老镇江阁旁修建了新镇江阁。1995年,滨江公园改造,老镇江阁因无法修复被迫拆除。

粮交场所 镇江之地

    湖北宜昌地处川鄂咽喉,群山环抱,产粮甚少,历来靠周边省份从长江河运粮食接济。自明朝末年就有客商在宜昌从事粮食买卖。到了清康熙年间,客商的子孙承袭祖业数代,只可惜在交易粮食的时候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很不便。于是,他们在一起商议,拟采取集资、买地、建所的办法解决问题。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腊月,客商们在宜昌城西塞门外河街处,购置了一栋房屋,作为粮食交易场所。但该房屋朽坏不堪,不得不于次年秋召集工匠改造,历时一年改造完成。客商们因念生意来源于河道,须求水上平安,于是将这处粮食交易场所命名为“镇江阁”,取镇压长江水患之意。由于阁内供奉的镇江王爷是杨泗将军,所以镇江阁被当地人又叫作“杨泗庙”。镇江阁建成后,从长江水运来的粮食,便在此统一交易,除促进“川米”和“湘米”的流通外,还满足了宜昌城百姓的粮食需求。据《宜昌府志》记载,“因发展迅速”,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客商们对镇江阁进行过一次重修。

造型精巧 用途广泛

    镇江阁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阁楼式建筑,造型别致、古朴庄重。据《宜昌府志》记载:“镇江阁坐西朝东,背靠长江,面向古城镇川门,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度非凡。……阁前门建两柱五楼牌楼一座,与阁前墙的木坊等构件相衔接。”镇江阁外有三面围护墙,均用“清式小停泥砖和相同规格的饰有‘镇江阁粮食行’阳文的青砖,一顺一丁,用白灰加纸筋接缝”。镇江阁临街一面的二楼有可以随时装卸的花格木门,每逢粮食行举行隆重的酬神祭祀和庆贺活动,便将花格木门拆卸下来作为戏台,邀请戏班、围鼓班在阁上表演。

    清同治七年(1868),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粮食交易量,客商们在镇江阁右侧扩建了砖木结构、硬山顶式的房屋一栋,并且在门额上嵌有镌刻的石匾“粮食行公所”一方,粮食行公所内辟有茶馆和交易场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里一直都是宜昌河运粮食交易的中心。每天镇江阁的江边码头,粮船停靠、客商穿梭、力伕装卸,号子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景象十分热闹。

    据资料统计,开在镇江阁附近的粮食商户在1913年有11家,1934年到1937年为9家。1940年日军侵占宜昌时,商户各奔东西,战后又迅速恢复到27家。宜昌周边缺粮的秭归、巴东、长阳等县的客商也经常来镇江阁买粮食,其中秭归每年由宜昌运回的粮食达2万石左右。

更新换代 应运而生

    镇江阁作为宜昌河运粮食交易的重要场所一直延续到1952年底。它在历史上为解决宜昌城镇居民用粮困难,改善人民生活,发挥过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在宜昌的兴建,宜昌市人民政府拟将开挖葛洲坝形成的大量土石回填江滩,并建设与葛洲坝相匹配的滨江公园,镇江阁就在滨江公园之内。而此时的镇江阁因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据1985年2月宜昌市文物管理处实地考古调查,发现该阁南墙前部距地64厘米处镶嵌着一块方形石碑,高65.3厘米、宽61厘米、厚15厘米。上面用楷体书写《创修镇江阁记》铭文,共395字,内容为镇江阁创修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用途和创修人姓名。

    1986年8月,宜昌市人民政府专门研究了镇江阁的建设方案。方案认为,镇江阁位于三江的出口处,在这里修建一个建筑群很有必要。鉴于原建筑物残缺不全,同意移地重建,并继续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1988年,在老镇江阁旁建成了新镇江阁,一时间形成了新、老镇江阁并存的局面,直到1995年滨江公园改造,老镇江阁才被迫拆除。

    现在镇江阁牌匾上的“镇”字只有两横,乍看以为是个错别字。其实,重建后的“镇江阁”3字是从北宋书法家米芾的法帖中集字而成。因米芾写的是行书,可以简省笔画,故三横写成两横是允许的。也有人说这两横的“镇”字,表现了葛洲坝、三峡大坝镇锁长江之美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2月7日 总第348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