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承天启运安邦国

——清代档案中记载的天安门

作者:特邀撰稿人 郭 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10 星期五

    天安门,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政治地标。那么,天安门在清朝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它的“前生”故事您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珍档的相关记载一起去探寻究竟吧。

祭祀、殿试与献书

    天安门,乃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时称承天门,取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九月十八日,顺治帝命人重新改建,并定名为“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民”。

    清朝定都北京城之后,皇帝凡有重要祭祀、祭奠等需要出宫,一般均从天安门出发,以示庄重。顺治九年(1652)九月二十二日,顺治帝临幸太学,祭奠儒家先师孔子。据档案记载,当天清晨,辅国公、固山贝子和其他没有资格陪同顺治帝前往祭奠的大臣们早早在天安门外的金水桥南等待,陪祀的和硕亲王等则于午门内集合。卯刻,顺治帝所乘銮驾从天安门出发,陪祀的亲王、官员等跟随其后,金水桥南的群臣则下跪送驾。待顺治帝祭奠完毕后,原路从天安门回宫,金水桥南的大臣们依旧等候在那里,跪迎銮驾回宫之后,才可散去。

    不仅是祭奠先师,皇家举行祭祀大礼,也要从天安门出发。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二十六日,顺治帝出发祭祀先农坛。与祭奠孔子相似,当天早晨,亲王以下至贝勒以上的官员,都穿着朝服在午门内朝房等候,牛录章京以下、汉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四品以下的官员们也都穿着朝服,早早在天安门外的金水桥两侧分班序立。顺治帝銮驾出天安门,前往先农坛,金水桥旁的官员们都需跪送,然后继续等待,直到顺治帝祭拜完成返宫,他们还需在原处跪迎。可以说,只要是皇帝出天安门,不能陪同皇帝出行的官员们就得在金水桥旁候着,有时候一等就是大半天,不可不谓辛苦。唯一的区别是,皇帝出行的目的不同,在金水桥候着的官员级别也不一样罢了。

    除了官员于金水桥旁分班序立,送迎皇帝外,天安门还与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顺治十二年(1655)三月二十四日,当科一甲一名进士图尔宸、史大成率领满、汉诸进士,在天安门外上表谢恩。随后,顺治帝召见了图尔宸、史大成等人,也是从天安门进入。同年九月二十七日,兵部题奏武举殿试事宜,提议今后凡“武举人各于天安门就试,试毕,以卷送午门外东值房”。顺治帝批准后,文、武殿试也就成了天安门的主要活动之一。后来,乾隆五十五年(1790)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还专门下谕旨,指定每逢“考试人数在二百名以内者”,将天安门外朝房作为考试地点。

    同样,与国家礼仪有关的还有国家重要文书的纂修完成,进献皇帝时也需要经过天安门。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乾隆帝下旨所修的玉牒告成。玉牒乃是清代皇室最为隐秘而重要的家谱,记载着皇室子孙关于婚嫁、生育、继嗣等各种信息,深为各朝皇帝重视。十二月十二日,礼部先设卤簿大驾于太和殿前,王公文武大臣俱朝服齐集殿前。宗人府官员将玉牒安放于彩亭之中,从玉牒馆抬出,总裁王大臣及纂修各官朝服行礼后跟随彩亭,从大清门进天安门,再往太和殿。齐集的王公文武大臣俱行跪拜,纂修各官将玉牒取出进中和殿,置于黄案上。乾隆帝着礼服,前往中和殿观览。此后,各朝所修玉牒成书之时,亦大多依次惯例,从天安门迎进紫禁城,供皇帝检阅查看。

出征、献俘与掣签选官

    顺治朝时,清朝初定天下,顺治帝的许多做法也逐渐成了定制。随着国家的统一,康、雍、乾三朝逐渐进入盛世,许多的国家政事、军务等重要活动均在天安门举行,并成了后世效仿的对象。

    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朝与漠西蒙古在西北地区进行的战事已经陷入焦灼,康熙帝知道自己年迈,无力远征,便选派了身经百战,颇具军事才华的皇十四子允禵为“大将军王”,代替自己坐镇西宁,指挥西北战事。为了凸显允禵的权威,康熙帝还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而庄严的出征仪式。十二月十二日清晨,康熙帝在太和殿命内阁大臣将“大将军”印授予允禵,此时,跟随允禵出征的亲王、贝子、公以下官员俱戎服,齐集于太和殿下,未能跟随参加出征的亲王、贝勒、贝子、公以及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于午门之外。允禵进殿下跪,接过大印并谢恩。随后,允禵率随军百官出午门,上马骑行,威风凛凛地从天安门正式出征。允禵此次从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的天安门出发远征,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康熙帝对他的恩宠与期望之高。可见,天安门在当时的皇家仪制中地位之崇高。

    不仅是重大战事出征由天安门出发,得胜回朝的献俘仪式也是在此“上演”。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初,乾隆帝历时5年之久,死伤超过万人,花费军饷等各项开支约计7000万两银之多,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乾隆帝将此次胜利视为自己“十全武功”之一,特意待出征大军回朝后举行了献俘仪式。四月二十八日清晨,户部侍郎福康安带领将士押解被俘虏的索诺木等叛军首领,早早等候在午门外,待乾隆帝穿龙袍衮服,登上午门城楼后,福康安便率众人行三跪九叩礼,而索诺木等俘虏均北向跪伏。之后,兵部堂官跪奏此次平定大小金川战事战果。最后,乾隆帝下旨,将所有战俘交由刑部处置。此时,福康安率兵将所有战俘押解,从天安门出,转送刑部。这次献俘既是向中外臣民展现乾隆帝的赫赫战功,同时也体现了乾隆帝自身对此次胜利的喜悦与重视。

    当然,国家战事不常有,但是国家选拔官员却是常事。天安门也成为这些官员等待消息的地点。清代的官员选拔,有一途径为文武官员按期自行前赴吏部、兵部“自擎缺签”,即抽取缺人的官职。但这些职位远近情况不一,既有离京城较近,抑或经济条件较好、民风淳朴的地方,也有远在边疆、民风彪悍的地区。求缺的官吏无不希望能求得好签。因此,经常会出现有行贿收买之事,也有不法之徒趁机招摇撞骗,风气极坏。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月初三日,山西道御史鲁赞元上奏提议:“嗣后令候选人,齐集天安门外,听唱名签,该部堂官,代为掣缺,另本员目击登注。”乾隆帝认为此举可以防止官员徇私,又可避免撞骗,加之天安门乃是国家重地,官员选拔亦属国家重事,可谓地事两相宜,遂批准建议,并引为范例,此后不断完善。

宣诏、继位与管理

    天安门在清代皇家的仪制中地位甚高,许多国家大事也是安排在此宣诏天下,以显郑重庄严。

    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乾隆帝拟于初九日颁发恩诏,刑部尚书汪由敦等在初二日上奏呈报准备事宜,“应令工部先期设金凤于天安门上正中”,在天安门上东头第一间设置宣诏台,待恩诏从午门送出后,由宣诏官员迎接上天安门城楼,“听诏百官耆老等,分翼排班,于金水桥南跪听”。宣诏官宣读恩诏完毕,有鸿胪寺官员赞行三跪九叩礼,捧诏官将诏书置于云朵状盛器中,用彩色绳索系紧,由金凤的口中衔下,礼部官员于天安门下接收后,将恩诏置于早已备好的彩亭中,从东长安街迎出。乾隆帝对汪由敦等人安排的仪节流程十分满意,不仅转交礼部严格遵从办理,并命人将之记载进会典,也从此奠定了天安门作为清代皇室昭告中外重大事件场所的地位。宣诏时,官员礼节非常重要,即便是晚清时节,皇家依旧重视。光绪十五年(1889)二月初四日,礼部于天安门宣诏,有常服及着短衣打扮的官员任意喧哗,而右翼班房前,还有官员不遵礼仪而坐。光绪帝龙颜大怒,遂将当天所有天安门值班官员一律交部议处。

    除了宣诏外,天安门还曾是皇权交接的“见证地”。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帝遵照自己的诺言,将皇位传给了皇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为了以示郑重,礼部遵照乾隆帝指示,布置了一次两位皇帝皇权交接的仪式。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日,乾隆帝于太和殿内接受还是皇子的颙琰跪拜,并将传位诏书置于东楹案上。之后,经过请皇帝之宝、内外王公大臣及藩属国使臣觐见等一系列仪轨,嘉庆帝正式登基。乾隆帝作为太上皇起驾回宫,嘉庆帝接收群臣敬贺后,命礼部鸿胪寺官员前往天安门城楼宣谕天下,恭读嘉庆帝钦奉太上皇传位诏书,并颁行天下。不仅皇帝传位,皇帝去世也会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天下。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九日,光绪帝驾崩后20余日,礼部便奉旨恭捧光绪帝遗诏于天安门宣读,颁示天下。纵观清朝200余年,天安门一直被视为清代皇室对外发表重要宣言的“讲台”。

    然而,康乾盛世之后,清朝渐渐走上了下坡路,天安门也难免被忽视。咸丰三年(1853)五月十六日,给事中吴廷溥在巡视皇城各门时,发现天安门值班的士兵只有一二人,并且有“袒衣倒卧者”,丝毫没有看守国家重地的警觉,便将此事上奏了咸丰帝。咸丰帝得知后十分生气,下发谕旨给内阁,称天安门为“禁门重地,理宜整齐严肃,若值班人等任意玩懈,何以严稽察而素观瞻?”要求管事大臣严查此事,嗣后还有值班官兵人等不遵定制,严参惩办。可惜的是,此类情形仍然层出不穷。同治元年(1862),同治帝面临天安门、弘毅阁银库等多处需要修葺的局面时,尽管工部表示这些地方“均关紧要”,但同治帝经过考虑后,也只能先“弘毅阁银库应行修理之处,著内务府查勘核实办理”,至于“天安门等处值班房工程,并此后在京大小工程,均著暂行缓修”。可见,此时的天安门在皇帝心目中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除了以上所叙,凡有官员进京谢恩、九卿科道商议秋审招册等事宜,或于天安门外齐集,或于天安门内朝房之内。可以说,天安门作为北京皇城的南门,是紫禁城午门外的第一道门,既是皇帝进出皇城的必经之路,更是大清王朝威仪的代表,在整个清代仪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指定每逢考试人数少于二百人时将天安门外朝房作为考试地点的谕旨(部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光绪十五年(1889)二月初七日,光绪帝规定此后凡有在天安门举行宣诏大典时衣冠不整之官员均交部议处的谕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1月29日 总第3456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